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防治棉蚜的应用和效果
作者:张毅 更新时间:2012-09-05 点击量:1683

   吡蚜酮是吡啶类全新杀虫剂,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优异的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在植株上一处喷药即可使药剂传导至整株,能很好地保护下部叶片及新生叶片,持效期长。棉蚜是棉花上常年发生的主要害虫,有发生普遍、发生量大、繁殖快、危害较重等特点,目前防治棉蚜主要是吡虫啉、啶虫脒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常年单一重复使用,蚜虫抗药性已很高,防治效果已不理想,急需寻找替代产品。本文就吡蚜酮防治棉蚜的可行性及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吡蚜酮在防治棉蚜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大葛村进行,土壤为白沙地常年种植棉花,种植棉种为国欣3号,种植密度为1,500株/亩,肥水管理及其他栽培条件与当地大面积生产管理一致。试验时间是2012年5月19日,棉花有6片真叶,苗蚜发生普遍卷叶率达10%以上。
2  药剂处理与调查
2.1  试验药剂和处理
    试验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5%啶虫脒微乳剂,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处理:处理1,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6g/亩;处理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8g/亩;处理3,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g/亩;处理4,5%啶虫脒微乳剂50mL/亩;处理5,空白对照。本试验共5个处理3次重复共用15个小区,小区面积40m2。
2.2  施药时间及方法
    试验于2012年5月19日上午8点喷药,天气晴好药剂能充分利用,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侧上方背面喷雾,亩用水量40kg。
2.3  防效调查方法
    小区内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样。采用定株、定叶调查法,施药前每小区分别选有蚜叶20片,定叶编号挂牌调查。施药前和药后1d、5d、10d、15d分别调查记载标记叶片上的存活蚜量。
    药效计算及显著性测定:

   
    应用“DPS v6.5注册版”软件计算,显著性测定采用“DMRT”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1  试验各处理的防治效果

 

  /%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6g/

45.37

D

81.29

Bb

88.68

B

83.41

B

8g/

57.78

C

85.69

Ab

92.45

Ab

91.33

Ab

10g/

61.67

Ca

89.91

Aa

95.49

Aa

93.51

Aa

5%啶虫脒微乳剂

50mL/

86.75

A

84.77

Ba

70.12

C

51.34

D


3.2  结果分析
    对照药剂药后1天的防效最好,达86.75%,试验药剂各处理药后1天的防效较差在45.37%~61.67%之间,表现为速效性较差;药后5天试验药剂6g/亩处理的防效为81.29%,略低于对照药剂84.77%的防效,但8g/亩和10g/亩的处理防效为85.69%~89.9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两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药后10天试验药剂各处理依浓度增加而防效递增,以10g/亩的防效最高,达95.49%,与8g/亩处理防效92.45%差异不显著,与6g/亩处理防效88.68%差异显著,各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药后15天对照药剂的防效只有51.34%,试验药剂各处理防效在83.41%~93.51%之间,以10g/亩处理防效最好,达93.51%,与8g/亩处理防效91.33%间差异不显著,与6g/亩处理防效83.41%差异显著。由此可见,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
4  总结
    综上所述,吡蚜酮用于防治棉蚜是可行的,在蚜虫对新烟碱类药剂抗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吡蚜酮是理想的替代药剂。吡蚜酮防治棉蚜速效性较差,建议与速效类杀虫剂混配使用,推荐亩用量为50%可湿性粉剂8~10g/亩。

 

tag: 吡蚜酮防治棉蚜的应用和效果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07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