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3.42亿hm2次,防治面积4.35亿hm2次。通过防治,挽回粮食损失715.5亿kg,较上年增加17亿kg,全面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为害,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失”的总体目标。
1 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成效
1.1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减损
2014年病虫害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粮食连续“十一连增”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针对春季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夏季华北局部地区东亚飞蝗和秋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稻区水稻稻瘟病的严重发生态势,防控工作积极主动,及时控制了危害,避免了大面积危害成灾。2014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6,173.33万hm2次,比上年增加269.59万hm2次,增加了4.57%,全年防治面积8,453.33万hm2次,比上年增加760万hm2次,增加了9.9%,挽回小麦损失1,630.09万t,比上年增加228.54万t,增加了16.31%。2014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9,420万hm2次,全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共计1.43亿hm2次,挽回粮食损失3,600.61万t。2014年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7,433.33万hm2次,全年防治玉米病虫害6,860万hm2次,挽回玉米损失1, 566.18万t。2014年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656.16万hm2次,全年防治面积637.24万hm2次,挽回损失227.16万t,比上年增加20.79万t,增加了10.08%。
1.2 重大病虫可持续治理
蝗虫的治理确定了以生态控制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应急化学防治为补充的蝗灾可持续控制策略。大力集成推广微孢子虫、绿僵菌等生物制剂和招引椋鸟等天敌保护利用技术,全面实施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生物与生态控制技术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局面,飞蝗暴发频率由平均1.5年1次降到局部偏重,点片为害,近6年未暴发蝗灾,蝗情得到明显缓解。小麦条锈病的防控遵循“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可持续治理策略。在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在条锈病越夏区压缩小麦面积、在秋苗主要发病区推广秋播拌种等措施,至2014年已连续10年将小麦条锈病的流行面积连续控制在350万hm2以内。针对水稻“两迁”害虫的暴发特点和迁飞规律,实施“华南稻区加强中、后期防控,减少迁出虫量;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压前控后;西南稻区适期防治;北方稻区强化后期防治”的分区防控策略,大力推广稻田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全面实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联防联控,有效减轻了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强度。
1.3 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自2007年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到2014年底,全国累计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超过980多个,核心示范面积超过1,666.7万hm2次,集成了84种农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绿色防控示范范围已从2006年的不足10个省扩展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农业部直接支持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从2007年的10个增加到2014年的200个以上。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作物涉及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涵盖了重要的口粮和大多数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防控害虫主要包括蝗虫、玉米螟等重大农业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已上升到6,667万hm2次,占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19.49%、防治总面积的15.33%。2014年带动全国超过420个单位创建绿色生产标准化基地760个,总面积840万hm2,带动农户1,803.8万个,对接龙头企业2,136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超过11亿元,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1.4 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2014年开展了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建立了218个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各地因地制宜集成了适宜不同作物、经济实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示范区降低化学农药用量20%~30%,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敌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平均节本增效150~200元/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存在薄弱环节
2014年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1)重大病虫防控的防治主体动力不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强度最大、用工最多、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或融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农村老龄化越演越烈。“谁来治虫防病”已成为制约重大病虫防控效率的重大难题。
2)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的基础薄弱,专业化组织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内生动力不足,推进的力度和应用的广度不够。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这些均为消费者和国家需求,但由于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尚未普遍建立,生产者动力不足。
3)新病虫、新情况不断出现,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机制创新不足。由于科研、教学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应用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不足,生产上新出现的病虫、新发生的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3 2015年病虫防控工作目标及展望
3.1 目标
2015年,确保“飞蝗不起飞成灾,境外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土蝗不扩散为害”,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不造成大面积危害成灾;粮食作物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是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首要目标。
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针对重点靶标,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力争在开发和完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方面有显著进展,形成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规程或标准;在主要农作物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力争超过6,667万hm2次。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提高2个百分点。科学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有所降低。
3.2 展望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植保部门要紧紧依靠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强有力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守土有责,防控及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级植保机构要切实落实重大病虫监测和信息调度、防控工作督导和区域间联防联控等工作制度。以蝗虫、草地螟、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黏虫和玉米螟等为重点,及时制定预案或防控技术方案,狠抓应急防控队伍建设,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支持,及时开展应急防控工作。针对重大病虫防控,要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逐步建立基层重大病虫防控社会化服务网络。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进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力争2015年在主要农作物上初步建立一批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一批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或标准。各地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落实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和示范展示工作。同时,认真做好油菜、苹果、番茄等作物的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展示工作。要确保每个示范展示区至少做到“五有”,即有“一个技术方案、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技术示范田、一套展示牌和一篇总结报告”,切实提高示范展示工作质量。强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创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以基地、作物、靶标害虫等为主线的多种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加强绿色防控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多层次、全范围的绿色植保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骨干,配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展示,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农民培训;重视绿色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从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全面强化绿色防控能力建设;重视绿色防控宣传工作,向社会大力宣传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综合效益,提高社会对绿色防控工作社会公益性的认知度,培育农民采用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的自觉性;促进社会公众对绿色防控工作的支持和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创造绿色防控工作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病虫防治补助资金,支持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工作。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生物农药补贴、蜜蜂授粉增产示范等项目都涉及病虫绿色防控,各级植保机构要主动参与实施,积极发挥作用,使这些项目区成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的展示平台。
1)培育实施主体是融合的前提。要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作为服务对象,及时组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做好绿色防控措施技术指导,提高主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尤其要做好实施主体与服务对象间的牵线搭桥和组织协调作用,要在登记备案、合同签订、效果评估、纠纷调处、安全用药等方面,加强对实施主体的管理与支持。
2)实施绿色防控技术路线是融合的关键。是否能集成经济、实用、简便的全程防控技术模式是融合成败的标志。要结合融合推进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作物为主线,适合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技术模式要融为一体、相互配套,成本适当、操作简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产业化推广是融合的保障。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建设融合推进示范基地,探索运行和补贴机制,展示实施成效。有条件的地方,要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三品一标”基地等拓展,努力扩大试点、示范规模。通过绿色防控产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引导企业与合作组织、生产基地有效对接;引导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或生产基地,促进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技术与物资结合、市场与品牌对接、部门和基地联合的绿色防控推广联合体,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产业化推广,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实现企业发展、农业获利、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