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6年第7期
  文章:71篇
春耕时节把脉新型肥料市场
作者:北京华通纵横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杨益军 更新时间:2016-04-12 点击量:1828

  2016上海新型肥料会期间,国内外的肥料龙头企业纷纷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的企业风采。诸如金正大、海大生物、辽宁鑫阳、田本农化、明月海藻、河北萌帮、上海芳甸、浙江奥复托、汉枫缓控释等企业纷纷展示新型肥料产品,企业预借大会之机,继续巩固或打开春耕乃至全年的新型肥市场;从经销商反馈的信息来看,春耕市场已经启动,大肥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略降,新型肥料需求增多,目前春耕市场上供应的新型肥料品种、功能繁多齐全;在新型肥料需求中,大约45%用于粮食作物,55%用于蔬菜、经济作物和其它方面;从种植户反馈的信息来看,用一句通俗话来说新型肥料,“不看广告,只看疗效”,对于高端价位的新型肥料,种植户接受意愿不高,因此企业对于新型肥料的结构理应不断作出调整,使其产品的性价比逐渐转向大众化。另外,2015年我国化肥冬储启动晚,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造成社会库存水平低,化肥低库存是今年春耕特有的利好因素。据供销社统计,全国供销社系统氮肥库存同比下降200万吨,降幅达20%,系统外的流通企业可能下降幅度更大,库存不足可能会成为今年春耕时节新型肥料市场的一个机会。

 

    根据大数据测算,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约为30%,而化肥使用量仍然逐年增加,而化肥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一致徘徊在40%左右。根据历年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的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呈现环比下降。从2015年行业利润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复混肥、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肥料同比实现增长,其它种类肥料利润都在下降。笔者认为,发展新型肥料行业,是化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之一,也是国家化肥产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由趋势。

 

新型肥料企业竞争情况

  目前,我国新型肥料市场正处于发展势头上升的阶段,新肥企业快速增加,从事新肥研究的科研机构也已超过100家。全国范围来看,企业集中度比较高,呈现区域化特点:一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二是有机肥资源丰富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在新型肥料行业中,发展步伐较快的属缓释/释肥,此类新肥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初步实现,行业中既有像金正大、史丹利送样的品牌化大型企业,又有一些初出茅庐但研发发展潜力很大的中小型企业。山东金正大集团主导产品有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及其他新型肥料,年生产能力600万吨。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0.89%,实现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8.24%。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公司的竞争优势。2015年金正大斥资4.3亿元,建设服务中心,设总部和100个区域分部,形成覆盖面广、提供配套服务的农资产业“4S”店;2016年企业增资香港金正大,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并购,公司决定对香港金正大增资7,000万美元,对其投资总额增加至8,000万美元,出资610万欧元收购EKOMPANY的资产(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商标、专利、存货等),金正大通过本次收购,将快速获得了欧洲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同时利用其当地渠道和客户资源,进一步打开公司核心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迈出欧洲市场开拓的重要一步,公司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后期公司仍将通过自建、合作、并购等多种形式继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实现生产和销售网点的布局,开拓全球市场空间。史丹利以高塔复合肥、生物肥及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为主导产品,具有年生产520万吨的生产能力,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0.47亿元,同比增长24.64%;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25.26%。目前各类新型肥料企业在生产、销售、研发方面各有强项,企业根据自身优劣势,制定的市场战略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河南莲花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氨基酸有机肥为主;湖北汇丰肥业有限公司以生产生物有机肥闻名;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腐殖酸肥料,专业生产19年等。

 

我国新型肥料市场结构以及需求预测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型肥料生产企业约为7,000家,规模以上企业仅6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新型肥料品种达到5,000多个,新型肥料的产量为3,300万吨,应用面积达7亿亩左右。整个新型肥料产业以年平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实现生产总值近900亿元,2015年行业利润规模在12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15%,预计2016年行业景气度仍有上升的趋势。

 

表1  2015、2020年我国新型肥料市场结构以及需求预测

因素

供应(万吨)

应用面积(万亩)

增产粮食(亿公斤)

年份(年)

2015

2020

2015

2020

2015

2020

缓释肥料

220

250

9,900

12,000

20

25

增值肥料

100

2,500

9,000

22,000

10

6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700

1,400

21,000

30,000

40

60

商品化有机肥料

1000

1,200

3,600

4,000

10

12

微生物肥料

1,000

1,300

20,000

35,000

40

55

水溶肥料

310

600

3,000

15,000

40

60

合计

3,330

7,250

66,500

11,800

140

272

数据来源:北京华通纵横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处处长辛景树表示,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产品推广应用,必须按照“精、调、改、替”的技术路线,深入推进测土配方,加快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产品推广应用,示范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施肥、叶面喷施和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施肥方式,对减少化肥用量,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已扩大到全国27个省的30多种作物,覆盖了各种粮食及主要农作物。所以缓释肥料将迎来发展良机,预计到2020年我国缓释肥料将达到250万吨,年增长率为4%~5%,推广面积将达到12,000万亩,届时增产粮食25亿公斤。

 

  增值肥料方面,我国化肥增值产业技术经过3年的发展,2015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投放增值尿素50余万吨、增值复合肥30余万吨、增值二铵10余万吨,推广面积4,000万亩,增产粮食30亿公斤。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荣誉理事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刘淑兰表示,增值肥料将成为中国肥料发展的新常态,到2020年发展1,000万吨增值尿素、1,000万吨增值复合肥、500万吨增值二铵,届时增产粮食60亿公斤。

 

  我们知道,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二者结合可以将氮肥的吸收率提高到40%~45%。如果将有机—无机做成颗粒状,氮肥吸收率可以显著提高,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条途径,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效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多元化,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求;长缓化,更大限度控制养分释放周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有机—无机肥料将达到1,400万吨,推广面积30,000万亩,届时增产粮食60亿公斤。

 

  和传统积造的有机肥相比,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有减少占地面积、缩短发酵时间、省时省力、便于运输和存储等显著优点,因此应鼓励企业新建、改建、扩建有机肥厂,有效地拉动有机肥料商品化进程,大大促进有机肥料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商品化有机肥料将达到1,200万吨,推广面积4,000万亩,届时增产粮食12亿公斤。

 

  据统计,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1,000万吨,产值200亿元。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微生物产品达2,700个,累计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我国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更是打进国际市场,30个产品年出口量近20万吨。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秘书长张小彪认为,微生物肥料已成为肥料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是中国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业部发布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下,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将迎来广阔的空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微生物肥料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推广面积35,000万亩,届时增产粮食55亿公斤。

 

  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院长周振民表示,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和传统浇水施肥相比,节水达到5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90%,全国9亿亩灌溉面积中约有8亿亩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但目前水肥一体化应用的比例仅3.2%,水肥一体化的前景大有市场可挖,未来几年,硝基复合肥、尿素硝铵溶液(UAN)、硝酸铵钙等水溶性良好的氮肥产品将成为市场的热点。目前已登记水溶肥产能达到700多万吨,实际产量310万吨。金正大、鲁西、芭田、天脊、云天化、心连心、晋开等大型化肥企业陆续上马水溶肥项目,到2020年,全国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5,000万亩,届时增产粮食60亿公斤。

 

  总之,根据数据测算,目前新型肥料市场占化肥整体市场已经超过10%,预测到2020年新型肥料市场占化肥整体市场将达到20%,显示了新型肥料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诚然,我国新型肥料市场方兴未艾,但其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还不成熟,应用效果不稳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试验证明,市场上也鱼龙混杂。有些企业以新型肥料为名,夸大功效,炒作概念,误导消费者,影响了农民正常购肥、用肥行为。可是以水溶性肥料、缓控释肥料和各种专用肥为代表的新型肥料销量稳步增长,表现出较高的盈利水平,特别是在我国面临比较严峻的化肥使用过量问题,传统氮肥等存在产能过剩的窘境,以及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的背景下,新型肥料因其更高的利用率和环保特性将迎来更广阔的需求空间。

 

农药快讯, 2016 (7): 59-60.

tag: 新型肥料  复合肥  缓控释肥  水溶肥  金正大  史丹利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89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