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农药工业利润增长,产成品库存减少,经营质量提高,由于国家环保要求趋严,部分企业生产受限,产能增长有限。2013年1~9月份,统计山东全省原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8.7%,利税12.58亿元、利润1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53.9%;应收账款30.01亿元,同比增长12.1%;产成品库存11.9亿元,同比减少6.8%;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杀虫剂原药3.66万吨,同比减少24.8%;杀菌剂原药0.29万吨,同比减少16.1%;除草剂原药18.72万吨,同比增长12.6%。制剂销售方而,杀虫剂、杀螨剂需求减少,市场低迷,除草剂市场相对较好。受农药原药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各大农药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增大。上游农药原药市场价格的上扬并没有如期传导至下游市场,基层市场出现低迷态势。
出口方面,农药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农药出口环境改善,出口形势好转,1~9月实现出口创汇33.08亿元,同比增长17.8%。出口创汇过亿的企业有7家。草甘膦、百草枯、莠去津、莠灭净、吡虫啉、啶虫脒等产品,出现了出口增长的喜人势头,小包装制剂出口形势良好。
一、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据对重点企业调查显示,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0家,其中11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19家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制剂企业参差不齐,特别是个别小型企业因资金匮乏、技术人员缺失无创新能力、产品品种较少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销售网络和渠道闭塞等,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面临转产或被收购局面。
二、除草剂产品产销两旺 除酰胺类除草剂产品市场平淡外,其他除草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攀升,销售形势良好,国际市场对除草剂的需求也在加大。如草甘瞵仍维持2012年以来的旺销势头,草甘膦原药价格最高达到3.8万元/吨;百草枯受印度吡啶反倾销、国际需求量加大等因素影响,价格一路攀升至2.1万元/吨(2012年同期为1.4万元/吨),同时由于受今年停产百草枯水剂的政策影响,经销商和农户争相囤积,也拉动了百草枯小包装制剂的销售;烟嘧磺隆价格由18万元/吨攀升至30万元/吨;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也受出口拉动。由于除草剂所占份额较大(占总产量的80.7%),带动整个农药行业稳步增长,除草剂原药和制剂企业生产和销售形势较好。
三、杀虫剂产品市场相对萎缩 因受2013年气温回升较晚,虫害较轻以及康宽(杜邦)、垄歌(日本农药)、福戈(先正达)、稻腾(德国拜耳)等国外高端杀虫剂产品冲击,杀虫剂市场相对低迷,价格仍然低位徘徊,产量同比下降,效益相对较差,仅有吡虫啉和啶虫脒受出口拉动影响保持旺销势头,吡虫啉和啶虫脒价格仍分别维持在15万元/吨和14.5万元/吨左右。由于杀虫剂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占总产量的13.1%),其产销下降对整个农药行业影响不大。
四、杀菌剂产品相对平稳 杀菌类农药去年的价格和2012年基本持平,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丙环唑等,价格变化不大,由于杀菌剂所占份额较低(占总产量不足2%),不会对整个农药行业产生影响。
五、进口产品份额持续增加 2013年农药进口量增幅在20%左右,且增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专利杀虫剂品种去年销售量和利润都创了新高。跨国公司2013年又加大了对杀虫剂的投放力度,比如先正达公司去年刚推出的锐胜30%噻虫嗪悬浮剂由于在水稻、花生上应用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已牢牢占领市场。又如杜邦公司去年在我国推出10%溴氰虫酰胺(倍内威)杀虫剂,虽然价格昂贵,但对作物茎叶和果实保护作用明显,受到市场推崇。有资料显示,外企品牌产品在我国水稻农药市场份额已占30%,在苏浙沪的水稻直播田已占到60%。国内高端杀虫剂,特别是防治水稻螟虫的水稻农药,已经呈现出进口农药主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