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衣剂还处幼年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11-05 点击量:1283

    由《农资导报》主办的第二届种子处理与病虫害高层研讨会将于11月27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种子处理剂特别是种衣剂成为今年农药行业最大的热点,其研究和发展现状格外引人关注。为深入了解种衣剂发展现状,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吕和平研究员。他认为目前种衣剂产品还处于幼年期,产品种类、应用范围和技术含量都很不足。 

缺蔬菜包衣 
    

    吕和平认为,农以种为先,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高低。种子包衣具有防控种子带菌和苗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改进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等功效。 
    对于化学农药型种衣剂,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大量适用种子包衣的药剂,并进行了推广应用。许多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规定种子必须包衣才能出售和使用。优良品种的种子经过加工、分级、精选,种子公司或专业的种子技术处理公司对种子进行专业化的种子处理,使良种标准化和商品化。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以及西欧各国已经大规模应用种子包衣和丸粒化技术,在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棉花、牧草、甜菜、烟草以及各种蔬菜作物上大面积使用。
    当前,我国的种子包衣技术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而在高附加值的蔬菜及花卉种子中应用很少。我国已登记用于蔬菜种子包衣的产品极少,仅有瑞士先正达公司登记的咯菌腈种衣剂。

成分和剂型单一 
    

    吕和平介绍,包衣所用的农药大多为老的农药品种,比如杀菌剂方面大多使用的是福美双等保护性杀菌剂,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的内吸性农药尚未大量应用到种衣剂中;在制剂剂型上,尚以悬浮剂、粉剂、乳油等为主,对控制释放的制剂如缓释型的微胶囊剂等新剂型研究很少。另外,特异性功能的种衣剂如具有蓄水抗旱、抗寒、逸氧、抑制除草剂残效、pH值调节等特殊用途的种衣剂目前研究甚少。 
    我国的种衣剂产品在配方设计上,通用性好但专一性和针对性不足。国家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不规范,检验无依据,市场管理混乱,产品质量问题和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需加大研究力度 
 

    吕和平认为,目前我国种衣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了很大进展,在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作物的种衣技术已普遍应用,但包衣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发展。要加大种衣技术的研究力度,增加包衣剂的科技含量。
    第一,开发多功能、低价格的成膜剂。成膜剂是种衣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膜剂的成分关系到种衣剂性能的好坏,因此新型成膜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将是推进包衣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包衣剂的价格也会影响到其推广和应用的速度。因此,研究开发价格低、使用性能好的成膜剂对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可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提高种衣剂和包衣机械的质量。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种衣剂的有效成分低,含水量高,黏度大,种子包衣后容易结块成团,影响包衣机的连续作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种子包衣技术和包衣机械的技术改进。
    第三,增加包衣作物的种类。一直以来,种子包衣多用于粮、棉、油等大田作物,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发的种衣剂应向经济作物、高附加值的草坪、中药材以及林木等植物方面发展。 
    第四,开发高效低毒的种衣剂,引入生物防治剂。目前,生物制剂与农药混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如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用于防沙治沙的多功能根瘤菌种衣剂。
    第五,开发特用型种衣剂。我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和生态系统差异极大,干旱、寒冷等恶劣的环境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和地域特点,在防病治虫的基础上开发出地域化、专用化的种衣剂。比如:抗冷种衣剂、抗旱种衣剂、抗酸种衣剂、抗盐碱种衣剂,防鼠、抑制除草残效等。
    第六,开发药肥一体化种衣剂。种衣剂是药肥一体化施用技术的有效载体,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种传病害,而且对苗期地下害虫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对补充作物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调节生长,壮大种苗,提高苗期抗病、抗逆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药肥一体化种衣剂产品较少,开发该类种衣剂对防病治虫、增产、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要求更加完善种子包衣技术。农业种子包衣技术是一项新颖、复杂的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是种子包衣剂的研究和开发。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包衣机械的研制与开发对包衣种子的质量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各国科学家不仅对种子包衣剂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开发,而且对种子包衣机械也做了不少研究和开发。总之,种子包衣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方面的技术,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tag: 中国种衣剂还处幼年期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83.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