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5年第23期
  文章:54篇
吉林省玉米螟生物防治及研究现状
作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启云 更新时间:2015-12-08 点击量:1186

  吉林省位于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玉米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口量、外调量最多的省份。2014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为396.1万hm2,总产量达到了353.28亿kg,单产超过了每公顷7,057.5 kg,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粮食单产首位。


  亚洲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是为害吉林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常年危害损失率达10%以上,重发年份甚至达20%以上,具有发生广、区域大、危害重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螟每年均呈中等偏重发生的态势,被称为吉林省的“省虫”。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省开展玉米螟生物防控的研究,是全国较早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省份之一。自2004年以来,连续12年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开展大范围玉米螟的绿色防控,累计投入财政经费51,251万元,累计推广应用赤眼蜂、白僵菌防治玉米螟面积达1,755万hm2。其中,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1,499万hm2;应用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面积256万hm2,累计挽回玉米损失可达89.4992亿kg,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应用,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提升了玉米品质。这是全球范围内生物防治史上的一项创举,目前,这一政策仍在稳定持续推进。


  尽管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生物防治是系统性和整体性比较强的民生工程,在组织方式、研究方法、实施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应用生物防治的手段对玉米螟等害虫进行绿色防控还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与推广。


  1  针对玉米螟、大斑病、黏虫等玉米重大病虫害,筛选抗性资源,培育抗性品种并推广种植。


  2  随着气候变化、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变革,搞清楚玉米螟种群多样性、发生规律变化趋势,实现中长期及短期的玉米螟发生精准测报。


  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探索天敌—玉米螟—玉米三者之间的生态适应关系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4  进一步开展松毛虫赤眼蜂蜂种改良、提高寄生率、生产工艺的优化,通过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杂交,提高其寄生专一性;开展白僵菌菌种改良、新种植模式下的配套新剂型研制与应用;白僵菌、赤眼蜂、Bt及化控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5  探索玉米螟、大斑病、黏虫等玉米重大病虫害的联合防控。


  6  强化玉米螟生物防控的制度保障,探索“政府+企业+统防统治组织”推广模式;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农作物绿色防控管理条例”,以条例和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绿色防控有法可依。

 

农药快讯, 2015 (23): 46.

tag: 玉米螟  吉林  生物防治  赤眼蜂  白僵菌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31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