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PNAS
  • 共查找到 4 篇与 PNAS 相关的文章信息!
  • 芸苔素内酯——植物调控大师
    [生物农药视界 黄博士] [2020-04-09]
  • 1芸苔素内酯是第六大植物激素 植物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一套自我调节系统以应对各种环境胁迫,而这种调节系统通常是由植物内源激素信号的传导与响应来控制的。这些微量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协调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随着人类对植物激素的深入了解,开始将天然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激素类似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运用在农事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性、提升作物品质以满足人们日益迫切地对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要求。 在品类众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芸苔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农场规模增加1%,每公顷农药使用量将下降0.5%
    [] [2019-09-23]
  • 2018年6月,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浙江大学谷保静课题组题为“Policy distortions, farm size, and the overus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发现农场规模(在中国,每个田通常约0.1公顷)与农药使用量密切相关,据文章统计,农场规模增加1%,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0.3%和0.5%(P<0.001)。如果扩大农场规模现象将使农化产品的使用量减少30%~50%,这些化学品的环境影响减少50%,同时使所有农民,包括那些迁入城市地区的农民的总收入翻一番。因此,文章认为扩大农场规模将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
  • 水稻广谱高抗稻瘟病内在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 [2019-08-30]
  •   2019年8月26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大成/杨四海团队题为“Large-scal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NLR genes in blast resistance in the Tetep rice genome sequ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水稻广谱高抗稻瘟病内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而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利用水稻自身的抗性基因。目前,虽然已经有不少抗稻瘟病基因被鉴定与克隆,但相比于提供抗病基因的亲本品系而言,这些基因存在抗谱窄、抗性持续时间短的缺...
  • 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课题组:光照如何提升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免疫力
    [] [2019-08-14]
  •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毁灭性病害,有“水稻癌症”之称。稻瘟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可发病于水稻的各生育期,近年来每年给我国造成3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损失,威胁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安全。该病害在连续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常常会大爆发,但是其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8月12日,PNAS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教授课题组题为“Phosphorylation-guarded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Ⅱcontributes to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光照和水稻抗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从遗传和分子...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