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发生多种叶斑病,常见的有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但近十多年来,一种叫做玉米灰斑病的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发病呈上升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它是由玉蜀黍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91年在丹东首次报道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生;2002年在云南省大理州报道了该病的发生,随后迅速发展成为云南省多地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此后,在我国四川省的雅安地区的一些县,从2007年来至今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且具有蔓延趋势。这种病害原来是在美国玉米产区发生,是一种次要病害,因在人工育种技术过程中,自交系逐步丧失了抗灰斑病的基因,从而在美国和非洲一些国家,灰斑病逐年流行起来。目前,该病已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南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值得引起注意。
症状识别 玉米灰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夏玉米一般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有褪绿的晕圈,以后沿叶脉方向扩展为长条斑或呈矩形,病斑灰褐色,后期病斑中间为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出现后虽然不大,但在叶片上可迅速连片而造成叶片枯死。如果春秋季连阴雨、寡日照,特别是在山区和高海拔玉米种植区,在低温、高湿等条件下,会造成玉米灰斑病的迅速流行和蔓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散发出大量传播侵染的病菌孢子。
侵染循环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源。该病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极易造成大范围流行和成灾。在连作和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时,最有利于该病的多发和重发,造成玉米叶片干枯。地势低洼,海拔较高的低温玉米种植地区,对其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而播期、种植密度及肥料等对该病发生影响不大。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对防治玉米灰斑病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选用兼抗几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途径。据农技部门对玉米抗灰斑病的抗性田间鉴定,目前大多数种植的玉米品种基本上为感病或高感品种,这种状况使玉米生产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从农技部门多年鉴定测试情况来看,适宜种植的抗性品种主要有:鄂玉26、川单29、山川907、北玉16号、红单3号、路单8号、海禾1号、海禾2号、绵单12号、南玉7号等。在种植抗性品种时,要合理布局,尽量规避生产风险的发生。二是农业防治。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散落的秸秆、杂草,耕翻灭茬,减少来年的菌源积累。在种植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保持田间的透风和光照条件。做到科学施肥,适期追施肥料,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比例,使植株生长健壮,长势均衡,以提高抗病能力。三是及时开展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加重和蔓延,而此时玉米植株高大,群体密度大,防治上带来了不少困难。并且灰斑病一旦流行蔓延时,再用药防治时不仅浪费成本,损失也无法挽回,防效甚差。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立足提前,显得更加重要。一般选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才好。可选用的化学农药有以下几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世高、思科)、25%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40%氟硅唑(福星)乳油等,任选其中一种对水45~50公斤喷雾防治,一般防治2~3次,间隔期为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