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1年第9期
  文章:27篇
猕猴桃叶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作者:石金巧,张荣全,何立楠,陈佳,胡安龙,尹显慧,樊荣,龙友华 更新时间:2021-07-06 点击量:1738

石金巧1a,张荣全2,何立楠1a,陈佳1a,胡安龙1a,b,尹显慧1a,b,樊荣1a,b,龙友华1a,b

(1.贵州大学a.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作物保护研究所;2.水城县东部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猕猴桃褐斑病、黑斑病和灰班病,是猕猴桃生长期较严重的叶部病害,发病较重的猕猴桃园区,发病率为70%以上。猕猴桃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呈现浅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深褐色,病健交界处呈水渍状,发病后期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猕猴桃叶斑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属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病原菌的无性态,寄主范围较广,除为害猕猴桃外,还可为害鸡爪槭、桉树、茶树、玉米、春芋、橡胶等。目前,化学防治仍为猕猴桃叶斑病主要防治手段,长期使用同一药剂容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下降。试验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施药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以期为猕猴桃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可可毛色二孢菌,由福建省明溪县猕猴桃园区的猕猴桃叶斑病上分离获得。供试猕猴桃品种为“贵长”猕猴桃,树龄4年。具体试验药剂及生产厂家见表1,病情指数调查及分级标准见表2。

 

表 1  试验药剂及生产厂家

处理

药剂名称及剂型

生产企业

1

29%吡萘·嘧菌酯SC

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2

50%嘧菌环胺WG

3

36%喹啉·戊唑醇SC

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

0.3%四霉素AS

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5

5%己唑·四霉素ME

6

0.3%丁子香酚SL

保定市亚达化工有限公司

7

48%肟菌·戊唑醇SC

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

8

10%苯醚甲环唑WG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9

75%戊唑·嘧菌酯WG

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0

2%氨基寡糖素AS

贵州贵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11

66.5%霜霉威盐酸盐AS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表 2  病情指数及分级标准

等级

分级标准

等级

分级标准

0级

无病

5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40%

1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0%以下

7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41%~65%

3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5%

9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5%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表3),供试药剂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均有抑制效果。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生物活性最强,EC50值分别为0.182 6、0.633 8 mg/L;0.3%四霉素AS、48%肟菌·戊唑醇SC、50%嘧菌环胺WG和0.3%丁子香酚SL次之,EC50值分别为2.373 0、3.573 8、3.628 9、3.638 5 mg/L;10% 苯醚甲环唑WG、5%己唑·四霉素ME、75%戊唑·嘧菌酯WG、2%氨基寡糖素AS和66.5%霜霉威盐酸盐AS生物活性较弱。

 

表 3  杀菌剂对可可毛色二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药剂名称

生物活性回归方程/y=

EC50值/(mg·L-1)

相关系数(r)

29%吡萘·嘧菌酯SC

5.248 5+0.336 5 x

0.182 6

0.993 3

36%喹啉·戊唑醇SC

5.125 5+0.633 6 x

0.633 8

0.990 9

0.3%四霉素AS

4.532 3+1.246 3 x

2.373 0

0.984 0

48%肟菌·戊唑醇SC

4.631 5+0.666 2 x

3.573 8

0.976 9

50%嘧菌环胺WG

4.673 0+0.584 3 x

3.628 9

0.992 5

0.3%丁子香酚SL

4.037 1+1.716 7 x

3.638 5

0.991 1

10%苯醚甲环唑WG

4.291 0+0.491 4 x

27.716 4

0.981 1

5%己唑·四霉素ME

4.074 4+0.583 2 x

38.661 0

0.984 1

75%戊唑·嘧菌酯WG

4.162 7+0.464 7 x

63.341 1

0.953 3

2%氨基寡糖素AS

2.419 1+1.167 4 x

162.507 0

0.998 9

66.5%霜霉威盐酸盐AS

2.033 8+0.880 8 x

2 330.567 3

0.926 5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中29%吡萘·嘧菌酯SC、36%喹啉·戊唑醇SC、0.3%四霉素AS、50%嘧菌环胺WG、0.3%丁子香酚SL和48%肟菌·戊唑醇SC对猕猴桃叶斑病菌生物活性较好,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2.2  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见表4,供试药剂均对猕猴桃叶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的防效最好,分别为78.88%、77.9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0%嘧菌环胺WG、48%肟菌·戊唑醇SC、0.3%四霉素AS次之;0.3%丁子香酚SL的防效最差,仅54.19%。结果表明: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的防效较好,可用于田间防治猕猴桃叶斑病。

 

表 4  供试药剂对猕猴桃叶斑病的田间防效

供试药剂

有效成分用量/(g·hm-2)

病情指数

防效/%

29%吡萘·嘧菌酯SC

173.97

1.97±0.03 e

78.88±0.84 a

36%喹啉·戊唑醇SC

162

2.07±0.08 de

77.94±0.23 a

0.3%四霉素AS

3.42

2.88±0.09 c

69.17±1.63 b

50%嘧菌环胺WG

450

2.54±0.04 cd

72.87±0.82 b

0.3%丁子香酚SL

4.5

4.27±0.12 b

54.19±3.13 c

48%肟菌·戊唑醇SC

216

2.77±0.07 c

70.30±1.86 b

空白对照

/

9.38±0.42 a

/

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药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表同。

 

2.3  杀菌剂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不同杀菌剂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见表5,其中36%喹啉·戊唑醇SC处理的猕猴桃单果质量最高,平均单果质量达110.00 g,29%吡萘·嘧菌酯SC处理效果次之,其平均单果质量相对空白处理分别提高了22.22%和20.99%;处理之间果实纵径和侧径差异不显著,36%喹啉·戊唑醇SC处理果实横径最大,为56.20 mm,其次为29%吡萘·嘧菌酯SC处理,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果形上,50%嘧菌环胺WG处理果形指数最高,达1.76,其次为0.3%丁子香酚SL,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不同杀菌剂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猕猴桃产量。

 

表 5  杀菌剂对猕猴桃外观品质的影响

处理

单果质量/g

纵径/mm

横径/mm

侧径/mm

果形指数

29%吡萘·嘧菌酯SC

108.89±4.44 a

83.30±0.92 a

49.39±1.11 ab

40.41±0.42 a

1.69±0.04 a

36%喹啉·戊唑醇SC

110.00±3.33 a

85.35±2.88 a

56.20±1.96 a

39.317±0.94 a

1.52±0.01 a

0.3%四霉素AS

92.78±2.00 b

78.83±1.06 a

49.44±3.13 ab

39.90±0.30 a

1.60±0.08 a

50%嘧菌环胺WG

96.67±1.67 b

78.73±1.98 a

44.70±1.31 b

39.86±0.58 a

1.76±0.07 a

0.3%丁子香酚SL

95.00±0.96 b

80.10±1.61 a

46.79±0.86 b

40.22±0.75 a

1.71±0.04 a

48%肟菌·戊唑醇SC

96.67±3.33 b

74.98±8.34 a

48.83±0.58 ab

38.62±1.96 a

1.53±0.16 a

空白对照

90.00±5.10 b

77.07±1.82 a

47.66±4.38 b

39.31±0.83 a

1.65±0.17 a

 

3  结论

  随着近年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日益严重,猕猴桃叶斑病作为猕猴桃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化学农药仍作为田间防治的重要手段。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猕猴桃叶斑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并筛选出生物活性较强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生物活性最强,EC50值分别为0.182 6、0.633 8 mg/L,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田间防效分别为78.88%、77.94%,与蒋妮等研究的60%吡萘·嘧菌酯对罗汉果斑枯病EC50值为1.29 mg/L,防效88.44%,李公民等报道的36%喹啉·戊唑醇对水稻纹枯病450~600 mL/hm2的防效为68%~78%基本一致;0.3%四霉素AS、48%肟菌·戊唑醇SC、50%嘧菌环胺WG和0.3%丁子香酚SL室内生物活性次之,75%肟菌·戊唑醇、50%嘧菌环胺和0.3%丁子香酚田间防效与朱茂山、张伟、潘连富等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0.3%丁子香酚SL室内生物活性较强,而田间防效较差,可能与丁子香酚的作用机制、农药来源、田间环境有关。0.3%四霉素AS防效与刘宝生等试验结果相比偏低,可能与作用对象、管理对象及调查时间差异有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9%吡萘·嘧菌酯SC或36%喹啉·戊唑醇SC可以有效防治猕猴桃叶斑病的发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猕猴桃果实产量,田间施药注意药剂间的轮换交替,降低植株的抗药性风险。      (来源:《农药》2021年第4期)

 

农药快讯, 2021 (9): 29-30; 36.

tag: 猕猴桃、叶斑病、药剂筛选、室内分析、田间药效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444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