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国内农药登记发生显著变化的一年,由于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新增了很多农药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农药登记的门槛,获得正式登记的杀菌剂数量明显降低。近5年获得正式登记的杀菌剂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明显滑落的趋势,2015年644个,2016年541个,2017年1 082个,2018年1 227个,2019年100个。在2019年正式登记的杀菌剂产品中,包括原药14个,母药4个,单剂31个,混剂51个。本文着重对登记的杀菌剂原药、单剂和混剂进行分析,并对国内首次获得正式登记的杀菌剂品种进行介绍。
1 杀菌剂原药登记情况
2019年登记的原药14个,母药4个(表1),其中乙嘧酚磺酸酯和异硫氰酸烯丙酯是已登记产品,丙硫菌唑有2个公司获得正式登记,这些品种中在国内首次正式登记的达到15个,还有4个杀菌剂以单剂的形式获得首次正式登记。新登记的产品中,化学杀菌剂包括近年来热门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有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苯胺、吡噻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氯氟醚菌唑、丙硫菌唑和叶菌唑,还有rRNA生物合成干扰剂精苯霜灵,纤维素合成酶抑制剂缬菌胺,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的环氟菌胺,胍类化合物多果定,以及新型杀线虫剂氟烯线砜。首次获得正式登记的7个生物源杀菌剂包括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侧孢短芽孢杆菌A6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和盾壳霉ZS-1SB。
表1 2019年登记的杀菌剂原/母药品种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剂型 |
总含量 |
登记证持有人 |
氟唑菌酰羟胺 |
原药 |
98% |
||
氟唑菌苯胺 |
原药 |
95% |
||
氯氟醚菌唑 |
原药 |
97% |
||
环氟菌胺 |
原药 |
98% |
||
缬菌胺 |
原药 |
98% |
||
吡噻菌胺 |
原药 |
99% |
||
精苯霜灵 |
原药 |
95% |
||
叶菌唑 |
原药 |
95% |
||
丙硫菌唑 |
原药 |
95% |
||
乙嘧酚磺酸酯 |
原药 |
95% |
||
多果定 |
原药 |
98% |
||
苯并烯氟菌唑 |
原药 |
96% |
||
氟烯线砜 |
原药 |
95% |
||
丙硫菌唑 |
原药 |
97% |
||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 |
母药 |
40.2% |
||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 |
母药 |
1.5% |
||
异硫氰酸烯丙酯 |
母药 |
80% |
||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
母药 |
50亿CFU/mL |
2 杀菌剂单剂登记情况
在31个单剂产品中,新登记原/母药品种的单剂为13个。在登记的12个生物源杀菌剂中,有4个是首次正式登记的农药品种,包括植物提取物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3个生物菌类杀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和盾壳霉ZS-1SB。
3 杀菌剂混剂登记情况
在登记的51个混剂产品中,有8个是新登记原/母药品种的混剂。
2019年登记的新混剂产品中,氟吡菌胺的混剂是登记热点,有5个产品获得正式登记,包括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的40%氟吡菌胺·烯酰吗啉悬浮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的36%氟吡菌胺·烯酰吗啉悬浮剂,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的30%氟吡菌胺·甲霜灵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山东省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的15%氟吡菌胺·精甲霜灵悬浮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新登记的混剂品种还有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的两个吡唑醚菌酯混剂,3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水乳剂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30%吡唑醚菌酯·溴菌腈水乳剂用于防治西瓜炭疽病;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11%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混剂中有10个产品登记成杀菌剂/杀虫剂的类别,16个用于种子处理。
4 杀菌剂登记产品的剂型分布
在登记的杀菌剂产品中,液体剂型居多,悬浮剂为51个,水乳剂8个,可溶液剂4个,悬乳剂2个,微乳剂2个,乳油3个。固体剂型相对较少,水分散粒剂7个,颗粒剂2个,可湿性粉剂2个,种子处理可分散性粉剂1个。从登记的剂型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以悬浮剂为代表的环保型剂型在新登记的产品中占据主流,而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代表的传统剂型数量急剧减少,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的登记数量共计是5个。
5 新登记品种
5.1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CAS:1228284-64-7)
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登记上市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杀菌剂,杀菌谱广泛,对叶斑病和白粉病活性防治达到新的高度,对赤霉病高效,还具有杀线虫和促进植物健康的作用。氟唑菌酰羟胺突破了传统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的杀菌谱,可以高效防治镰刀菌引起的病害,超过了市场上的标杆产品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所具有的独特羟酰胺化学结构,可比同类杀菌剂活性提高8~30倍,在作物上的渗透性良好,有极佳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氟唑菌酰羟胺可以用于谷物、大豆、花生、油菜、藜麦、蔬菜、干豌豆、果树、特种作物、草坪和观赏植物等。
先正达登记的单剂产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商品名:麦甜®),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制剂用量50~65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对作物有刺激生长作用,用药窗口期长,产品可以有效降低低小麦籽粒中DON毒素,小麦产量显著增加50 kg/亩左右;先正达也登记了混剂产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商品名:美甜®),由12.5 g/L苯醚甲环唑和7.5 g/L氟唑菌酰羟胺复配而成,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西瓜白粉病,制剂用量40~50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混剂产品安全高效,杀菌谱更广,可以覆盖全球60%的作物病害。
5.2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CAS:494793-67-8)
氟唑菌苯胺是拜耳推出的市值上亿美元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可防治担子菌和子囊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使用后持效期长,主要用于种子处理。氟唑菌苯胺可高效保护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棉花、花生、洋葱和豆类等植物的幼苗免遭由担子菌中的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还可以有效防治谷类作物上由黑粉菌、丝核菌和旋孢腔菌等引起的病害。
拜耳登记的95%氟唑菌苯胺原药,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商品名:阿马士)用于薯种包衣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有效成分用药量为0.017 6~0.026 4 g/kg种薯,也可以防治马铃薯上其他的大多数病害,使用阿马士可改善马铃薯生长活力,使作物更健康、出芽更快,提高作物的耐旱能力,增强作物抵御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从而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拜耳也将其扩作到水稻中,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制剂用药量为2~3 g/kg种子。
5.3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CAS:183675-82-3)
吡噻菌胺是日本三井化学农业株式会社发现,由三井、杜邦、曹达和先正达开发,作为第一个广谱的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吡噻菌胺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性,可以提供预防和治疗作用。吡噻菌胺用于防治由白粉菌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壳二孢属、丝核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茎腐病、褐斑病,果树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草坪炭疽病、币斑病等,可以用于油菜、谷物、蔬菜、果树、坚果树、观赏植物、马铃薯、向日葵、草坪和其他大田作物上。
日本三井化学农业株式会社登记了99%的原药和20% 吡噻菌胺悬浮剂(商品名:克必拿),由世科姆投放市场,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葡萄灰霉病,在黄瓜白粉病上用量为25~33 mL/亩,在葡萄灰霉病上的浓度是1 500~3 000倍,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克必拿防治效果优异,抑菌活性高,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对作物高度安全,大部分果蔬用药后的采收间隔期是1 d。对蜜蜂等有益昆虫安全,对环境安全低毒。
5.4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CAS:1072957-71-1)
苯并烯氟菌唑是先正达开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能够紧密结合植物的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正常呼吸过程来作用于靶标病原菌,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苯并烯氟菌唑具有广谱、高效、持效期长的特性,通过叶面喷雾或土壤处理可防治多种作物、草坪和花卉的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害,对小麦全蚀病、叶枯病、基腐病和花生黑斑病等防效良好,对大豆亚洲锈病具有杰出的防效,对玉米小斑病、灰霉病、小麦白粉病有特效,可以防治块茎植物的早疫病、马铃薯黑痣病、豆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斑枯病、灰斑病、荚秆枯腐病和白粉病等。
作为先正达开发最成功的产品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混剂(南美商品名:Elatus),是真菌防治领域的重量级产品,广谱高效,作为大豆锈病防治领域的明星产活性优异而持久,能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系列病害,对谷物上的壳针孢属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叶枯病)和锈病可以提供杰出防效,确保作物产量。先正达在国内登记了96%苯并烯氟菌唑原药和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观赏菊花白锈病和花生锈病,在观赏菊花白锈病上制剂稀释1 700~2 500倍,在花生锈病上制剂用量17~23 g/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
5.5 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CAS:1417782-03-6)
氯氟醚菌唑是甾醇生物合成中的C14-脱甲基化抑制剂,是巴斯夫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氯氟醚菌唑具有广谱、高效和内吸传导性的特性,兼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防控许多难以防治的真菌病害,例如锈病等及壳针孢菌引起的病害等,对壳针孢菌的活性优于同类产品,适用于大田作物如玉米、大豆和水稻等,经济作物青椒和葡萄等世界范围内的60多种作物,也可以用于草坪和观赏植物等。氯氟醚菌唑既可叶面喷雾,也能用于种子处理。
巴斯夫登记的锐收®系列产品,包括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用于防治苹果褐斑病,制剂稀释3 000~6 000倍,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和番茄早疫病,葡萄炭疽病是制剂稀释1 500~2 500倍,番茄早疫病是制剂20~40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使用适期较宽,持效期较长;24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乳油,用于防治玉米大斑病,制剂用药量48~55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产品作用速度快,可以迅速穿透到叶片中,并在叶肉组织内扩散,兼具预防作用和早期治疗作用,持效期长。
5.6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CAS:178928-70-6)
丙硫菌唑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C14-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杀菌谱广、应用范围广、使用时机灵活、植物吸收迅速、良好的耐雨冲刷性和持效期长的特性,集多重优良的特性于一身,让其成为防治植物病害的新标杆。丙硫菌唑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持效期长,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花生、油菜、水稻、小麦、大麦、豆类、甜菜和大田蔬菜等作物上的众多病害,如对小麦和大麦上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还能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作物上叶面病害。相比传统的三唑类杀菌剂,丙硫菌唑具有更广泛的杀菌谱。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丙硫菌唑原药,安徽久易登记了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商品名:久幺久®),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用量40~45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海利尔登记了28%唑·多菌灵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用量是117~133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的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用量33~50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
5.7 叶菌唑(Metconazole,CAS:125116-23-6)
叶菌唑是壳牌和吴羽于1993年上市的三唑类杀菌剂,作为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对非靶标生物低毒。叶菌唑的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杀真菌谱非常广泛,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镰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田间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的壳针孢、穗镰刀菌、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和颖枯病;大麦的矮形锈病、白粉病和喙孢属;黑麦的喙孢属和叶锈病;燕麦的冠锈病,小黑麦(小麦与黑麦杂交)的叶锈病和壳针孢,尤其对壳针孢属和锈病活性优异,对小麦的颖枯病特别有效,预防、治疗效果俱佳。叶菌唑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与其他脱甲基抑制剂也无交互抗性,既可茎叶处理又可作种子处理。
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了95%叶菌唑原药,此外登记的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制剂产品用量9~12 g/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登记的8%的叶菌唑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的赤霉病,制剂产品用量56~75 mL/亩,使用方式是叶面喷雾。叶菌唑用于茎叶处理时持效期5~6周,种子处理的使用剂量为0.025~0.075 g a.i./kg种子。
5.8 精苯霜灵(Benalaxyl-M,CAS:98243-83-5)
精苯霜灵由意大利赛格于2003年报道,2009年将开发权转给富美实,精苯霜灵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体的生长,治疗作用主要是抑制菌丝体的生长,铲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孢子的形成。精苯霜灵能够被植物根、茎和叶迅速吸收,并传导到包括植物生长点的各个部位。精苯霜灵主要用于由卵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控,对卵菌门真菌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特别是对霜霉科真菌,例如疫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指梗霉属、盘霜霉属和腐霉属等具有良好防效,也可以用于防治马铃薯、番茄等茄果类作物晚疫病,啤酒花、葡萄、莴苣、洋葱、大豆、烟草等霜霉病,以及疫霉属真菌引起的草莓疫病、观赏性植物疫病和腐霉属引起的草坪根腐病等。精苯霜灵除了可以作为叶面处理药剂外,还可以与其他的杀真菌剂进行复配开发为种子处理产品。
意大利意赛格公司登记了95%的原药,登记的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和增产效果,用药量为1 552.5~1 725 g a.i./hm2,间隔7~10 d喷1次,每个种植期推荐使用2~3次,在马铃薯植株开始出现晚疫病病斑时或发病之前开始喷药。
5.9 环氟菌胺(Cyflufenamid,CAS:180409-60-3)
环氟菌胺是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含环丙烷结构的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尚未十分明确,研究表明能够通过抑制白粉病菌中的菌丝分生吸器的形成和生长,及次生菌丝的生长来实现病害防控,对孢子萌发、芽管的延长和附着胞的形成没有抑制作用。环氟菌胺是一种新型白粉病专用杀菌剂,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且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具有一定的渗透和和熏蒸作用,与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草莓、黄瓜、西瓜、茄子、辣椒、苹果、葡萄、小麦等多种作物白粉病的防控。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登记了98%的环氟菌胺原药,龙灯化学登记的11%环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锈病,在靶标发病初期,用33~66 g/hm2剂量喷雾,在发病初期开始茎叶均匀喷雾,每隔7~10 d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小麦安全间隔期40 d,在用药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对捕食天敌、寄生天敌低风险。
5.10 缬菌胺(Valifenalate,CAS:283159-90-0)
缬菌胺是比利时比尔清植保有限公司开发的含二肽结构的酰胺类杀菌剂,富美实获得了全球关键市场的专利权。缬菌胺是纤维素合成酶抑制剂,对各种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霜霉病有特效,主要应用于葡萄、蔬菜和其他高价值经济作物上面。
比利时比尔清植保有限公司登记了98%的缬菌胺原药,富美实推出了66%缬菌胺·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商品名:韦丽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制剂用量是130~170 g/亩。韦丽斯®是两个作用机理不同的缬菌胺和代森锰锌完美组合,代森锰锌在植物体表发挥保护作用,缬菌胺在植物体表和体内发挥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缬菌胺具有出色的向顶及跨层传导能力,可以全方位保护新叶,产品持效期长,在葡萄上的持效期达到10~12 d,在马铃薯、番茄和洋葱上的持效期达到7~10 d,耐雨水冲刷能力强,药后2 h下雨不影响药效,产品的安全性高,在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是3 d。
5.11 多果定(Dodine,CAS:2439-10-3)
多果定的活性物质是十二烷基胍醋酸盐,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胞的渗透性,导致细胞内含物的外渗和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和部分治疗作用。多果定可用于防治多种病害,例如黑斑病、叶斑病、褐腐病、花烂病、枯萎病和霜霉病等,用于控制苹果、梨、山核桃、樱桃、草莓、桃、无花果树和黑胡桃等果树的叶面病害,也可以用于蔬菜、坚果和观赏植物等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多果定用于叶面处理和土壤处理。
东县华盛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98%多果定原药,50%的多果定悬浮剂用于防治黄瓜枯萎病,制剂用量是120~160 g/亩,采用灌根的方式施用。
5.12 氟烯线砜(Fluensulfone,CAS:318290-98-1)
氟烯线砜是马克西姆(现安道麦)在1993—1994年发现,2014年在美国首先取得登记的非熏蒸性杀线虫剂,作用机制是通过触杀作用于线虫,线虫接触到此物质后活动减少,进而麻痹,暴露1 h后停止取食,侵染能力下降,产卵能力下降,卵孵化率下降,孵化的幼虫不能成活,具有不可逆的杀线虫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药剂。氟烯线砜可以防治多种农业有害的线虫,例如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刺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哥伦比亚根结线虫、玉米短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等。可广泛用于防治番茄、辣椒、秋葵、茄子、黄瓜、西瓜、哈密瓜和南瓜等水果和蔬菜作物上的线虫。
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登记了95%氟烯线砜原药和40%的氟烯线砜乳油,用于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制剂用量是500~600 mL/亩,采用土壤喷雾的方式施用。
5.13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Melaleuca alternifolia)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的活性物质是萜烯醇,其化学名称是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是一种天然提取的杀菌物质,其作用机制是细胞破裂剂,斯托克顿(以色列)有限公司登记了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的40.2%母液,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9%乳油,用于防治番茄早疫病和草莓白粉病,制剂用量是67~100 mL/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
5.14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Fructus psoraleae)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活性物质是苯丙烯菌酮,该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免疫诱抗和促进生长的特点,对环境安全无残留隐患。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作用机理是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等壁膜系统,干扰细胞代谢过程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苹果腐烂病、早晚疫病和炭疽病等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显著。
沈阳同祥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登记了1.5%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母药,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微乳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制剂用量是45~60 mL/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
5.15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A60)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是微生物类杀菌剂,安全低毒,对辣根疫霉菌有强烈的抑制及杀灭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也可以保护辣椒幼苗免受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致病性的伤害,并且性质稳定。活性成分喷洒在作物叶片上后,通过成功定植到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与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位点,改变周围菌群环境和种类,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了50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母药,5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的悬浮剂,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制剂用药量是50~60 g/亩,在辣椒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茎叶喷雾方式均匀施药,喷药次数为2次,间隔7~10 d,在用药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对捕食天敌、寄生天敌低毒或无影响。
5.16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发的生物菌剂,用于水稻病害的防治,该菌株能代谢产生surfactin、bacillomycin D和fengycin等3类脂肽类抗生素,诱导植株3个防卫反应基因PR-1a、PR-1b、PAL和1个转导基因NPR1的超量表达,在处理24 h后达到最大值,可以显著降低细菌性条斑病菌对水稻植株的侵染。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登记的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悬浮剂(商品名:叶斑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制剂用量是500~650 g/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
5.17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Banda de Lupinus albus doce,BLAD)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是白羽扇豆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天然多肽,从其发芽种子的水提液中获取。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具备很高的杀菌活力,防治白粉病孢子、灰霉病菌和念珠菌等病害时,防治效果与化学杀菌剂相当。作用机制是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极高的亲和力,可与糖蛋白的糖基化产物进行非特异性结合,在高亲和力及非特异性结合后,通过与真菌交互作用,导致真菌细胞因许多细胞膜上气孔堵塞或关闭,并在几小时内死亡。该产品可用于草莓、葡萄、番茄和核果等。
葡萄牙塞埃韦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了20%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的可溶液剂,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使用剂量是603~840 g/hm2,使用时对叶背、叶面和果实表面均匀喷雾,开花期喷药1次,之后每隔5~7 d使用1次,共喷施2~5次,每季草莓使用次数少于5次。
5.18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S)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生物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是2亿CFU/mL,用于防治辣椒花叶病时用量是180~240 mL/亩,用于水稻稻瘟病时用量是300~600 mL/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
5.19 嗜硫小红卵菌HNI-1(Rhodovulum sulfidophilus HNI-1)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生物菌剂嗜硫小红卵菌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是2亿CFU/mL,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用量是400~600 mL/亩,采用灌根的形式,对番茄花叶病的用量是180~240 mL/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水稻稻曲病的使用剂量是200~400 mL/亩,采用喷雾的方式施用。
6 结论
2019年杀菌剂的登记情况总体呈现下面几个特点:① 正式登记的杀菌剂数量,相比近几年出现显著的减少,反映了农药行业内部发生的深刻的变化;② 首次在国内登记的新杀菌品种成为登记的主流,19个新杀菌剂品种获得正式登记,显示了创新正成为农药发展的趋势;③ 获得正式登记的单剂和混剂产品中,环保剂型占据绝对多数,反映了农药行业在环保方面的显著进步;④ 首次正式登记的19个杀菌剂品种,生物杀菌剂为7个,表明行业对生物农药的日益重视。
登记的农药产品以环保型剂型为主,生物源杀菌剂的占比高。
农药快讯, 2020 (6):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