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市场前沿 我国创制农药登记提速
作者: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汪建沃 更新时间:2015-10-12 点击量:1202

    中国作为农药生产大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创制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有限,成为制约中国农药发展的第一大瓶颈。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等新形势变化,中国的农药行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加快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成为我国农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今年来,自主创制农药登记明显提速,截止8月底,已有苯醚菌酯、氟醚菌酰胺、环氧虫啶、氟唑活化酯等4种原药和5个相关制剂获得登记。

 

    8月28日,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的98%苯醚菌酯原药、10%苯醚菌酯悬浮剂分别获得农药正式登记。苯醚菌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和禾田化工经过10年潜心研究开发而成,这是浙化院第一个获得正式登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新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7月30日,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的98%氟醚菌酰胺原药、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40%氟醚·己唑醇悬浮剂分别获得农药临时登记。氟醚菌酰胺是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于2010年创新合成的一种新型含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获得国家一级发明专利。

 

    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许辉指出,氟醚菌酰胺对病菌的无性繁殖过程、细胞膜通透性和三羧酸循环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杀菌谱广、毒力高的特点。其作用于真菌线粒体的呼吸链,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作用由母体活性物质直接引起,没有相应代谢活性。中农联合此次获登的创制化合物氟醚菌酰胺与巴斯夫的氟唑菌酰胺以及拜耳的氟吡菌酰胺均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结构上均含有活性较高的氟原子,但在杀菌谱上较之同类产品活性更高、专一性更强,是为山东省农药工业争气的产品。

 

    4月17日,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的97%环氧虫啶原药、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分别获得农药临时登记。环氧虫啶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创制的一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属于高效低毒绿色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根据多地药效试验,环氧虫啶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高效,对甘蓝蚜虫和黄瓜蚜虫也有良好防效,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兼防效果,对棉田烟粉虱活性显著高于吡虫啉。另外,其蜜蜂毒性也显著降低,且对吡虫啉抗性害虫高效。

 

    4月16日,江苏省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的98%氟唑活化酯原药获得农药临时登记,4月20日,该公司的5%氟唑活化酯乳油也获得农药临时登记。氟唑活化酯同样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创制开发的一种新农药产品,属于新型植物诱导抗病激活剂。其本身没有杀菌活性,而是在活体植物上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对侵染病菌的抗性。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指出,在国家创新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农药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情,创制农药品种接连获得农药登记,此举有利于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药工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新闻快评

农药行业的出路在创新

 

    今年来,在举国上下“双创”高潮迭起的新常态下,我国农药行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产学研结合不断传出捷报,创制农药品种不断获得登记,实在可喜可贺。

 

    互联网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泛化特征愈加明显,只有牢牢抓住机遇,推动科技与“双创”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能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引领行业做大做强。创新是中国农药行业的出路,也是中国农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农药制造大国,但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等矛盾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瓶颈。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而农药创制是引导中国农药未来的潮流。那么,如何在当下水平参差不齐的农药制造业内部推进农药创制与绿色发展相融合?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结合,通过绿色化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绿色化、智能化道路;全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在技术路线上,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创新之路。

 

    实践证明,农药企业科技人才缺乏、创制能力薄弱等已经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思维创新、观念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无疑是引导中国农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一条捷径。

 

农药快讯, 2015 (19): 30.

tag: 创制农药  登记  苯醚菌酯  氟醚菌酰胺  环氧虫啶  氟唑活化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042.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