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新周期下全球农化行业的十大趋势
作者:杨益军 更新时间:2017-12-27 点击量:1247

1  综合解决方案将成为农化行业新的主要盈利模式

    农化巨头的创制类和仿制类商业模式天花板已经来临。众所周知,农化巨头经历了农药创制类企业商业模式和仿制类企业商业模式,由于农药新产品的创制难度大,对技术和投入要求高,但是新药在专利保护期内拥有极高的利润率;跨国巨头实行农药创制类企业商业模式,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形成利润到研发的良性循环;仿制类企业主要生产专利到期的农药和无专利农药,凭借生产能力和控制成本,利用新设备的投入和工艺优化来占领市场。

 

    巨头种业研发投入超过农药,演变成综合解决方案盈利模式。从前六大农化公司的销售额和研发支出可以看出,对种子业务的投入在2010年前后已超过农药,国际农化巨头逐步向种子业务战略转移,由于转基因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种子业务一方面能够保持高盈利,另一方面也可保证其相应的农药品种保持增长。

 

    可以说,孟山都转基因种子的成功推广,使得各大巨头意识到种子性状的重要性,可以加大对下游农药品种需求的掌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农化市场上,把种子、种植、产品、服务结合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将成为新的主流盈利模式,作为国内中小企应该顺应国际趋势,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国内企业做整体综合解决方案难以实现,可以从事综合解决方案某些节点,比如产品服务,小宗登记推广,区域性统防统治方案,甚至某些作物示范基地等路径,增加用户粘性。

 

2  环保督查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海外市场将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环保督查导致行业供给收缩、市场集中度提高。今年前10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95万吨,同比下滑5.4%。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建立环保督查制度,环保督查促进农药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环保不达标的小产能被迫停产或整改,小厂逐渐被淘汰,总供给收缩,市场集中度提高,规模以上环保达标的企业,受益订单增加和产品价格上升,经营业绩向好。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主要农药产品生产厂家开工率维持低位,2017年9月,草甘膦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维持在41.81%,毒死蜱厂家开工率22%、吡虫啉厂家开工率21%附近、嘧菌酯原药厂家开工率约20.5%;2016 年草甘膦、吡虫啉CR4 较2015年分别提高4.33、2.63 个百分点;草甘膦、吡虫啉、代森锰锌、多菌灵价格均上涨。

 

    我国农药市场因环保政策约束,也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环保水平看齐,总供给收缩,市场向环保达标的优势企业集中,国内市场需求受制于“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难有大幅增长,全球市场复苏以及承接跨国公司产能,未来海外市场需求将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  全球农药进入后专利时代,国内高端仿制药、高级中间体等迎来市场机遇

    由于巨头研发成本提高和新药投放的减缓,全球专利药过保小高峰来临,跨国农化巨头的生产结构逐步在调整,将推进高附加值农药的产能,继续向中国转移;合并后农化巨头加大原药进行定制、加工并出口至国外,实现海外产能的国内转移,以此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与巨头合作的国内企业,凭借积累客户资源的优势,抢先开发专利到期产品,在农药专利到保护期前开始战略布局,率先获得产品登记,并且凭借与国外大客户合作获得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农药过保护期后优先获得专利转让,抢占市场先机。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实力强劲、技术储备雄厚、坚持走高附加值和差异化产品路线的公司将脱颖而出。

 

4  传统产品渐成鸡肋,非专利产品仍为主流

    巨头逐渐将盈利下滑的传统产品逐渐剥离。从当前农药巨头的龙头产品结构来看,通过比较世界农药巨头的销售额前十大产品比重变化来看,新产品的销售比重逐渐增加。老产品除去草甘膦创制品种在其农药市场中占据较高的市场地位,即便、百草枯、麦草畏等受转基因种植影响依然维持较好的销售水平外,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专利农药产品,市场份额已丧失殆尽。全球五大跨国公司以创新来驱动新需求,其如此,非专利产品仍为主流,这些产品在其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专利药生产公司传统产品收入比重不断降低,仿制药生产企业纽发姆草甘膦业务毛利贡献比重也呈现逐年走低态势。传统产品受新产品挤出效应越发明显。盈利能力下滑、市场份额锐减,导致国际巨头农药公司削减或放弃传统业务,节省开支投入新品研发。

 

    我国传统农药改造必须沿着环保型发展之路进行,做到四要:一要比重小、纯度高、超低用量;二要高选择性;三要剂型轻便(如胶囊、晶体、可溶粉剂、片剂),对人体健康及植物生长绝对安全;四要无毒、无味、无公害。

 

5  农化巨头产业转移,国内农药定制量增加,价格弹性将会减小

    包括扬农、长青与海外原研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的国内农药企业,尤其是与原六大农药企业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杜邦以及孟山都,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公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农药企业的长期盈利模式是与国际大客户合作,在合作中双方对产品利润空间有约束条件,大大降低了国内农药产品价格弹性,国内制剂企业也可以参考这种模式,比如扬农化工受益于孟山都推广棉花、大豆种子,成就其全球麦草畏供应龙头地位。

 

6  种业转移成为新农化市场驱动力,复合性状将成为转化转基因的主流产品

    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大幅度提升驱动第二次农化产能转移,驱动世界农药巨头进行内生性调整。转基因种子业务的高盈利性,使得国际农药巨头逐渐将业务重心向种子业务转移,战略调整随之带来的就是对传统经营业务(传统农药、一代转基因产品)的放弃或者转移。全球转基因市场规模达158亿美元,占全球商业化种子市场规模的35%。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统计,以输入耐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毒等性状为目标的第一代转基因作物使全球农民和粮食种植者,在1996—2015年间获得5.74亿吨作物的经济收益,价值达1,678 亿美元。

 

    从转基因作物的性状来看,除草剂耐性是转基因大豆、油菜、玉米、苜蓿和棉花的主要性状,但随着复合性状(抗虫、耐除草剂和其它性状的结合)的增加,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以美国为例,美国转基因技术研究涉及最多的是耐除草剂,其次是农艺性状,再次是产品品质和抗虫,抗真菌、抗病毒的研究也不少,农艺性状的研究有望很快超过抗除草剂,成为最重要的研究目标。据ISAAA统计,2016年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面积为8,65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7%,而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2015年的5,840万公顷增加到7,54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1%。

 

7  全球农药产业转移叠加过专利期小高峰来临,国内订单将会增加

    专利过保护期农药数量在近年正处于高峰期,2015—2020年28种农药专利过保护期,其中包括12种杀菌剂、5种杀虫剂、10种除草剂和1 种安全剂,这些产品专利大部分属于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等并购后国际农化巨头。28个产品中,11个品种销售额高于1亿美元,13个品种复合年增长率高于10.0%,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多种农药专利到期之际,尤其是2016—2020年农药专利过保护期市场份额达40亿美元。实现产业转移更为便捷,国内优质仿制药企业将会承接,符合条件的企业(扬农、长青、海利尔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跨国农药公司正逐步将农药的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发展农药工业需要较强的化工基础,对上游石化行业的配套要求较高,目前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2017年前10 月中国农药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9.25%、19.40%;农药产品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进出口数量的差距逐年增大,全球农药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

 

8  国内环保因素是影响农药供给端的重要变量

    近年来,国家通过立法、行政监察等手段,大力整治化工污染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特别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加强了对污染治理不达标企业的惩治力度。环保因素已成为影响农药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约束。

 

    短期来看,环保因素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供给的收缩,进而出现供需紧张,带来农药价格上涨,但往往环保督查过后,供需紧张的程度会有所缓解,所以环保影响对农药行业景气度的影响通常是脉冲性的。

 

9  中国农药出口量变动同步于全球农药行业变动

    中国农药大量出口,全球农药市场复苏会带动中国农药出口量的攀升。因此,中国农药出口量变动是观察全球农药行业变动的重要同步指标。中国农药出口是全球农药市场的重要供应方。

从历史数据看,出口和全球农药销售额,二者出现同升同降,2017年全球农药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我国农药出口出现量价齐升,可见,中国农药出口量和全球农药销售额二者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

 

10  定制化是农化产业转移的新方式

    农化巨头多年来,一直凭借产品创新实现稳定增长,而在研发效率下降的背景下,国际农药生产巨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专注于新药的研发,将部分中间制造环节外包给具备技术实力、综合管理能力的企业并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定制生产企业的客户体现出专一性和排他性,即定制产品因是满足定制生产客户的特定需求,技术指标及产品要求一般不同于自产产品,只能销售给定制生产客户;同时定价方式上,定制生产厂家主要参照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情况,结合自身生产成本要求,与客户协商定价。2017年农药行业景气逐步回归到正向上升的通道,定制性企业受益于与其客户之间稳定的供应关系,订单量将逐步回升;可以说农化巨头目标区域的定制化,将是未来全球农药产业转移的新方式。

 

农药快讯, 2017 (24): 32-33. 

tag: 农化行业  解决方案  转基因  环保督查  后专利  复合性状  定制化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72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