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分别发布水稻二化螟和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各地水稻二化螟调查监测结果,结合虫源基数、化蛹羽化及气象、栽培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水稻二化螟在哈尔滨、绥化等主要发生区为中等发生,局部蛾量较大、落卵量高的地块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区域有继续向东、北扩散的趋势。
防治建议:
(1)农业措施。将枯鞘、枯心、枯穗等二化螟的被害株及时拔除,减少虫量,并防止幼虫转株为害。
(2)物理防治。在村屯周围稻草集中堆垛附近,设置投射式杀虫灯,或在稻田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
(3)药剂防治。田间调查枯鞘株率达2%以上时,及时用药防治,视发生程度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化学药剂可用90%杀虫单可溶粉剂50~60克/亩,或98%杀螟丹可溶粉剂40~60克/亩。生物药剂可用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100毫升/亩,或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100毫升/亩。
根据近期各地田间监测调查情况及栽培、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等马铃薯主产区将偏重发生,发病高峰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
防治建议:
(1)中心病株处理。当发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时,要连根将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或销毁,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喷施霜脲·锰锌或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药剂进行封锁控制。
(2)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确定田间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降雨多、连雨天,温度18~22℃,相对湿度90%以上,感病品种田应增加施药次数,间隔5~7天。治疗型药剂应与保护型药剂配合应用,且同一类药剂不能连续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推荐使用以下药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或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3)收获前预防块茎感病。马铃薯收获前2周进行杀秧,把茎叶清理出田外集中处理。杀秧后地表喷施一次霜脲·锰锌或醚菌酯预防块茎感病,选择晴天收获。
建议采用机动式弥雾机施药,应针对叶片背部均匀喷雾;也可利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进行喷雾防治,喷药后8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喷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施药,注意用药安全。
农药快讯, 2016 (14):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