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70周年的大背景下回望新安集团发展史
作者:杨丽荣 更新时间:2019-06-27 点击量:1897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安集团)历经五十四载的峥嵘岁月,为国家、社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十四年沉淀的文化底蕴激励着新一代新安人踏着先辈的足迹不断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总有一幅回望历史的卷轴,让我们心怀敬意

    如果时间是一幅长长的卷轴,那么翻看新安集团的历史则要从其前身——建德化工厂、建德农药厂开始。

 

    建德化工厂创建于1965年3月。建厂初期,由于资金不足、原料短缺,产品单一,连续三年亏损。1969年开始发展黄磷及磷系列化工产品,实现扭亏为盈,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通过对黄磷“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先后开发投产甲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产品及磷渣水泥、青砖等副产品,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1985年3月,建德化工厂在全县工业企业中率先进行厂长负责制改革。1989年7月,进行国营企业的股份制试点,成立“建德化工股份公司”,增强了企业内聚力,之后企业发展和管理提速,先后开发成功食用磷酸、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三氯乙基磷酸酯等新产品,运用自有资金加快技改步伐,投资400万元实施黄磷二号电炉扩容改造、甲酸分厂筹建和供排水改造等10项技改工程,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1990年,实现销售收入4,895.96万元,实现利润547.48万元,达到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建德农药厂创办于1970年5月。建厂初期,由于产品单一、技术力量薄弱,企业发展艰难曲折。改革开放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形成以杀虫脒、单甲脒、杀螨脒为主的脒类农药系列,以95%草甘膦原粉为主及多种规格制剂的除草剂系列,以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氯化橡胶、氯乙酸等产品组成的化工产品三大系列产品结构,以品种和质量的优势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生产经营稳步发展。1989年,工厂投资上千万元,在新安江白南山区块建设年产500吨的固体草甘膦原粉装置,1990年11月建成投产,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1990年,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到建德考察,认为建德化工基础好,希望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为此,1991年,建德县政府做出组建化工企业集团的重大决策,建德农药厂和建德化工厂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新安江化工集团公司。这是新安迈出国企改革的第一步,雏形初现,并逐步抓住企业改革的机遇,走上大集团、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1993年4月,通过股份制改造,走上集团化发展的现代企业之路。

 

    2001年9月,新安股份上市,企业发展进入公众视野,驶入快车道。

 

    ……

 

    之后,新安集团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国际接轨,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通过收购兼并,其控股、参股子公司不断增多,规模迅速扩张,并开始走出国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始终以数据看发展,用业绩证实力,与组建集团初期相比,新安近年来产值增长近100倍,利润同比增长100多倍,正式迈入“百亿”企业行列。

 

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让我们感慨动容

    草甘膦既是新安集团标志产品,也是新安集团服务“三农”的缩影。作为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草甘膦伴随着新安,已走过三十多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1987年3月,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新型除草剂——固体草甘膦生产技术将要对外转让,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而当时新安集团前身——建德农药厂正遭遇发展困境,需要引进新产品,于是双方以技术联姻方式开发草甘膦除草剂。1988年4月,工厂投入巨资在新安江白南山建设500吨/年草甘膦原粉生产项目。为确保按时完成草甘膦生产线的突击安装,工厂调集精兵强将,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白南山下平整场地,推土机轰鸣;安装现场弧光闪烁,吊装号子铿锵,一派火热场面。同时供销人员分赴上海、广州等地紧急采购生产原料。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一套崭新的草甘膦生产线就展现在雷崧僧等沈阳院工程师面前,他们惊叹道:“上一条新产品生产线,别的厂家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建德农药厂只花一个月时间,了不起!”

 

    在创业者们的手中,奇迹被一个个创造出来,5月新装置一次性试车投产成功,并拿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刚投放市场就行情看涨,供不应求,成了抢手的“香饽饽”;7月成功打开国际市场,首批出口伊朗,外商慕名纷至沓来,草甘膦跨洋过海,先后销往日本、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从3月签订联营合同,到7月产品出口创汇,短短4个月,建德农药厂就实现了发展史上的一次成功的跨越。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合作生产95%草甘膦原粉,很快获得成功,使农药厂成为国内最早生产草甘膦原粉的企业,并开始跻身外向型企业行列。草甘膦原粉新产品的成功开发,使农药厂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时光荏苒,集团组建,确立重点发展草甘膦的战略决策。在市场销售良好的前景下,新安集团集中资金持续进行草甘膦生产线扩建,使草甘膦生产规模从500吨做到1,000吨,从1,000吨扩大到2,000吨,再到4,000吨。一直到2001年,达到3万吨的生产规模,在除草剂领域搏得了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在江苏省镇江市,有一家新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镇江江南”。镇江江南前身也是一家以生产、销售草甘膦为主的农药化工企业,年产1.5万吨草甘膦,是新安集团主要的国内竞争对手。2005年3月,新安集团出资417.43万元,收购控股镇江江南,双方签署股权转让合同。后续通过认资、收购其他股东的股权、未分配利润转增等出资方式,注册资本增至2亿元,镇江江南从原先的竞争对手变为现今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通过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在逆市低谷时敢于出手兼并收购同行竞争对手并进行大投入,展示新安集团不同凡响的经营胆略和远见卓识。2007年草甘膦市场开始回暖,借助2008年上半年世界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扬,由原先每吨3万元涨到10万元。在这波难得的市场机遇中,新安集团把握先机,赢得显著的经营业绩,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利润22亿元,夯实了中国草甘膦“龙头”企业地位。

 

总有一些力挽狂澜的奇迹,让我们为之振奋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从技术上来说,草甘膦是新安集团拳头产品,工艺相对成熟、稳定,但要找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并非易事。1999年,新安集团通过自主创新,技术人员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实现副产品氯甲烷的成功回收,并在有机硅产品中循环利用,成为了新安发展历程上的转折点。氯元素的循环利用为国内首创,相关技术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同时,也为草甘膦产品生命力的延伸提供了新的张力,更为新安集团有机硅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首要条件。

 

    2012年,10%草甘膦水剂禁止生产、使用。这意味着草甘膦产品将因母液无法处理而陷入停产的绝境。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在企业命运生死攸关时刻,2012年,新安集团新建母液综合利用生产装置,将母液中无法处理的磷元素通过“氧化—浓缩—定向转化—磷酸盐纯化”集成技术,制备工业级焦磷酸盐产品和磷酸三钠产品,开创了草甘膦“磷元素”循环工艺新模式,实现了草甘膦母液的综合利用。该技术被中石化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被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评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同时还被列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关键时刻峰回路转的突破,为草甘膦产品和新安赢得了更宽广的发展天地。

 

    除了技术提升拓展生存空间外,新安集团还通过改革上市,启动了新一轮发展蓝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乘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新安集团完成整体改组,宣告成立。实行股份制,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发展后劲、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寻求更快发展之际,资金紧缺成为横亘在新安集团面前的突出问题。企业改制募集到的5,000万元资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要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走上市融资之路,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一搏高下。为此,新安集团将企业发展与谋求上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始了在资本市场“十年磨一剑”的生死博弈。为了成功上市,新安集团融资2.8亿元,开始实施更为宏大的发展规划,自此企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上市后,新安集团进行资本运作,成功实施企业兼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12年集团出资认购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跨入种子繁育和生物工程领域,站在科研前沿的转基因等生物项目的研究;作为积极探索新农资经营模式的上市公司之一,2015年,新安参股设立“农飞客”,同时认购全丰航空植保的股权,依托公司在全球农资行业的品牌和资源,以无人机植保、飞手培训为突破口,以“农飞客”为平台,正式切入植保飞防领域,服务现代农业;2018年,新安集团构建“农业+”时代——夯实经营底座,融合线上、线下两条路径,着力打造“平台运营能力、植保解决方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三个核心竞争能力,深耕“种子和种苗、农资、飞防、农业金融、农业大数据”五大主业,构建具有新安特色的农业服务网络。

 

总有一股责任担当的执着,让我们义无反顾

    作为传统化工企业,新安集团致力于打造时代企业形象。一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环保能力;另一方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加强亚非拉美洲市场拓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近年来,新安集团将数字化能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企业数据上云的广泛应用,新安集团“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两条主线也在积极推进,而工业数据私有云、综合业务公有云的混合云化部署模式,大大发挥了生产数据、经营数据、管理数据的效用,形成了资源有效整合的“双创”综合平台。同时,通过建设智能应急管控体系,提升事故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围绕危险源和应急体系建设两大核心,通过整合视频系统、单兵设备、生产数据、危险源及危化品、应急资源等各类信息,构筑园区危险源关联模型和立体式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企业现场风险监测数据的全天候安全监控和闭环管理,使监测数据可视化、报警自动化。目前,已基本建成安全环保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预防“关口”的前移,有效改善以往事故发现滞后和解决效果差、效率低的情况。

 

    新安集团的主要产品为农药、新材料类产品,其销售收入的50%以上来自国际市场,主导产品草甘膦的外销比例占70%。集团从1994年就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当年出口创汇额1,600多万美元,到2014年增长到4.62亿美元,产品远销南美、欧洲、亚洲的十多个国家及地区,近10年先后建立了美国、阿根廷、加纳、尼日利亚、马里等海外子公司,并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境内融资和海外市场拓展的有效补充,进而形成日臻成熟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005年,新安集团注资50万美元,设立新安(阿根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安阿根廷),主要致力于拓展阿根廷以及南美市场。西非地区是一个潜在的农药大市场,市场前景广阔,2009年,集团出资3,500万元控股加纳阳光农资有限公司,设立新安加纳公司,市场覆盖科特迪瓦、多哥、贝宁、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成为中国农药产品在西非地区最好的市场供应和技术服务综合平台,受到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加纳农业部的高度评价,并受到加纳总统的接见。2010年,集团投资9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新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安美国),统一进行美洲市场的拓展和自有品牌的培育。

 

    2012年5月,新安集团第一个海外农药配制工厂在加纳建成投产,在编员工90%为本土居民,在生产本地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2013年6月,加纳草甘膦制剂工厂二期扩建启动,产能从5,000千升/年扩大到10,000千升/年。2018年,加纳草甘膦制剂工厂再次扩建,产能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要打开国际市场,除了需要优秀的产品和品牌,还要敢于和善于运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来开辟与保护自己的市场。新安集团对于国际列强公司的挑衅和草甘膦反倾销战,一直保持“扬眉剑出鞘”的斗志,主动扛起民族气节的大旗,在一次次挺身而出的应诉后,赢得了官司,赢得了国际市场,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凤凰涅磐,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如今,新安全球化进程越走越远,越走越畅!      (来源:《中国农药》)

 

农药快讯, 2019 (12): 23-25.

tag: 建国70周年  新安集团  发展史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312.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