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作者:任 竹 更新时间:2016-01-27 点击量:8559

  小麦药害主要来自于除草剂危害,用药不当时常使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外部形态出现畸形,应注意预防。


  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  ① 异丙隆。过量使用会使叶片发黄,并使麦苗抗寒能力迅速降低。麦田施药后如果短期内遇低温霜冻天气,麦苗易受冻,出现“冻药害”现象,受害麦苗叶片枯黄、失水萎蔫,生长受抑制,严重的整株死亡。如果小麦播种过迟,麦苗生长量小,植株抗寒抗冻能力差,施用异丙隆后遇低温会加重“冻药害”发生。② 唑草酮。受害麦苗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发黄,并出现白色灼伤斑。多数受害麦苗会在药害症状出现1周左右迅速抽生新叶并逐渐恢复生长,对最终产量影响较小,但部分受害严重田块中的弱小苗会出现死苗现象,不同程度影响最终产量。③ 甲基二磺隆。受害麦苗叶片发黄,生长受抑制,严重的干枯死亡。造成小麦甲基二磺隆药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施药前后环境条件不良。在霜冻、渍涝、盐害、病虫害等可能造成小麦生活力下降、生长受抑制的不利环境条件下施药,均容易加重甲基二磺隆药害,导致小麦显著减产。在小麦拔节后施药或超量施用,也容易造成药害。④ 2甲4氯。小麦4叶期以前施用2甲4氯容易出现药害,形成葱管叶;小麦拔节后用药,容易造成后期叶片葱管状卷曲和穗畸形。⑤ 精噁唑禾草灵。受害麦苗常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受抑制等症状,严重时叶片枯死,并影响最终产量。⑥ 乙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用量过大或喷药浓度过大,特别是在低温期施药,容易产生触杀性灼伤斑,致麦叶发黄,影响麦苗生长,可引起弱小麦苗死苗。


  补救措施  ① 清水喷淋。喷施除草剂后产生药害,发现早的可在喷药后迅速对受害植株喷清水3~5次,尽量将植株表面的药物洗去,减少药液在叶片上的残留。对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生石灰水或0.2%碳酸钠溶液喷洗小麦,解除药害。② 增施肥料。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小麦恢复能力,尤其对受害较轻的幼芽、幼苗效果明显。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小麦生长,有利于减轻药害。如将赤霉酸、芸薹素内酯等药与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喷,有利于促进受害麦苗尽快恢复生长。③ 及时查田补种。对受药害严重,造成小麦死苗或不能拔节和抽穗的地块,要及时毁种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将药害损失降到最低。

 

农药快讯, 2016 (2): 64.

tag: 药害症状  补救措施  异丙隆  唑草酮  甲基二磺隆  精噁唑禾草灵  乙羧氟草醚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530.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