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种植制度,这种传统种植方式中小麦生长长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同时江苏因经济较发达,土地流转比例高,现如今经营主体逐渐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集中,小麦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痛点、难点。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改变。2019年5月12日,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和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承办的“稻茬小麦绿色抗逆增优关键技术现场观摩暨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模式研讨会”在江苏泰州举行。到会的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的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团队,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推广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江苏及周边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农资企业与粮贸企业等。
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泰州市农业农村局邱江调研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姜雪忠处长到会致辞。他们分别就当前形势下稻茬小麦规模化种植需要专业知识和人才配套、多元共享与融合,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上做好参谋与桥梁搭建;为种植大户和经营主体提供精细化的全程解决方案;在应用研究基础上建立国家级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地方要与国家体系对接,以便为各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等,多角度为会议研讨提出指导建议。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邱江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姜雪忠处长
会议还邀请了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处徐利群处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世和研究员对现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形势作分析和点评。徐利群处长指出,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科技需要基础研究,需要应用研究,还需要进行创新。农业生产是产业,是通过政府、专家和大户进行不同的分工,从政府政策出台、专家了解政策基础上进行技术转化。农业生产要建立体系,提供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向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的目标任务去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世和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处徐利群处长
会议围绕稻茬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重点突出,指导有方。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的韩一军主任,为大会作了“关于小麦产业发展形势的几点判断”的报告。他从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特点、流通特点、消费特点、贸易特点、供求平衡特点、产业政策特点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小麦发展的形势,提出了他的判断:现在优质专用小麦增长快、美国进口增长、国内总量充足、库存大、产业政策过分依赖价格支持。韩一军主任提醒:需要抓住重构支持体系、找准定位、抓好生产等关键措施。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春良作了“市场整合资源降本增效,小麦品种品质赢市场”的报告。他重点从农户与市场进行分析,指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产量基础上求质量,要打破惯性思维,不要盲目赌后市,他介绍了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粮食专业交易平台,同时上游对接粮库、粮管所、粮食贸易商、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下游对接大米加工企业、面粉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等,如今他们的交易市场处于粮食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张春良总经理对2019年夏收展望感到信心满满。他还邀请与会代表到他们的交易市场进行参观指导。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执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春良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王龙俊研究员作了“2018年度江苏小麦品质报告”。他强调了小麦生产中产品检测的作用,一是可以明确江苏优质小麦优势生产区域,以建立优质商品小麦订单生产基地,评价筛选优质小麦品种;二是可以推动优质小麦量质效协调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优质小麦原料定向采购。王龙俊研究员还从2018年江苏小麦的品质差异和分布进行了剖析,对江苏小麦品质提升的策略提出建议:选择适宜生态区,选用优质良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促进产销衔接。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龙俊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书记郭文善教授作了“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思考”的报告。他分析了江苏小麦产业发展的进步与不足,在培育新品种,创制优异种质材料,主体品种基本稳定,也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生产模式与订单模式,小麦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存在诸如缺乏品质、产量和抗性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品种,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严重,优质高产高效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集成与新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生产与加工企业间缺乏有效链接等问题。郭教授对江苏小麦产业发展的建议是:优良品种、栽培技术、耕作技术、植保技术、防灾减灾技术、技术集成,提倡抢收抢种、机械匀播、高效施肥、主动抗逆。他还强调加强江苏小麦产业体系建设,在我省小麦产业发展中发挥技术上的核心支撑作用,整体推进我省小麦产业科技发展与推广水平。
扬州大学农学院郭文善教授
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长江中下游栽培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东教授作了“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的报告。将和省供销社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进行合作,提升供应链服务、流通渠道建设和优粮品牌能力,进一步解决优质小麦产业各链条痛点问题,推广O2O模式的农科服务平台,线上布谷鸟农科平台,线下种植产业发展联盟,围绕“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生产优质粮食”,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布谷鸟农科服务平台(Online)+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Offline)双平台,开展先进农业技术服务、农资配送、粮食交易、政策咨询的全产业链服务,实现共享多赢(大户、农资企业、末端用户、政府等)。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产业化推进、技术培训、农资采集、粮食销售、品质检测、粮食贸易等方面。
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姜东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蔡剑副教授作了“稻茬小麦全程生产管理与技术解决方案”的报告。针对现在稻茬小麦生产过程中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肥料利用效率低、产量品质波动幅度大、江苏稻茬小麦晚播常态化等问题,蔡教授提出了全程生产管理与技术解决方案,播前方案设计,以技术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播种方案设计,以技术为核心,配套管理;田间管理方案设计,以技术为核心,配套管理;收获销售方案设计,以管理为核心。最后他分享了由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农业全产业链相关企业组织实施的“绿色丰优”计划种植生产全程技术解决方案的案例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蔡剑副教授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之一,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的秘书长陶涛,介绍了联盟发展的近况。联盟通过对优良品种、新技术、先进装备、新产品等进行高效集成,并与种植大户交互示范,进行成效公开比对。从而更新种植大户种植理念,提升种植水平;培养种植精英,引领规模种植发展;助推农业种植产业优秀企业发展和种植产业行业标准与规范形成。现在已发展会员13,000多名。
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陶涛
计划做得好,实施是关键,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技术管理的效果如何呢?这次会议的精华部分就是让与会者眼见为实。
会议组织到位于泰州市姜堰区银穆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这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主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承担的项目。观摩主题:稻茬小麦绿色抗逆增优关键技术。现场可以看到:新技术——小麦精量化机械条施条播技术、增密减氮技术、杂草“封杀结合”技术实施;新装备——小麦精量化机械条施肥条播种机械作用;新产品(抗逆增产新产品)——悦护生物刺激素、蚯蚓活性酶植物多肽液、复合微生物肥、赤霉病新药剂的效果展示。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姜东教授、周琴教授和蔡剑副教授分别进行了现场详解。现场还可以见到:田间经过条播种植化除封闭处理的小麦长势整齐葱绿、抽穗一致;生物激素及液肥控制的田块郁郁葱葱,对照田块苗少草多,未用化除对照区都是草。安道麦现场指导专家解说:没有除过草的田块在次年的草会更厉害,他强调封闭除草很重要,对后期的除草压力就小,后期除草往往风险就会大,后期茎叶处理的除草剂选择需要谨慎。
通过现场实际案例对照,参会的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们亲眼所见科技引领、专家指导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真实感受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强大作用。
在会议举办的同时,组织方还为参会的农资经营和种植大户们安排了多场分会。
优质小麦“扬富麦101”产业对接会:小麦品种优选,对接品牌药肥公司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种出来,订单销售卖出去,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会议现场与田间瞬时实现互动,为会议增添全方位展示效果,与会者深受感触。
主持人 中垦种业黄晓高
产业赋能优势联合座谈会:农资大咖、营销达人、粮食企业围坐在一起,敞开交流。联盟的实质是产业赋能、优势联合,需具备抱团优选、媒体宣传、人才培训、供应链服务、技术集成、金融助力、粮食销售、政府项目等功能,现在有的已有很好成效,有的正在开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大家围绕目前农业产业中的痛点、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有些观点达到共识,同时也对联盟组织工作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座谈会气氛热烈,意犹未尽,成果充实。
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为资源聚焦,优势互补,打造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圈,以稻茬小麦全程生产管理与技术解决方案为起始点,建立全套农业产业全程生产管理与技术解决方案,前面的道路还有艰巨挑战,更有诱惑的机遇在迎接有智慧的您!
农药快讯, 2019 (1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