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转基因等,是关注食品、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人们“谈虎色变”、极富争议的话题! 为此,笔者拜访了国家973项目——绿色农药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从而对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农药比汽车安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问世的农药,大多为超高效、高选择性的无公害农药,其经过严格、长期、广泛的生态环境评价和验证,所以,被称为“绿色农药”。在所有化学品中,农药的生态与安全评价是最苛刻的,换句话说,除医药以外,农药比任何其它化学品更为可靠和安全。
相对而言,尽管阿司匹林、青霉素、安定生产和使用吨位那么大,但医药却无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而这对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允许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类对自我健康和生死的关心,远甚于对环境生态的关心。而另一方面,人们大量使用染发剂、接触塑料(含有添加剂、增塑剂),而这些都没有经过如农药般的严格评价,常常风险更大,可人们却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事实上,现代农药已经相当安全,必须通过急毒、慢毒试验。比如,就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而言,现代农药常常远远低于牙膏、食盐、安乃近等医药。统计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农药的是个案或者少数,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惊人,但没人因此要求禁用汽车。发达国家几乎没有死于农药的,但死于车轮下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农药和医药同宗同源
人工合成染料、颜料问世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无意中发现接触偶氮红的工人,炎症发热会消失,进而微小改进就发明了磺胺药,从而开辟了合成医药时代。同样,无意中发现孔雀绿液体可以灭蚊,进而改进发明了滴滴涕(获得诺贝尔奖),从而开辟了合成农药时代。
上世纪40~60年代间,因含氯有机物容易出药效,那时又没有认识到其负面的环境生态效应,当时也没有评估要求,发现发明一种新农药非常容易,成功率为百分之一,而且用量极大,15亩地所需的药就得用麻袋装。当时以类似观点理念开发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农药,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农药使粮食大大增产,促进农业现代化,然而最终严重的公害和环境生态问题惊醒了人们。卡尔逊女士《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使得人们第一次严肃看待农药并有了生态意识,也迫使农药开始了凤凰涅槃般的转型,无公害、低用量、绿色化成为趋势,以致今日成功发明新农药的成功率降低到几十万分之一,耗时10年,耗资数亿美元。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美、德、日、瑞士、英)具有新农药创制能力。经过国家近10年的资助,我国新近才加入这一“创制俱乐部”,而俄罗斯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为保持稳定药效,医药可以在避光低温阴暗环境中保存,而农药则需要面对风吹日晒雨淋,不能对蜂鸟鱼蝉产生负面影响;医药一个人一天可以吃几粒,而农药一亩地才使用1克,难度可想而知。人们不知道,其实医药农药也有联系,在某些心脏手术开刀时,为抗凝血,就会使用微量的杀鼠剂农药。
化学和生物是钱币的两面
为减少传统化学农药的危害,人们曾经热盼生物农药能够在20世纪末全面替代化学农药,即占面积使用量的60%,这成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气候变化会议的前身)上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生物农药本身的药效不稳、货架期短、价格高,结果,21世纪初其使用量仅占2%左右。实际上,人们忘了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的比较、化学医药与生物医药的关系,化学与生物是一枚钱币的两面,进入分子层次可能归一,具有类似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人们没有想到,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引导和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化学农药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绿色化的彻底变革。
在可见的未来,无法改变的趋势是,生物农药成为继续鼓励的方向,化学农药则是农药发展主体,转基因技术也必将异军突起。
农药和转基因是兄弟
为减少传统化学农药的危害和使用,发明灭生性化学除草剂草甘膦的孟山都公司另辟蹊径,转型转向,发明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将其与草甘膦配套联用,实现除草选择性及减少农药用量,从而开辟了转基因时代。随后,人们又发明了包含有生物杀虫剂基因的转基因棉花,控制了疯狂暴发的棉铃虫并减少了农药用量。故而,以除草杀虫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植物内置性农药”(美国按照农药法、植物保护法进行管理)。
转基因技术缩短了化学生物工厂的制造过程,是具有生命力的新技术。目前没有科学理论和实验证据揭示其有食品安全问题。然而,与转基因配套使用的传统化学农药、转基因本身的生态环境影响,需要予以一定关注。如为降低有害生物的抗性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种植需要设置隔离区和生物庇护区,倘若人们为节省土地而投机取巧,那么生态风险就会产生。
农药和卫生以及工业
农药不仅仅用于农业,也用于卫生防疫,如家庭驱蚊剂、高尔夫球场治理等,还用于工业,如外墙涂料的防霉功能、运输船舶的杀灭有害微生物、降低船速的软体动物。由于农药都是经过生态评价的有机物,易于降解并安全,其与常用的重金属杀菌杀软体动物剂等无机物相比,毒性低,并不会在食物链中累积。
呼唤农药法和农药专项
对当代而言,能毒死人的都不应该叫农药,是毒药!是早该抛弃的传统农药!农药残留并不可怕,就像人体内会有医药残留一样,关键是作物生产中用的农药是否为绿色农药,其蔬菜水果是否按规定使用农药并采摘,最根本的是,农药残留是否超过规定的安全阈值!
我们不可能回到缺衣少食的原始社会,而要创建丰衣足食的现代生态社会。无数事实和区域实验已经证明,人类在可见的未来离不开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关键是要禁用传统的高毒公害农药,而发展现代绿色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转基因技术等。目前的现状是,老药淘汰不够、假药不少、滥施滥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农药需要减量、提质、增效,并支持研发创新和产业转型。农药产业迫切需要一部《农药法》的保障和引导,而这不是现有农药管理条例所能做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设立农药创新与应用专项,使得食品、粮食和生态安全能有更高的保障
(道器生态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