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0年第16期
  文章:47篇
草甘膦防除棉田杂草,应谨防药害发生
作者: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曹涤环 更新时间:2020-09-14 点击量:1965

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主要用于免耕空闲田或棉花在播种、移栽前一个月实行大田除草,大大提高了除草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然而,使用后一些棉田棉花生长受到了抑制,许多棉区出现药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造成翻耕改种或导致减产,值得引起重视。

 

据观察,棉田使用草甘膦除草,造成棉花的药害,主要表现为苗期生长缓慢,特别是在土壤潮湿或药后下雨,药害表现更加严重,叶片明显变黄、生长停滞,乃至心叶坏死,形成多头棉。棉花受其药害后根系不发达,呈黑褐色,导致白须根减少或无白须根,造成以后结桃少、产量低。药害严重的则不结桃,甚至在药后15~20 d棉株枯死,损失更大。

 

造成药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 渗透型药害。施药时土壤过湿或药后不久出现降雨,通过根系吸收引发药害。这是因为在5月或6—7月,即移栽前除草和行间除草,这时正值雨水多的时段,或药后下雨,草甘膦药液会淋溶至土壤根际部位,通过根系的吸收输导而形成药害。这种类型的药害,在田间表现分布比较均匀,危害较重,被害株率一般30%~50%,甚至高达90%以上。② 飘移型药害。一般为两种情况:A:有的地方的棉田本身并没有使用草甘膦除草,而是在棉田附近,飞机喷药防治芦苇杂草,或用机动喷雾器喷施草甘膦防治其他大田杂草,常对周围棉田造成飘移药害;B:在棉田除草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风速过大,虽然采取了定向喷雾法,但还是难于控制而使草甘膦药液飘移至棉叶和幼茎上,通过叶片、幼茎吸收而产生药害。在田间表现为不均匀性,呈线状、带状分布,容易与健株相区别。③ 残留型药害。有的地方因较长期使用草甘膦进行棉田除草,钠盐型的草甘膦易在土壤中沉降积累,从而引起土壤盐碱化,而易造成对棉株的毒害,这种药害发生早,有的在苗床上即有发生,棉苗移栽到大田后不久即出现明显症状,可以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出现,可以传导到整株棉花,从而使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可使棉花生长点坏死。这类危害的隐蔽性强,一旦发生难以扭转。有的棉区因极少数农户,错把草甘膦当杀虫剂使用,或者在用过草甘膦后喷雾器没有彻底清洗,出现草甘膦残留药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草甘膦药害的避免措施。避免草甘膦对棉花产生药害,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① 选用高含量的草甘膦胺盐制剂,杜绝使用钠盐制剂及其他劣质草甘膦,尽量减少残留药害。② 保证安全间隔期。免耕型棉田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必须在药后7~10 d后才能移栽棉花,若要抢季节移栽棉花,最好不要使用草甘膦,否则易造成前期棉花生长出现僵苗。在多雨季节,棉花行间除草尽量不使用草甘膦,防止药液渗透至根际形成渗透型药害,在行间除草时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最好不要使用草甘膦等内吸性除草剂,千万不要让药液接触棉株,以免造成棉株枯死。③ 选用无内吸传导作用的除草剂“克无踪”在棉花地行间除草,比较安全。“克无踪”同样为灭生性除草剂,但进入土壤中即失去活性。以触杀作用为主,能迅速使植物绿色组织枯死,但对非绿色组织无效,对植物根部和多年生地下茎及宿根无效,所以,施药后还会有多年生杂草再生现象。棉行中有大杂草时,应选用其他对路的除草剂喷雾除草,虽然可能对棉株产生一些局部药害,但不会导致棉株大片发生药害以致棉株枯死。这是和草甘膦的最大区别。④ 尽早采取补救措施。棉花接触草甘膦后,一般需要3~6 d才出现药害症状,如果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可有效减少棉株对药剂吸收量和作用时间,可在药后6 h内,药剂未充分吸收利用时,喷适度浑浊水冲洗,然后喷施0.15%芸苔素内酯5 000倍液,并适量追施尿素4~5 kg/亩,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促进棉株的营养生长,尽量减轻对棉株生长造成的影响。

 

农药快讯, 2020 (16): 60; 62.

tag: 草甘膦、棉田、药害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371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