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天气持续转暖,蒜蛆等害虫逐渐进入危害期。目前,大蒜为膨大生长期,也是蒜蛆年后二代的危害始盛期,此时防治不力会造成蒜头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
1 蒜蛆发生情况
山东大蒜产区蒜蛆一般是迟眼蕈蚊、灰地种蝇和葱须鳞蛾混发危害,而被调查的金乡和岱岳蒜蛆基本以迟眼蕈蚊为主,灰地种蝇和葱须鳞蛾少见或未见。据田间调查,金乡、成武和岱岳大蒜蒜蛆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以聚集状态分布于大蒜茎基部及鳞茎附近0~5 cm土层中,以二、三龄期为主;一般地块受害株率约为70%,平均虫口密度约为10头/株;严重田块大蒜受害株率达90%~100%,平均虫口密度在30头/株以上。
2 暴发原因分析
2020年大蒜蒜蛆呈突发性、暴发性态势,农户虽积极防治,但效果很差,严重危害大蒜后期生长,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2019年11月—2020年2月降水偏少,特别是冬季温度偏高,有利于越冬代蒜蛆存活和繁殖,春季蒜蛆种群数量较大。
(2)蒜蛆发生严重地块多为大蒜连年种植,连作均在3年及以上,加之蒜蛆往年多为发生“小年”,部分农户对其重视不够,甚至不进行任何防治,蒜蛆在土壤中连年积累。
(3)目前,农户防治蒜蛆以化学农药为主,但用药水平不高。一是不良的用药习惯,完全依靠当地农资店“给什么药用什么药”,常用化学农药以辛硫磷、敌敌畏为主,甚至使用违禁农药毒死蜱等农药。此类农药在当地使用多年,蒜蛆抗药性很高;二是对农药甄别能力不足,通过对田间农药包装观察,部分农药为“套牌”药剂和“三无产品”,药效没有保证。
(4)农户缺乏相应的植保知识,对蒜蛆发生规律和关键防治期认识不足,生产上没有采用播前拌种或播后冲药等压低越冬代虫口基数的措施,难以做到“紧抓越冬代,防好第二代”。
3 绿色防控技术
3.1 生物菌剂防治技术
施用金龟子绿僵菌(2亿孢子/g)颗粒剂5 kg/亩,或1~2 d后随水冲施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mL)油剂200 mL/亩,或苏云金杆菌(8 000 IU/mL)可湿性粉剂6 kg/亩,隔7~10 d用1次,连用3次。
3.2 病原线虫防治技术
一般在蒜蛆幼虫始盛期随水冲施病原线虫(1~2亿/亩)与苏云金杆菌(1 200 IU/mg)200倍混合液进行防治。
3.3 植物源农药
可选用1.1%苦参碱粉剂,每亩用2~4 kg兑水50~60 kg灌根,或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用30~60 mL兑水50~60 kg灌根,或15%蓖麻油烟碱乳油2.5 kg/亩灌根。
3.4 化学农药
选用20%吡虫啉·辛硫磷乳油500~750 g灌根,或48%噻虫胺悬浮剂350 g/亩灌根,或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 g/亩灌根。
3.5 药剂混配
针对当前韭蛆发生严重情况,可选用48%噻虫胺悬浮剂350 g/亩+金龟子绿僵菌(80 亿孢子/mL)油剂400 mL/亩,或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 g/亩+病原线虫2 亿/亩+苏云金杆菌(1 200 IU/mg)200倍液灌根防治。 (来源:山东省植保信息网)
农药快讯, 2020 (10):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