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高粱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家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常混杂在棉花、玉米、大豆、苜蓿、黄麻、洋麻、高粱及小麦等作物田间,与作物争光争肥,压制作物生长。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省,经防除,绝大部分疫点被铲除。目前只在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地的铁路及公路沿线有分布,尚未侵入农田危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秆直立,高1~1.5米,具匍匐根状茎。叶片阔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80厘米,宽1~4厘米,基部被有白色绢状疏柔毛,中脉白色且厚,边缘粗糙。圆锥花序,长10~50厘米,淡紫色至紫黑色,主轴粗糙,分枝轮生。小穗多数,成对着生。颖果倒卵形或椭圆形,暗红褐色,表面乌暗而无光泽,顶端钝圆;胚椭圆形,长为颖果的三分之二。
危害性 假高粱具极强的繁殖力、适应性及竞争力,一旦发生极难清除,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是玉米、大豆、棉花等秋熟旱作物田主要杂草,使作物减产15%~50%,同时为多种害虫和病害提供寄主。其花粉易与高粱属作物杂交,影响产量及品质。根的分泌物或腐烂的叶、茎、根等能抑制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妨碍农田、果园、茶园30多种作物生长。假高粱具有一定毒性,苗期和在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下体内产生氢氰酸,牲畜食用后会中毒。
综合防控 ① 检疫措施。假高粱在我国、我省仍属零星分布,但在进口粮及牧草种子中经常检出,应防止其继续从国外传入和在国内扩散,强化检疫措施,一切混有假高粱的商品粮不能用作种子,耍在指定的仓库储存,在指定的加工厂加工。加工中产生的残渣应集中烧毁,不准用作饲料。② 农业防治。根据假高粱根茎不耐高温、低温和干旱的特性,发生假高粱的作物田,可配合田间管理进行伏耕和秋耕,让其地下根茎暴露在高温或低温、干燥条件下被杀死。灌溉地区也可以采用暂时积水的办法,减少其生长和繁殖。少量新发现的假高粱,可用挖掘法清除所有根茎,并集中销毁。③ 物理防治。对混杂在粮食作物、豆类种子中的假高粱种子,应使用风车、选种机等工具汰除干净,汰除出来的残渣集中烧毁。④ 化学防治。可使用草甘膦、甲嘧磺隆等除草剂在假高粱出苗后至开花前喷药防除。假高粱的地下根茎能不断萌发。施药后有新的植株出苗需再次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