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服务与农户体验 助力农资营销变
作者:沈祥丰 更新时间:2016-09-19 点击量:1480

  弹指一挥间,上半年已经过去,对很多农资企业来说,本财年的大局已定。对于惨淡经营的尴尬,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感慨,更不能成为怨妇。因为我们还有下半年,还有来年。时间不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再出发!在行业混沌期,作为企业掌门人的老板,要引导企业进行有效折腾,在产品力、终端表现力、专业服务力上下足功夫,并通过不断聚焦,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何谓成功的农资营销?

  营销即“赢销”,那么成功的农资营销需要哪些因素呢?我认为成功的农资营销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就是顺势而为。“顺势”的过程是营销战略梳理的过程,包括“分析竞争形势、研判行业趋势、审视自身态势、发掘核心优势、再筑市场胜势”等关键动作,其终极意义是让企业“在最佳的时间窗口做最出合适的选择,并用最恰当的方法保证战略落地”。


  所谓“地利”,就是“接地气”。即企业所有的策略、动作都与战略匹配,都具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具体说就是五个“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作物解决方案本土化、人员本土化、推广方式本土化、技术服务本土化。


  所谓“人和”,就是企业与营销团队、客户结成价值观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构筑具有系统服务能力的统一战线。


  业绩低迷,经营惨淡,徘徊不前,我们通常会归罪与外,诸如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等,其实,我们应该回归到企业内部,审视一下“人”的因素,做得好,是因为“人”;遭遇尴尬与无奈,也是因为“人”的不给力。也就是说,人既可以成为企业最具活力的要素,也极有可能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一块“天花板”。


农资产品:"更多、更好"不如"与众不同"

  目前农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多维竞争的格局,如果竞争降至一维,唯有产品。未来的产品机会首先是品类机会(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种子处理剂、杀线虫剂等),然后才是品牌机会,品类是“风口”,品牌是“风口”上的“猪”。在产品资源存量超大、同质化程度极高的农资市场,宣传“更多、更好”远不如“与众不同”更具杀伤力。“更多、更好”依然是在红海里煎熬与挣扎,而“与众不同”则是在蓝海里畅游。“物以稀为贵”,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你的产品有了“与众不同”的价值,你就拥有定价权。在很多时候,定价与企业的成本无关。价格战的本质不是低价,而是性价比。


  对企业而言,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来自于农户选择的“暴力”,如果农户选择了你,你的付出就转化为绩效;如果农户没有选择你,你的付出就是成本与风险。在“种植者主权”崛起的时代,农户对市场的驱动力远远大于渠道驱动力。当下的农资市场,既存在宏观供大于求的无奈,同时又存在微观供不应求的契机,因此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解决企业提供的产品(方案)与农户需求的错位问题。农资营销的本质就是要理清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并由“弱关系”向“强关系”转换,即由“信息”层面上升为“信任”层面,再由“信任”层面上升为“信仰”层面。在基于作物的种植者细分时代,农户对“组织”充满渴望与期待。未来,谁能够对农户实现组织化管理,谁就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技术营销VS营销技术

  技术营销也叫解决方案销售,其本质是顾问式营销。而农资行业的特殊性和基本属性(专业化产品、非专业流通、非专业使用)决定了技术营销大行其道的必然性。在大农户崛起的种植者主权时代,技术营销成了破局红海市场的利器,是产品(方案)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其满足了农户最本质的诉求。


  技术营销的前提条件是团队的专业化,因此企业在重视技术营销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营销技术的研发。技术营销解决“为什么买”的问题,营销技术解决“如何卖”的问题。营销技术不是本山大叔卖拐式的忽悠,不是将鸡爪压平当鹅掌卖的雕虫小技,更不是将梳子卖给和尚的荒诞逻辑。它将产品定位、渠道模式、价格策略、销售促进工具融为一体,成为区隔对手、解决竞争的方法论。


  好的农资营销一定是技术营销与营销技术的完美结合,两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如何做好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我们常常遭遇“产品价值”与“农户感知价值”不匹配的尴尬,使得我们精心打磨的产品在终端表现很苍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要让农户感知“产品价值”,其要义是农户有良好的价值体验,让其觉得很“爽”。因此,要实现“产品价值”与“农户感知价值”的动态平衡,以下3个关键动作不可或缺:


  一是通过农户购买前的推介,吊足其“胃口”。很多企业非常重视田间示范推广与药效观摩,但忽略了研发实力(研发平台、专家能力、核心技术)的推介。事实上,展示研发实力可以让农户形成“产品价值”评判的框架与标准,以此影响“农户感知价值”。如明德立达对“教授及硕博研发团队、专家顾问团队、国际一流的微胶囊研发生产体系、进口助剂的选择、悬浮剂三精工艺、现代化生产基地及品控管理、产品质量参数、应用效能研究、专利成果”的推介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民企产品的偏见与认知。


  二是通过农户购买过程中的体验,让农户成为“大爷”。农户购买农资产品的触点是零售店。终端店面的生动化(高品质农产品、作物丰收场景的勾画、解决方案的展示、夺人眼球的产品陈列、产品的差异化演示)既是农户体验“产品价值”的有效工具,又可以营造产品(方案)流行的浓烈氛围。终端营销的要义就是打造一种场景,这个场景是让农户“置身其中、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场景,是让农户形成购买决策及购买快感的场景,是让农户有优越感及被尊重感的场景。


  三是通过农户购买后的专业化服务,升华企业与农户的信任关系。产品到了农户手中,不是营销工作的终结,而是营销工作的开始。接地气的专业化服务,不仅可有效转化产品价值,而且还可以强化“农户感知价值”,打造产品在农户心智当中的美誉度,保障产品的畅销与长销。

 

农药快讯, 2016 (17): 23-24.


tag: 赢销  天时  地利  人和  品类机会  品牌机会  技术营销  产品价值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58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