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 黄华强 更新时间:2017-10-16 点击量:1999

    怎样才能真正将农药工业废盐利用起来,从危废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一直以来困扰农药企业发展的问题,尤其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次修订颁布以来,国家对化工行业固体危废管理越来越严格,对农药生产中含盐废水及回收固体盐加强了监管力度。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不少农药企业的含盐污染控制水平有较大的进步,回收技术和处理装置进入先进的行列,但处理出来的副产盐的出路很狭窄,有的甚至是找不到出路,怎么让它们有路可走?

 

    2017年9月20日,在南京华江饭店召开的,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共同组织的“含盐废水及废盐污染物控制技术政策研讨会”上重点谈论了这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农药废盐污染控制技术政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保处庄相宁处长主持,江苏省农药协会会长周荃到会并致辞,她向到会的农药企业介绍了中国石化联合会这项为企业做实事、为国家分忧愁工作的重要意义。她感谢联合会在江苏召开本次研讨会,给我们农药企业一个参与进言献策的机会。

 

中国石化联合会环保处处长庄相宁

 

江苏省农药协会会长周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首先作“危险废物有关政策建议及下步工作设想”的报告。她说,从去年3月开始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联合开展了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调研工作,仅3个月,就收到173家企业反馈的调查材料,被调查的173家企业2015年共产生危险废物228万吨。归纳起来主要问题有:① 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和监管不到位。② 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完善。③ 处置能力不足,导致处置费用很高。④ 危废转移程序复杂,影响处置。⑤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不好操作。⑥ 危险废物和副产品界定不清。⑦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重视不够。⑧ 危险废物鉴别渠道不畅。在谈到需要讨论的政策时,周秘书长列举了7条建议:①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守法意识。② 按照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等不同处置要求分类管理,颁发不同类别的许可证。③ 细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实行动态化增补机制。④ 明确危险废物中副产品鉴定原则。⑤ 大力促进废物综合利用。⑥ 推进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市场化,鼓励大型石化企业、化工园区和其他有危废处置能力的单位资源利用。⑦ 简化危险废物转移审批转移手续,开展企业网上危险废物转移报批手续,自主选择有资质接收单进行处置利用。目前已经申请了第一批危险废物豁免管理研究项目清单,并着手制定相应的处理处置技术规范。至于副产工业盐的解决,已经有多项研究思路与进展,有些项目已经实施了多年,有了成功的经验,但就是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去推广实施。谈到下一步工作打算,周秘书长说,尽快确定第二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和豁免管理研究项目清单,组织协调副产工业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综合利用产品标准编制,给企业目前难以解决的废物找一个出路。她建议企业认真学习环保部最近颁发《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文件,理解国家对固体废物属性认定的原则和依据。此次会议为启动会,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最后向环保部提交三方面工作内容,一是废盐的技术研究报告,二是处理废盐的技术规范,三是农药废盐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而这些内容都需要依靠到会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配合,相关企业都是这个废盐政策课题研究的成员,希望大家献计献策,将这项对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顺利推进到底。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献慧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技术交流部吴刚主任发言:“农药废盐污染控制技术政策研究项目工作进展情况”。2016年10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向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专题汇报,并报送了《关于申请第一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及豁免管理研究立项的函》,农药行业含盐废水及废盐治理研究就列入其中。11月得到环保部的复函同意,就此开展了该项工作。通过开展基本信息调查、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评价不同利用处置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提出农药废盐的减量工艺和综合利用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要求。通过开会、发文、编写提纲、组织专家讨论等形式,目前已经形成了项目组织机构。经过近1年的工作,项目组织已经基本掌握了农药含盐废水及废盐基本现状。化学农药生产大都产生含盐废水,而农药含盐废水中含盐量高、种类多,有机物去除难度大,回收盐的去向受阻,目前库存量很大。因此提出含盐废水治理重点应放在含盐废水分质分类治理、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量、提高预处理效果上,才能提高副产盐综合利用率。准备制定的含盐废水和废盐治理技术政策是一项和技术规范配套出台的指导文件,其基本框架包括:总则和控制目标,清洁生产技术,源头控制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末端治理技术,二次污染防治,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技术以及配套的保障措施。准备编制的农药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满足达标排放为基本要求,以先进技术为主体,突出环境工程特色,体现环境保护要求;依据是《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导则(HJ 526—2010)》;其编制思路是紧紧围绕在全面调研行业含盐废水治理成功案例基础上,提出综合利用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要求,具有合理的经济性和适用性,确保治理后达标排放。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技术交流部主任吴刚

 

    会议邀请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吕良忠总工程师介绍“含盐废水蒸发浓缩加高温焚烧处理技术,实现废盐处置利用”。据吕总工介绍,综合利用较为容易的有钾盐、铵盐、硫酸盐和磷酸盐,较为难利用的是钠盐和钙盐,原因是氯碱行业进工业氯化钠很便宜,仅200元/吨,而废盐经处理的成本高达3,000~4,000元/吨。最难处理的还是混盐,根本无法利用,因此必须从生产源头和过程中细分含盐废水,不能混合在一起。吕总工列举了他们公司处理处置含氯化钠废水的案例,从预处理技术到装置的选型,以及焚烧技术不断改进,使最后回收的氯化钠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从而保证了回收盐综合利用的安全性。

 

江苏长青股份总工程师吕良忠

 

    浙江新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应建在会上作了“新安集团草甘膦母液资源化利用技术介绍”。他们采用自主研发“氧化浓缩—定向转化—磷酸盐深加工”技术,生产工业焦磷酸纳、磷酸三钠等多种磷酸盐产品,实现了草甘膦母液高效资源化利用。

 

浙江新安股份副总经理郑应建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清发言,题为“致力清洁生产,追求环境友好——工业盐资源化综合利用情况汇报”。李总介绍了该公司对工业盐熔融工艺研发一步步走过来的经历,从符合隔膜电解装置用的回转窑处理,再到石英管回转炉,再到热风动态煅烧炉,再到熔融炉,不断革新,直至符合现代氯碱离子膜电解装置的条件,他们的熔融工艺回收获得的精制盐,经鉴定产品质量完全满足企标要求。

 

山东潍坊润丰副总经理李志清

 

    会议接着进行参会企业情况介绍和会议主题的研讨。企业纷纷介绍自身的废水废盐的产生情况,客观反应目前对含盐废水和废盐处理的现状。有的提出因地制宜采用精制盐回填卤矿建议;有的建议氯化钠用于制备纯碱;有的表示积极支持推进排海政策出台。对于这几点要求,协会认真地作了解释,回填、做纯碱或排海都需要有规范和标准才能实施,否则都存在环境影响问题,纯碱还有食品安全问题。有些企业介绍了特有的处理工艺,比如采用树脂吸附分离盐应用在戊唑醇含盐废水处理;氯化钠回收达到产品标准后用于印染行业;回收氯化钾用于化肥行业;有的企业将回收盐加氯化钙做成融雪剂销售。有的企业建议从标准制定上给出综合利用合理的途径,不要让企业单个化太大的代价去处理,实现废盐集中处理,发挥综合优势(实际上已经有单位开始这样做了)。据南大研究院代表介绍,他们同江苏省盐业集团合作,计划在滨海园区建立5万吨/年工业废盐处理处置中心,产出盐供应给盐业集团旗下的沿海化工(氯碱厂)离子膜烧碱使用,解决园区企业废盐的出路问题。讨论中,企业大都反应废盐经处理找不到综合利用的途径,只能库存等待,或者进行危废转移。有些企业为了产品能够继续生产,情愿花费巨大代价进行转移填埋,但实际上危废转移受到严格限制,最终还是库存量大于处理量。

 

    经与会者认真讨论,针对会议主题得到普遍认同的做法是:企业认真做好废水前期处理,从源头实现含盐废水的分类管理,然后对单一含盐废水进行技术分离,再进行浓缩蒸发,得到的粗盐再集中到具有规模性、国家批准的处置单位,进行集中焚烧精制回收得到符合标准的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废盐的综合利用,实现废盐的身份转换。

 

    会议还布置了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是从进一步细化调研数据开始,包括品种生产工艺情况、含盐废水及废盐情况、处理处置技术情况等。鼓励多提源头控制产生废盐的清洁生产工艺、原料替代技术、废盐综合利用技术,提出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出希望协会予以协调的相关问题。

 

    会议要求,各个参会企业于9月30日之前提交反馈调查表,由中国石化联合会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研究报告、技术政策、技术规范3份报告,向环保部汇报。本次会议推荐了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拉斯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安集团和大连海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两组有成功案例的单位为废盐处理处置技术规范的起草单位。会议赞赏了参会企业能够实事求是地反应情况,希望在填写调查表时还是继续实事求是认真填报,反应企业真实情况,积极配合做好调研调查工作,以便协会能够形成切实可行的汇报材料,下次再次开会的时候就会有一套成熟的文件展示给大家。

 

农药快讯, 2017 (20): 6-7; 5.

tag: 废盐处置  资源化利用  草甘膦  长青股份  新安集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农药协会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40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