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角颊木虱是我省龙眼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在龙眼嫩梢、芽、嫩叶或花穗上吸食为害,若虫在嫩叶背面固定吸食形成虫瘿,该虫还会传播龙眼鬼帚病。一年发生3~6代,每年3月份气温达15℃左右时,越冬若虫开始取食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虫交尾繁殖,每雌虫最多可产卵100余粒。龙眼角颊木虱每次发生盛期均与龙眼抽梢期相吻合,一年中一般有4~6月与9~10月2个高峰期,上半年重于下半年。
今年3月以来,气温回升迅速,龙眼春梢已开始抽发,虫口密度上升较快。福清市在渔溪、阳下、新厝等地果园监测,3月19日平均百梢若虫771~3,927头(去年同期3,970~4,720头),3月18日成虫开始出现,3月25日平均百梢成虫3~18头,4月1日平均百梢成虫20~108头,已进入成虫盛发期,预计若虫盛孵期在4月9~19日,比去年同代提早2~3天。仙游县3月26日调查,平均百梢虫量13头,百梢卵量105粒,虫瘿空洞率已达86.8%。同安区4月1日调查,平均百梢成虫303头,百梢若虫2,200头,百梢卵量2.0万粒。
4~6月气温适合,龙眼春、夏梢抽发,都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综合分析,今年我省龙眼角颊木虱将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各地应加强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果农抓住关键期及时防控。一是在第一代若虫盛发期及时选用安全、高效药剂防治,此时该虫发生较整齐,可有效降低全年虫口基数;二是在每次新梢抽发3~5厘米时,发现有角颊木虱为害应及时喷药保梢,7~12天后再喷一次,此时成虫集中在嫩梢上产卵,初卵若虫比例大且对药剂敏感。可选用25%氯氰·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20%氯氰·三唑磷乳油1,000~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雾防治,注意药剂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