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在上海启幕。来自全球的农药贸易商以及农药行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代表前来参会、参展。原药产品供货和价格成为整个农药行业关心的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原药供应紧缺已经成为主流行情,部分农药中间体和原药企业已经限产、停产多月,制剂企业及外贸交易受此影响较大。行业人士认为,环保等压力或将长期存在,由此导致的原药涨价或将加速农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未来国内农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抱团取暖或许是发展的一种选择。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明光介绍,今年以来,农药原药涨价成为主流,行业进入现货为王时代。原药价格进入近几年来的历史性高位。以2017年9月24日数据为例,与近几年价格高位的2014年7月1日相比,草甘膦原药涨幅达到35%,阿维菌素精粉涨幅达到24.99%,嘧菌酯原药涨幅达到35.41%。
国内阿维菌素主要供应商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阿维菌素精粉已经达到接近每吨70万元高位,且受到环保限产停产等影响,供货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原药采购季节提前,往年一般采购旺季在10月份,今年7、8月份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采购,这也反映出行业对于原药紧缺的恐慌心理。
江苏一企业外贸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京津冀周边是重要的中间体供应地,企业大面积停、限产影响了原药生产。由于外贸交易谈判周期较长,且受到人民币升值等汇率因素影响,此轮涨价潮使得外贸交易难度更大。
李明光认为,此轮环保是“法制化”去产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农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预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这一态势,不少农药企业对此表示赞同。部分工厂在京津冀附近的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已经开始筹划搬迁。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杜晖在大会主题论坛上做出分析,原药价格变动给国内制剂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现今的形势下,多数的散乱小企业或将面临生死抉择。他认为,传统制造业中,尤其是化工行业中,没有小而美。小企业要想继续走下去,必须建立竞争优势、模式或技术,实现先强后大。而要想形成百年老店或者世界性的农药品牌,国内农药企业或许应转变“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寻求企业间的合作,乃至兼并重组,从而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从此次会上得到的消息,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农药生产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农药管理局局长曾衍德在会上表示,未来农药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控制农药企业数量,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
农药快讯, 2017 (3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