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同,氰烯菌酯为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主流杀菌剂大多广谱不同,氰烯菌酯更专注于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氰烯菌酯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在众多创制农药中独树一帜。其作用机理虽仍未明确,但从其与大多数市售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来看,其作用机理与众不同;初步研究推测,其作用靶标为肌球蛋白-5(myosin-5)。2007年底登记的氰烯菌酯,2014年实现了0.82亿元的销售额,有望成为国内继扬农氯氟醚菊酯(2012年销售额1.07亿元)之后,第2个迈入亿元方阵的创制产品。
对于氰烯菌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兄弟单位全方位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氰烯菌酯的优秀性能,展示了其对环境的友好态度,凸显了它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收获了用户和市场对氰烯菌酯的高度认可和可观回报。
国内创制农药约50个,而氰烯菌酯就这么“任性”,凭借其专注的特性将自己锻造成精品。
严峻的抗性现状呼唤新药剂的诞生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性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江淮流域、西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小麦扬花期遇雨极易流行。赤霉病不仅能引起小麦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而且赤霉病菌分泌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可致人畜中毒。
自1972年我国首次筛选出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抽穗扬花期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我国自70年代以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自1992年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等在浙江海宁市小麦病穗上检测到世界首例禾谷镰孢菌抗药性菌株以来,发现抗药性病原群体比例迅速上升,抗药性病原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华东地区已因抗药性而面临着多菌灵等现有杀菌剂对赤霉病防治失效的风险。
长期、单一、连续使用多菌灵,导致赤霉病菌对其抗药性持续上升,其抗性基因在染色体中稳定遗传,而且抗性菌株产毒能力更强。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杀菌剂来替代多菌灵或减少多菌灵的使用。
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已不在少数,主要包括苯并咪唑类、氰烯菌酯、咪鲜胺系列和三唑类等杀菌剂。其中氰烯菌酯因对镰刀菌特别是小麦赤霉病专化型有特效,并且能有效抑制赤霉病菌产生毒素而备受关注。氰烯菌酯的使用可以将赤霉病指数和霉菌毒素水平降低80%。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常见种传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主要靠带菌种子传播,发病率高,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达50%以上。
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在江苏省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发生程度也呈加重趋势,重病田块病株率超过35%。生产上主要采用多菌灵、咪鲜胺等浸种。然而,多菌灵因抗性问题对恶苗病的防治几近失效。咪鲜胺用作水稻浸种剂防治恶苗病亦已超过20年。研究表明,水稻恶苗病对咪鲜胺抗性风险较高,有些地区已产生中抗和高抗,甚至咪鲜胺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恶苗病菌优势群体。利用咪鲜胺浸种防控恶苗病存在很大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刘西莉教授认为,水稻恶苗病长期依赖多菌灵、咪鲜胺等浸种,已呈现出药效显著下降趋势,田间已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近几年,氰烯菌酯在防治水稻恶苗病方面已小试牛刀。研究表明,氰烯菌酯不仅能很好地防治水稻恶苗病,而且与多菌灵、咪鲜胺无交互抗性。
在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上,氰烯菌酯显然已表现不俗。
氰烯菌酯的理化性质
氰烯菌酯的化学结构式为:
氰烯菌酯的英文通用名为:phenamacril;IUPAC名为:ethyl (2EZ)- 2-cyano-3-amino-3-phenylacrylate;化学名称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试验代号为:JS399-19、JS399;分子式为:C12H12N2O2;相对分子质量为:216.23。
氰烯菌酯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原药含量≥95%。熔点(纯品):117~119℃。难溶于石油醚、甲苯等非极性溶剂,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
氰烯菌酯的毒性
1 哺乳动物毒性
对氰烯菌酯原药,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雄、雌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 mg/kg;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致敏强度为Ⅰ级,属弱致敏物。95.15%氰烯菌酯原药对S.D大鼠13周喂饲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雄性为每日 (44.10±3.04) mg/kg,雌性为每日 (47.01±3.07) m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呈阴性,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对25%氰烯菌酯SC,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雄、雌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 mg/kg;对眼、皮肤无刺激性;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总之,氰烯菌酯原药和25%氰烯菌酯SC均属微毒。
2 生态毒性
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25%氰烯菌酯SC进行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认为,该产品对蜜蜂、家蚕低毒,对鱼、鹌鹑等中毒,使用时注意对鱼和蜜蜂的影响。
鸟类:鹌鹑LD50(7 d)为321 mg/kg (体重)。鱼类:斑马鱼LC50(96 h)为7.70 mg/L。蜜蜂:LC50(48 h)为436 mg/L。家蚕:LC50(二龄)为536 mg/kg (桑叶)。
3 环境归趋
25%氰烯菌酯SC在小麦上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3 kg/hm2(有效成分0.75 kg/hm2)和高剂量(推荐量的2倍)使用,间隔期21 d,小麦籽粒残留量为未检出[(<0.003 mg/kg)~0.012 mg/kg];间隔期28 d,小麦籽粒残留量为未检出[(<0.003 mg/kg)~0.008 mg/kg]。间隔21 d,土壤残留量为0.233~0.486 mg/kg;间隔28 d,土壤残留量为0.085~0.311 mg/kg。氰烯菌酯在小麦上使用后21~28 d,收获的小麦籽粒中未检出药剂残留。
土壤降解作用:氰烯菌酯在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6~12个月,难降解;在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为3~6个月,较难降解。水解作用:在25℃时pH5、pH7、pH9条件下,水解半衰期均大于3个月,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较难水解。光解作用:在1,000 W氙灯光源下,氰烯菌酯在水中及在土壤表面均难光解。吸附作用:氰烯菌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均属较难吸附性。淋溶作用:氰烯菌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中的移动分配系数Rf值分别为0.39、0.27、0.27,在江西红壤具有中等移动性,在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属不易移动性。挥发作用:氰烯菌酯在玻璃表面(空气)、水相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难挥发性。生物富集作用:氰烯菌酯在鱼体中的BCF8小于10,为弱生物富集性农药。
氰烯菌酯的市场开发
氰烯菌酯是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也即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于1998年合成的对镰刀菌具有较高专化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特别是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活性,其作用机制新颖,对环境安全。许多该类化合物含有杂环,对杂草、害虫、真菌病原体、病毒和癌症等显示了杰出的防治效果。其中,氰基丙烯酸酯类除草剂为光系统Ⅱ(PS Ⅱ)电子传递抑制剂。
该产品2001年进入田间试验;2005、2006年,委托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湖南省农药检定所、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进行了25%氰烯菌酯SC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2008、2009年,委托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站、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25%氰烯菌酯SC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2007年,95%氰烯菌酯原药和25%氰烯菌酯SC取得临时登记(登记证号分别为:LS20072660和LS20072657);2012年,两产品取得了正式登记(登记证号分别为:PD20121636和PD20121670)。
根据2015年2月3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登记信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记了95%氰烯菌酯原药、25%氰烯菌酯SC(商品名:劲护)以及48%氰烯·戊唑醇SC(12%戊唑醇+36%氰烯菌酯;商品名:劲兴)。另外,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正式登记了20%氰烯·己唑醇SC(5%己唑醇+15%氰烯菌酯;商品名:实粒)。
氰烯菌酯的专利概况
氰烯菌酯已获6项中国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应用专利5项。这6项专利分别为:ZL01115593.0(CN1160318C,化合物专利,2001年5月8日申请),2-氰基-3-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农作物杀菌剂上的应用;ZL200410014097.8(CN1279817C,申请于2004年2月18日),含有化合物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杀菌组合物;ZL200410065145.6(CN100393211C,申请于2004年10月27日),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组合物;ZL200610125921.6(CN100435635C,申请于2004年2月18日),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ZL200710020277.0(CN101019536B,申请于2007年3月16日),含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ZL200810235717.9(CN101417962B,2008年12月4日申请),2-氰基-3-氨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