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药行业经历了最惨痛的一年,环保风暴强势洗礼农药行业,停产、限产的条令不但让原药供应紧张,制剂价格也是一路飙升。行情冲击下,农药大多数产品亦是起伏跌宕。本文对我国2018年农药产品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
1 杀虫剂:用量下滑,老产品焕发新生命
2018年,杀虫剂用量下滑严重,尽管局部区域有虫灾大暴发,但杀虫剂整体下降相比上年减少10%左右。
2018年,有机磷农药被禁的比较多,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同比上年也下降不少,高毒的杀虫剂逐年减少,企业、经销商和种植户对产品质量和品质越来越青睐。杀螨剂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品种有矿物油、炔螨特、唑螨酯和四螨嗪。
从价格上来说,同比上年,吡虫啉原药、吡蚜酮原药、啶虫脒原药、呋虫胺原药、高效氯氰菊酯母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螺螨酯原药、噻虫胺原药、噻虫嗪原药、烯啶虫胺原药等稍显下跌,但近两天,阿维菌素、烟碱类杀虫剂价格高位运行,但是部分厂家货源紧张,开工率不高。
代表一:杀线剂。杀线剂在2018年发展保持势头强劲。
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的最新实时登记消息查询,截止目前,国内登记用于土壤线虫防治的产品已达309个,相比上年同期的236个,劲增31%,登记企业由162家猛增到206家,增长比例为27%,已经连续多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登记的热门产品中,阿维菌素和噻唑磷成为热门品种,其中也不乏阿维菌素B2、氟吡菌酰胺、氟噻虫砜、三氟咪啶酰胺、异菌脲、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坚强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新兴化合物正在或者即将改变线虫防治市场格局,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问世不断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机遇。线虫防治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企业,投身到线虫防治科学知识普及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应用中去。
代表二: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30年的老产品了,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用来防治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对绝大多数线虫、小菜蛾、棉铃虫、红蜘蛛、二斑叶螨、桃小食心虫、梨木虱、锈壁虱、潜叶蛾、稻纵卷叶螟等都有良好的防效。
据悉,目前,阿维菌素产品共有2,872个,其中混剂产品1,409个,单剂产品1,463个,从企业层面上来讲,目前涉及阿维菌素的企业也超1,000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30家左右,其余均为阿维菌素的制剂生产企业。北农公司与桂林集琦、海正药业等是国内最早工业化生产企业。华北制药、河北威远、桂林集琦、广西田园、河北兴柏药业、齐鲁制药等纷纷研发阿维菌素。
2 杀菌剂:可圈可点,迎来爆发年
2018年杀菌剂市场可圈可点。水稻小麦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花生白绢病、叶斑病等发生较重。2018年的蔬菜病害也比较严重,以土传病害(根腐病、枯萎病、线虫等)猖獗难防。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病害、真菌性病害各地都有多样发生。
在2018年,用量比较大的杀菌剂仍集中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两个品类,三唑家族的三唑酮、三环唑、氟环唑、己唑醇等依然是市场主力。在无新化合物出现的境况下,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更为了充分开拓市场,混剂已经成为厂家主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等其它类别药剂的复配成为企业追逐的方向。
2018年,吡唑醚菌酯还是比较炙手可热。虽然后期产品逐渐增多,价格也报到20.5万元/吨,但依然不影响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受追捧。
目前,吡唑醚菌酯共有540个证,其中混剂280个,单剂260个,国内共有原药企业80多家,山东康乔、青岛海利尔、河北深泰、河北成悦、江西巴菲特、江苏耕耘、江苏托球等是主要原药供应商。
从产能上来讲,2018年,吡唑醚菌酯企业开工率占实际上报产能的70%左右,但是因为厂家增多,产能释放,国内原药实际产能近一万吨,但市场实际需求仅在3,000吨左右,仍供大于求。未来,随着成本的下降和多菌灵等老产品逐渐退出,吡唑醚菌酯市场需求还将释放并扩大2~3倍,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表1 国内部分吡唑醚菌酯原药企业产能
生产企业 |
产能(吨) |
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500 |
青岛海利尔 |
1,000 |
河北成悦化工有限公司 |
1,200 |
江西巴菲特化工有限公司 |
600 |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
800 |
江苏托球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600 |
武穴市旭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600 |
江西金元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 |
其他 |
1,200 |
3 除草剂:乱象丛生,寡头格局初显
2018年是除草剂市场动荡比较大的一年。这一年,百草枯时代终结,国际上,草甘膦、敌草快、草铵膦都深陷风波,选择性除草剂因为老产品居多,全新的化合物少,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代表一:灭生性除草剂。
百草枯被禁后,灭生性除草剂领域一直存在“替代说”一词,但事实上,并没有谁替代谁,只有每个产品在各自领域发挥最大价值。纵观灭生性除草剂市场,三分天下,表现各异,在2018年都对农户除草发挥巨大作用。
从企业层面来讲,2018年,灭生性除草剂领域,草甘膦已经形成“寡头竞争”格局,目前只有少数5~8家企业在市场展开竞争。草铵膦和敌草快领域里,永农生物、利尔化学、威远生化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原药优势和制剂优势,正努力塑造品牌,引导草铵膦良性发展,目前这些厂家也已经成为大家选择草铵膦产品的首选。最终的格局也是3~5家具有原药优势的企业。
代表二: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在2018年显得比较乱,仿制产品比较多,大多数为专利过期产品,创制新品种比较少。总体来讲,2018年,选择性除草剂仍以老化合物为主,厂家更多是各种化合物之间的混配来增加卖点,减少抗性,生产企业重复生产比较严重,市场期待新的化合物。
表2 作物上常用的选择性除草剂
作物 |
选择性除草剂 |
水稻 |
苄嘧磺隆、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乙草胺等 |
小麦 |
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等 |
玉米 |
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2,4-滴等 |
棉花 |
二甲戊灵、氟乐灵、精喹禾灵、异丙甲草胺等 |
大豆 |
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异噁草酮、噻吩磺隆等 |
蔬菜 |
二甲戊灵、高效吡氟甲禾灵、烯草酮等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暗流涌动,势头强劲
在农业生产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很少,但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热门。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数量达1,079项,原药登记数量为186项,登记数量较多的产品有:乙烯利、赤霉酸、复硝酚钠、多效唑、噻苯隆、甲哌鎓、芸苔素内酯、矮壮素、萘乙酸等。
未来,随着新品种、新剂型、新使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将会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芸苔素内酯国内发展近30年,是第六类植物激素。在整个农药品类里,芸苔素内酯其实只占到5%左右的份额,但它的潜力不可估量。据了解,全国数十种主要作物上均有应用,应用面积达数亿亩次,南方柑橘、北方花生小麦等作物上已成标配产品,已经成为解决作物疑难杂症的良药。
目前芸苔素内酯国内市场容量在12亿~15亿元,功能也只发挥出了10%。随着市场对芸苔素内酯的了解和功能的开发,未来将成为百亿级大品。
2018年,因为绿业元大单品芸保凯近18亿元的销售额,芸苔素内酯再一次火起来。据悉,芸苔素内酯目前国内原药共有11家,单剂和混剂共有81个产品。在应用方面,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逐渐被农户接受,企业也不再为了销量夸大宣传,而是踏实深入田间,去服务,去推广,真正地站在农户角度上考虑问题。相信未来,芸苔素内酯会发挥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5 助剂类:500亿市场受追捧
准确地讲,助剂不特别属于那个版块,但是助剂和农药品类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特别是2018年,农用助剂成为大家最青睐的品类,代表性厂家有桂林集琦生化、北京诺农、北京广源益农、浙江新安江等。
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助剂农用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需求量有望突破80万吨,市值在500亿元左右。
目前,农药助剂趋向于向功能性、安全、低毒高效,易于生物降解发展,其中桶混助剂成为发展方向。据悉,桶混助剂市场为50万吨,市值约300亿元。
另外,噻酮、氮酮、有机硅、有机氟作为助剂方面的几个代表,其中有机氟的复配助剂有可能成为企业追捧的热点。
6 精油类:争议中砥砺前行
2018年,精油被炒作火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做精油的厂家达到数百家,以上海中锐、青岛日晟源、西安展鹏等为代表。
目前的精油以橙皮精油和桔皮精油势头较为火热,但它到底是农药还是助剂颇受争议。
如果只是作为助剂单独推广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作为配方助剂添加到农药里面的话,农药中很可能会含有该种成分,如果标签没有标明的话那就涉及违规的问题,而且农户使用时如果作物上检测出该成分,还有可能涉及超范围使用的问题。
如果作为农药使用的话,需要进行严格的登记,而作为助剂推广可免除登记的烦恼,这也是多数企业选择将植物精油作为助剂推广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市场上的精油主要以d-柠檬烯为主要成分,作为农药在使用,所以企业推广人员在推广时,不能夸大效果,恶意炒作,要尊重每一个产品品类的独特性,合理指导农户使用。
7 药肥类: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药肥的发展一直颇受争议,但在2018年,药肥发展迎来黄金期。
据统计,国内药肥三证齐全企业不多,并且缺乏规模企业,行业仍处于灰色地带,登记企业不足20家,登记总数不足50,登记产品不足30种,但市场上销售产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2018年对药肥来讲,可以说是最扬眉吐气的一年,药肥终于被市场认可并得到大力推广,这一点给了药肥企业极大的信心。但药肥要按照颗粒剂登记,并且证件不太好下,也是对药肥企业未来最大的挑战。 (农资与市场杂志)
农药快讯, 2019 (1):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