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展草莓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工作
作者:浙江省农药检定所 更新时间:2016-05-16 点击量:1344

  根据省农业厅统一部署,近日省农药检定管理所副所长徐永带队赴我省草莓主产区衢江、金东进行草莓质量安全生产检查和技术指导。检查组一行听取了当地的工作汇报后,实地查看了4家草莓生产主体、3家蔬菜生产主体和3家农资经销点,主要检查生产主体的安全用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清洁化生产和产品自检情况以及农资经销点的经营许可、信息化管理和农资经营情况。通过督查进一步强化各地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和主体质量安全意识,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安全。

 

  督查中发现草莓采收后期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① 气温回升有利于病害发生。受去年持续阴雨寡照和今春冷热频繁交替天气影响,各地草莓后期灰霉病、白粉病两大病害发生仍较重,部分田块发现蜗牛、蛞蝓等危害果实。随着温度回升,草莓蚜虫、叶螨、蓟马等小型害虫危害将加重,草莓上用药防治在所难免。② 病虫防治用药需求大与合法登记农药少的矛盾突出。目前生产上农民用于草莓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多,而草莓上已登记的农药产品甚少,主要集中登记防治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在叶斑病、炭疽病、蚜虫、蓟马、红蜘蛛等病虫防治对象上几乎无登记农药,导致生产上紧缺“合法农药”,生产指导部门难以推荐药剂,农民选药用药难,影响草莓病虫害安全防治。③ 部分散户莓农不合理用药。农药使用不规范,用药记录台账不健全,农药与食品混合储存等问题仍存在。一些莓农喜爱使用烟熏剂,这些烟熏剂产品常检出隐性成分,有些甚至添加高毒高残留禁限用农药,对草莓质量安全威胁较大。

 

  草莓安全生产要念好“药”字诀,实现“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一是加快草莓用药登记进程,确保“有药用”。2012—2016年,争取省财政投入700多万元,专项扶持草莓病虫防治药剂筛选,登记试验及推广应用。目前已有一批产品完成了登记试验,可用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及蚜虫、叶螨等主要病虫防治。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解决草莓病虫防治上缺药少药的难题,满足草莓安全生产基本药物需求。二、加强宣传,引导莓农科学选药用药。优先选用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伊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等已登记农药和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推荐药剂,不推荐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和国家禁止在草莓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规范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及时回收废弃包装物,实现安全清洁生产。三、加强草莓质量抽检和农药隐性成分检测。在草莓采收前后开展草莓质量安全抽检,提出加强以控制农药残留为主的质量安全监管和强化科技支撑的对策措施。同时重点抽检添加禁限用高毒农药和添加隐性成分的农药产品,保障草莓用药安全。

 

农药快讯, 2016 (9): 64.

tag: 草莓  吡唑醚菌酯  啶酰菌胺  枯草芽孢杆菌  乙基多杀菌素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01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