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全部
标题
内容
作者
首页
农药快讯
现代农药
新闻资讯
政策要闻
企业动态
海外市场
产品开发
会议信息
行业发展
新书推荐
关于我们
售前咨询-峰
售前咨询-汉
售前咨询-玲
售前咨询-量
售前咨询-霞
售前咨询-丽
售前咨询-乔
售前咨询-娟
公司地址: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
电话:025-8658114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药快讯
>
2014年第1期
>
综合信息
农药快讯:2014年第1期
文章:73篇
农药管理
科研成果
海外动态
会议报道
企业动态
综合信息
营销与策划
原料中间体
品种介绍
开发动态
农药讲座
农药论坛
农药登记
植保信息
病虫防治
杂草防除
药效试验
农资信息
剂型加工
如何管控农产品农药超限风险
作者: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刁春友
更新时间:2014-01-03
点击量:1496
多年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省农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少地区达到100%。但也有个别地方由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一些常用农药用量相对较大,农残超过国家规定限量的风险也要大一些。所以有必要采取管控措施,降低农残超限风险,以保证农产品质量。
一、农残超限风险较大的农药品种
使用量大和使用频率高的农药品种往往残留超限的风险较大。依照近两年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结合农产品上检出率综合统计,各类作物产品上农药残留超限风险大的品种有:多菌灵、毒死蜱、吡虫啉、吡蚜酮、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腐霉利等。不同作物上由于病虫害发生种类不同,常用农药品种有差异,而导致农药残留超限风险大的品种也有一定的差异。蔬菜上农药残留超过限量风险大的农药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多菌灵、腐霉利等;稻米上农残超限风险大的品种有吡虫啉、三唑磷、吡蚜酮、毒死蜱、多菌灵等;小麦上农残超限风险大的品种有多菌灵、吡虫啉、吡蚜酮等。
二、主要管控措施
推广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等农业措施可大大减轻许多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能替代化学农药的应用;科学用药能有效控制农药的使用。因此要降低农残超限风险,应采取综合措施,即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科学用药等集成配套措施。
1 农业方面措施
推广抗性良种可有效控制或减轻不少病虫害的发生,如水稻上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良种可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推广抗二化螟的品种可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高的淮南地区推广抗耐病良种,即使天气条件有利的年份,病情也要比感病品种低得多。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措施是控制多种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平衡施肥和合理水浆管理对一些病虫害如设施栽培蔬菜灰霉病和霜霉病、水稻纹枯病都有好的控制效果。
2 物理生物措施
近年来随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不少防治效果好、成本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物理防治措施有防虫网、诱虫色板等。生物防治措施有释放捕食性天敌、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特别是生物农药中的Bt和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由于剂型改进,有效期延长,运输成本降低,效果提升,在生产上应用面迅速扩大,可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的应用,降低一些农药农残超限风险。
3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核心内容是用对药种、用对药量、把握适期和安全间隔期,即两个用对和两个把握。用对药种即针对所发生的病虫种类尽量选用高效的药剂,而不是广谱或效果一般的药剂,如针对水稻稻飞虱应尽量选用吡蚜酮,而不是毒死蜱,这样不仅效果好而且剂量少,农残超限风险低。用对药量就是按推荐有效剂量使用,不要盲目加大使用剂量,如果任意加大使用剂量对病虫效果增加有限,但农药残留超限风险会大大增加。把握适期就是在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用药,把握适期用药可保证防治取得应有效果,减少用药次数,即事半功倍,如果不把握适期用药,防效可能很差,有时即使增加用药次数也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如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是扬花期,提前或推迟用药效果大大下降,即事倍功半或事倍功无。把握安全间隔期就是根据农药的降解速度,在农产品收获前一段时间用药,防止农药超限。不同农药在同一作物上或同一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降解速度是不同的,有机磷在水稻抽穗后的稻米上降解速度要比在处于营养生长期的蔬菜上降解速度慢得多,即有机磷在水稻上安全间隔期要比蔬菜上长得多。
农药快讯, 2014 (1): 18.
tag:
如何管控农产品农药超限风险
最近文章:
变了味的农资打假
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
氯磺隆等7种农药缘何被禁限用?
中央提出新的粮食安全战略
山东省2013年农药械市场概况及2014年市场需求预测
2013年农药制剂出口猛增
草甘膦环保核查最新进展
浙江丰利气流式涡旋微粉机破解纤维性、热敏性有机物料难以粉碎难题
广西田园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2农药成果拟授2013年度南通市科技进步奖
本文链接:
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3151.html
分享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