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发现,在发生的除草剂药害中,很多都是不慎使用2甲4氯引起的。它是一种激素型除草剂,主要表现为叶色反常变绿或黄化,生长停顿、矮缩、茎叶扭曲、心叶变形直至死亡,对农业生产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危害很大。现将2甲4氯对几种主要作物的药害症状介绍如下,以便正确加以区分,减轻危害。
水稻上的药害症状 在秧田误用2甲4氯,即使在三分之一正常剂量下使用,也会在秧苗2叶1心期出现明显药害症状。老叶黄化、茎秆褪色,新叶不能正常抽出,纵卷成葱管状半展开,剥开卷叶可见心叶扭曲成环状,茎基肿胀,秧苗次生根出现短而粗的现象,植株矮化畸形,严重时枯死。秧田发生这种药害后,应立即排水晒田增施速效氮肥。秧田可适当推迟移栽,以利缓解症状,恢复生长。
蔬菜上的药害症状 用2甲4氯喷雾处理葱蒜田的双子叶杂草容易出现药害,会造成葱蒜叶片扭曲。这类葱蒜田使用2甲4氯后,因洋葱、大蒜等葱蒜类蔬菜属百合科作物,对2甲4氯比较敏感,使用后会产生药害。目前,适合在洋葱、大蒜生长期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不多,改用果尔在葱蒜苗期喷雾,对多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葱蒜相对安全,施药后有时会在葱蒜叶上出现褐色药斑,一般在5~7天内消失,对以后的生长没有影响,但杂草草龄较大时,防除效果不理想。
玉米上的药害症状 玉米苗期不当使用2甲4氯,或2,4-滴丁酯等激素型除草剂,如用药过量或过晚,常会引起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卷曲,有的变成葱管状,雄穗很难抽出,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叶色浓绿,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严重的玉米田块玉米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即使是在适期内按允许用量喷药,如果药液喷到玉米心叶上,也可能造成药害,在高温天用药药害更严重,因此在玉米田施用2甲4氯,在合适时期按允许用量使用,最好用扁形喷头,顺行低空定量喷雾,减少药害。
棉花上药害症状 在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区,经常使用2甲4氯防除棉田杂草,但是棉花却对2甲4氯极为敏感,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问题,用喷过2甲4氯药液的喷雾器,不经彻底清洗就给棉田喷药,结果造成了药害。棉花受害叶片会变为白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受害棉田就有报废的危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受害棉花可喷施腐殖酸钠溶液解毒。将粒状50%腐殖酸钠先对少量水溶解,再加水配成3,0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药液量60公斤左右。要求喷洒均匀。或以同样方法将50%腐殖酸钠配成500倍液,进行植株灌根,每亩用量250公斤左右,喷药后3~5天,叶片就可恢复组织功能,由白色转为浅绿色,约一星期后痊愈。
油菜上的药害症状 油菜对2甲4氯很敏感,该药在土壤中的活性可达3~4个月,油菜移栽前不可使用2甲4氯灭茬。油菜等阔叶作物受到2甲4氯轻度药害后,喷施赤霉素等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但在油菜移栽前喷施2甲4氯,对移栽的油菜苗产生药害后,很难用药解救。一方面田间土壤中残留的2甲4氯药物较多,会对油菜产生严重药害,另一方面油菜根系会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2甲4氯,难以掌握赤霉素的使用时间和用药量(赤霉素用量过大时会使油菜茎叶过度拔长和生长瘦弱)。因此,对喷过2甲4氯的田块,最好毁耕重种小麦等对2甲4氯不太敏感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