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苗期的病害较多,影响前期西瓜生长,如不及时加以防治,不仅生长不良,而且可以引发死苗,造成更大的损失,西瓜苗期病害较多,应该识别症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现将苗期常见的几种病害介绍如下:
猝倒病 这是苗期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胚芽感病,苗未出土胚芽或胚茎、子叶已腐烂。幼苗受害,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迅速绕茎一周,病部变为褐色,并软化缢缩成线状,导致西瓜秧苗猝倒。在土壤潮湿和连续阴雨天多的条件下多发,常与其他根腐类病害伴发。西瓜苗子叶期或子叶展开之际为易感病期,西瓜苗出现3张真叶后较少发病。在西瓜育苗中,有时出现高脚苗,可能引起瓜苗折倒,区别瓜苗是猝倒病还是高脚苗引起的折倒,关键是看病部有没有出现开水烫伤或变黄褐色的情况。如果病部出现开水烫伤状或变黄褐色的现象,就可以确定是出现了猝倒病。西瓜苗期遇低温阴雨天气,容易发病。此外,床土消毒不彻底、播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等,均易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 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白天棚温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6℃以上。齐苗后控制浇水量,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5%左右,以西瓜苗叶片不萎蔫为度。瓜苗拥挤徒长时,应重新调整苗钵间距,让瓜苗能充分接受阳光,健壮生长。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严重发生时应及时用药剂喷洒,控制病害扩展。可选用的农药有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或杀毒矾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敌磺钠可溶粉剂500倍液,交替喷雾,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6~7天)。低温期不便于通风降湿时,宜适当推迟喷药,否则湿度过大反而有可能加重病害发生。喷雾施药后,如果床土过湿,又不便于通风降湿时,可对床面撒施干细土吸湿。
枯萎病 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真菌侵染所引起的西瓜重要的土传病害,没有采用嫁接技术育苗的田块,一般发病率为5%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感病,在苗期感病,幼苗未能出土,种子在土壤中腐烂,或出土后子叶和真叶颜色变浅,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缢缩,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黄。成株期发病,初始叶片从基部向前逐渐萎蔫,早晚可恢复。持续3~6天后整株凋萎,不再恢复正常,部分叶片变褐,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条形水渍状病斑。病势加剧时,发病茎蔓3~4天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少量白色至近粉红色的霉层,或流出琥珀色至紫红色胶状物。检查病株的根或茎蔓,可见须根很少,根和茎蔓的维管束导管全部变成淡黄色至褐色,这是判别西瓜枯萎病的重要依据。
病菌以菌丝在厚垣孢子或微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表、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病害通过带菌的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病菌进入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毒霉破坏细胞,阻塞导管,影响水分输导,导致植株萎蔫枯死。西瓜生长发病程度与雨水有密切关系,日照少,阴雨天多,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就重。
防治措施 防治西瓜苗期枯萎病,重要的是搞好种子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采用温汤浸种,即用50~60℃温水浸种30分钟,洗净后用清水浸种催芽。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采用西瓜嫁接苗是提高对枯萎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在西瓜种植区防御枯萎病取得了明显效果。一般选用抗侵染的葫芦瓜苗作砧木,嫁接栽培的砧穗一般播种期比常规栽培的提早5~7天,采用劈接法和插接法,先播砧木苗,再播西瓜苗。西瓜种子一般比砧木晚播5~7天或砧木幼苗出土时播种。砧木和西瓜种子都要严格消毒催芽。所选用的砧木品种以超丰F1的成活率最高,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砧木。黑子南瓜砧和勇士砧死苗率达5%~10%,南瓜砧有早衰现象,果实有异味,勇士砧极不耐涝且抗性差,均不宜采用。
叶斑病 西瓜叶斑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大棚西瓜和露地西瓜均可发生,但以露地西瓜为多,发病重的病株率高达50%以上,部分叶片因病枯死,影响产量和品质。其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近圆形病斑,略呈水渍状,以后发展成黄褐色至灰白色不定形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病斑大小差异很大,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短期内致使叶片坏死干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植物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年份、多雨季节,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病害容易流行,造成死苗,对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防治措施 一是注意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中带有大量病菌,成为初次侵染源,另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能使西瓜迅速吸收利用,提高抗病力。二是抓好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7~10天)。
农药快讯, 2019 (4):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