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进入为害高峰期 全面防控技术保蔬菜无忧
作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常晓丽 袁永达 王冬生 张天澍 滕海媛 更新时间:2017-06-13 点击量:1477

  2017年5月18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害虫防治课题组成员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现已明确设施蔬菜尤其甘蓝害虫小菜蛾已进入发生高峰期,各农业合作社或农业种植者请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小菜蛾,又名小青虫、两头尖、吊丝虫等,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之一,其主要以幼虫可在十字花科蔬菜的整个生育期危害,其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易产生抗药性,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及质量。

 

1  发生现状

  小菜蛾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寄主可多达40余种,主要包括甘蓝、青菜、花椰菜、大白菜、油菜、塔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对甘蓝、花椰菜为害尤其严重。

 

  小菜蛾在我国所有省市均有发生,1990年小菜蛾发生面积为14.67万公顷,到2014年发生面积为213.33万公顷。我国小菜蛾在北方呈季节性分布,而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小菜蛾周年发生,繁殖速度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严重,常年危害蔬菜生产。

 

2  发病症状

  成虫将卵产在叶的背面,初孵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半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叶片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大大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发生时可减产90%以上,甚至绝收。

 

  据统计,小菜蛾幼虫各龄期食量差异很大,1龄、2~3龄、4龄幼虫食量分别占整个幼虫食量的3%、19%、78%。因高龄幼虫比低龄幼虫抗药性强,因此,防治小菜蛾以3龄前幼虫为主。

 

3  发生规律

  我国从北向南小菜蛾发生世代依次增加,东北地区一年发生2~3代,华北5~6代,华南地区包括海南20代以上。小菜蛾在北方主要以蛹越冬,南方各虫态均能越冬。我国小菜蛾始盛期从南向北逐渐推迟,小菜蛾在海南地区的始盛期一般在2~3月份,东北地区6~7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下半年各有1个为害高峰。

 

4  综合防控技术

4.1  化学杀虫剂

  虽然小菜蛾的综合防治策略在不断优化和提高,但杀虫剂使用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手段。由于对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尤其在热带地区,小菜蛾常年处于药剂胁迫之下,导致其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地相继报道了小菜蛾对农药产生抗性的情况。到2014年,小菜蛾己对至少92种杀虫活性成分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磷、有机氯以及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尹艳琼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在我国云南地区采集的小菜蛾的阿维菌素抗性倍数甚至高达5,000倍。鉴于小菜蛾抗药性发展速度之快,因此,克服或延缓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成为防治的首要任务。

 

  目前,防治小菜蛾较好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丁醚脲、氟啶脲等,这些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取得更好的防效。

 

  有研究表明,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小菜蛾时,采用较小雾滴体积中径和较高药液浓度喷雾,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施药量。因此,科学精准用药,可有效降低农药和水的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2  生物杀虫剂

  一直以来,防治小菜蛾以化学杀虫剂为主,由于化学杀虫剂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生物农药逐渐被研发、推广和应用。对小菜蛾有防治效果的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

 

    目前使用面积最大、防效最显著的抗生素农药包括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对小菜蛾有防治效果的真菌类微生物有白僵菌、绿僵菌等,细菌性微生物有苏云金杆菌,病毒性微生物有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对小菜蛾效果较好的植物源杀虫剂主要有茚虫威、苦参碱、印楝素等。

 

4.3  诱芯

  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信息素的组分和所含的比例已经非常清楚。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小菜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合成、剂型和田间使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推出了多种产品。

 

4.4  寄生性天敌

  小菜蛾寄生性天敌有菜蛾盘绒茧蜂、半闭弯尾姬蜂、菜蛾啮小蜂等。稻螟赤眼蜂与斑螟分索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较强。拟澳洲赤眼蜂也对小菜蛾卵具有较好的寄生效果。

 

4.5  捕食性天敌

  小菜蛾捕食性天敌种类有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等共22种以上。

 

4.6  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每茬作物,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年种植;加强蔬菜幼苗期管理,可适当使用复合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培育健壮植株,发现小菜蛾幼虫危害,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大田或大棚;种植蔬菜的田块要深翻;大棚田块深翻后,可闷棚,杀死残留害虫;田间收获后及时收拾残株并深埋。以上各种农业防治方法可大大降低小菜蛾种群基数,降低农药的防治次数和使用量。

 

4.7  种植抗性品种

  在不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种植抗小菜蛾蔬菜品种。

 

总 结

  小菜蛾是我国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我国蔬菜产量基本自足,但要让广大人民吃上放心菜,必须提高我国蔬菜生产的质量,对小菜蛾进行科学防控。对农业种植者进行培训,大力宣传,让他们认识到防治小菜蛾除了依靠化学农药外,还有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天敌生物、诱芯等方法,只有各种防治方法综合使用,才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并有效控制小菜蛾对蔬菜的危害。

 

农药快讯, 2017 (11): 52-53.

tag: 小菜蛾  发生高峰  氯虫苯甲酰胺  溴虫腈  丁醚脲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  白僵菌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884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