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风波的新节奏
作者:索 荣 更新时间:2014-11-01 点击量:1737

    有关转基因的风波一浪高过一浪,但近期其节奏及走向却有所变化。据海外媒体10月7日报道,美国农民已至少在5个州对瑞士转基因技术巨头先正达公司提出集体诉讼,要求其赔偿因中国退运造成的数十亿美元损失;10月8日,美国转基因巨头孟山都发布消息,截至8月31日第四财季净亏损1.56亿美元。而在国内,近期先是传出中国已经暂停一种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审批,原因是公众接受度低;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梳理各种信息可看出,国际转基因农作物的进一步发展遇阻,而国内呈现出发展自己的转基因技术、正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舆论导向。

 

美国农民诉讼先正达

 

    据路透社报道,10月3日,美国农民集体在玉米主产地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的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先正达公司2011年贸然向美国市场销售MIR162转基因玉米种子,但没有考虑到这种玉米未获主要买家——中国的进口许可。

10月8日,先正达公司发言人PaulMinehart称,该公司曾申请在中国种植MIR162转基因玉米,但后来中止了相关申请,把重点放在MIR162转基因玉米进口许可方面。目前先正达遭粮食公司嘉吉等方面起诉,后者指控其在未获得主要玉米进口国中国的必要许可前,就向美国农户销售MIR162转基因玉米种子。

 

    据报道,自去年11月起,中国开始退运包含有MIR162转基因成分的玉米,至今已退运至少125万吨美国玉米,造成美国公司和农民损失近29亿美元。而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出口到中国的美国玉米只有17.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85%。

 

    10月8日传出美国转基因巨头孟山都财报亏损的消息。截至8月31日第四财季,孟山都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22.02亿美元上升至26.3亿美元,净亏损1.56亿美元。该公司去年同期亏损2.49亿美元。

 

暂停新的进口审批?

 

    再来看国内,中国暂停一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审批,这是农业部首次将公众意见作为暂停转基因产品进口审批的原因。某行业协会一位官员称,此前如果农业部决定不批准新的转基因产品,可能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数据;但是今年的原因是考虑到社会的接受程度。中国占到全球大豆贸易的60%左右。中国目前允许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产品以及15种转基因玉米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饲料,而不是食品。

 

禁用非转基因广告词

 

    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对涉及转基因广告加强管理的函》(农办科函〔2014〕76号)),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审查。央视广告中心对于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审查做出如下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今年6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编印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科普读本,对于转基因安全性问题,该读本指出:“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均认为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广泛充分研讨后得出‘目前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的结论。”

 

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

 

    近期来自高层有关转基因的声音是: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转基因技术有争议、有疑虑,这是正常的。对这个问题,一是确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创新。也就是说,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推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稳打稳扎,确保不出闪失,涉及安全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不能把转基因农产品市场都让外国大公司占领了。

 

    记者以为,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传递了这样信号:在以中国为销售市场的美国转基因玉米受阻,一方面是来自舆论的压力颇大,大量进口的高度依赖并不是好事;而国内玉米面积和产量连年增长,消费自己的玉米带动国内经济更好;再者,从国内生物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必须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
农药快讯, 2014 (21): 19.
tag: 转基因风波的新节奏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453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