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冬储,财政贴息作用不可小觑
作者:谭铁安
更新时间:2012-10-18
点击量:1532
“双抢”一过,农肥农药农机等一些农资销售逐渐进入淡季。很多农资经销商开始进入农资冬储阶段,为来年的农资销售作稻粱谋;一些农资生产厂家即着手开展来年的农资生产估价,为下阶段的生产与销售作一些打算与营销。实际上,农资冬储就是农资生产厂家的“预售”与农资经销商的“预存”。由于农资“预售”与“预存”在农资的生产计划、资金运作、市场份额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有的生产厂家根据月份的序次,按比例渐次让利,所以,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对这些非常看重。当然,作为区域农资市场的监管者或者说其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机构,更是时刻关注,不敢稍有懈怠。于是,财政贴息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一个农业区域,财政采取贴息的办法通过农资经销主管部门实行农资冬储。财政按照5%的标准,拿出资金150万元给予贴息。150万,实际上就是在宏观上把握了3,000万的农资市场。农资经销本身是微利行业,5%的利润率再加上厂家在规定期限内的预售让利点数,对经销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财政贴息农资冬储,除在市场过程中发挥作用外,还有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资价格偏高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农资价格走高,与生产、销售成本偏高不无关系。农资冬储贴息,对于平抑农资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是有利于农资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农资经销的主管部门,向农资经销商下达农资冬储计划,实际上就是贴息计划,在来年的农资经销上,经销商必须按照政府的指导性价格,结合市场价格进行销售。通过政府贴息的农资价格,决不能高于同级市场价格。实质上政府是通过财政贴息,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三是有利于杜绝和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保证农资质量。财政贴息的农资生产厂家,农资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让优质的品牌农资投入市场,必定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的渗透途径。
当然,财政贴息对于农资销售也不是万能的,财政贴息后的农资监管必须到位。由于财政贴息还不是普惠制,并不是所有的农资、农资经销商都享受到了贴息的优惠,所以,对经销过程中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对获得贴息的农资经销商和农资产品进行监管。否则,在利益的驱动下,逃避监管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这个环节,应该将获得贴息的经销商、农资产品、贴息的状况向社会公示,增加运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但是,目前这个工作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其次,对农资冬储,也可以引入“政府采购”的竞争机制。制定区域贴息产品目录、贴息标准等,从价格、质量、适应性等方面对贴息农资进行监管。其三,对财政贴息的农资经销商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合理而详实的管理制度,包括享受贴息优惠应具备的规模、信誉等条件,以保证农资流通载体的纯洁性。对于那些不合条件或者在经销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的农资产品和农资经销商,不能纳入贴息范围。其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保证农资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长效机制。同时,要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专业户等生产主体,催生新的农资销售终端和农资使用大户(实际上就是生产大户),构建农资经销新的平台,使农资经销能够真正地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标志。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