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国内草甘膦原药市场维持供应紧张态势。国内主要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停止对外供货,使得国内草甘膦原药市场的现货供应立刻紧张起来,配合目前相对稳定的价格,草甘膦原药价格上涨迹象已经显现。目前,草甘膦原药主流成交价已突破22,000元/吨,较前期每吨上涨1,000元,涨幅为4.76%,部分货源成交价达到23,000元/吨,溢价幅度超过9.5%。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草甘膦原药经过长达半年的筑底,已发出反弹信号,草甘膦就象中国的股市一样,羊年慢牛开始往上行。
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众所周知,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一样,同样有为数不少的操盘手。利用消息利空乘势打压市场,乘机在价格底部囤货。利空出尽是利好,时机成熟便开始拉升,从中渔利。
95%草甘膦原药价格从2014年9月中旬以来进入下跌通道,价格从28,600元/吨一路跌至前期的21,000元/吨附近,跌幅高达27%。在长达半年的市场低迷期,一些有资金实力、有客户资源的原药经销商,在草甘膦原药价格底部吸纳了一定的货源。有不少经销企业在20,500~21,500元/吨的时候囤积了部分货源,想等到后期价格上涨的时候再抛掉,可见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草甘膦原药的后市是看好的。原药经销企业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必定拉抬价格,达到盈利的目的。
另外,国内草甘膦原药生产的主流企业也有涨价的强烈意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抱团才能使大家的利益得到保障。
市场启动,需求放量
从草甘膦行业国际供需关系来看,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去年已超过70万吨,近年来保持约10%的较快增长速度,并且需求呈现延续稳定态势。我国草甘膦实际总产能为60万吨左右,其中近80%的产量用于出口。目前,北美市场开始复苏,出口开始回暖。接踵而至的又将是南美市场的启动,随着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草甘膦原药国际市场刚性需求的增长,未来出口量增长将是趋势,必定有一波行情。
从我国草甘膦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近半年企业开工率不高,目前行业库存整体偏低,在环保压力倒逼和下游备货需求双重推动下,草甘膦市场供求开始出现明显好转。我国农村春耕生产在即,果园、茶园、非耕地除草剂市场开始启动,国内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对草甘膦原药的需求有了大幅度增长。
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如果按提高到世界平均城镇水平55%计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1,2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农村劳动力减少后,草甘膦等除草剂产品需求将迅速增加。
国际草甘膦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我国国内市场草甘膦需求高景气度也将延续,国内外利好因素,对草甘膦原药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产能萎缩,供需平衡
国内对草甘膦行业的环保核查,自2013年就已拉开整合大幕,中小产能大多被淘汰,因此去产能化较为明显。草甘膦的工艺虽然不复杂,但废水难处理,企业每生产1吨草甘膦原药,仅用在处理废水上的投入就达到2,000元以上,用在“三废”治理上的投入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
今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头一年,又是新任环保部长严格执政的第一年,还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而污染问题在今年两会中成为代表委员关心、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又将为农药行业带来环保压力,市场开工率将受到严重影响,草甘膦原药价格的上涨预期较往年都要强烈。
今年以来,随着环保要求的趋严,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开工率持续不足,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大,一哄而上的草甘膦乱象有望得到好转,草甘膦产能在政策调控下,有望回归理性。
成本升高,不涨不行
今年来,据草甘膦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反映,草甘膦原药的制造成本普遍升高。一是同样迫于环保压力,草甘膦原药的上游企业制造成本增加,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油价回升,导致原材料、产成品运输成本增长;三是“三废”处理运行环保成本明显增长,任何企业都不敢偷排偷放;四是人力资源日益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五是企业融资难度大,财务成本不断攀升;六是安全压力增大,安全生产运行成本增加。
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无法消化并承受上述成本升高因素,其产品涨价既在情理之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企业本来就以追求应得合理利润为目的,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干。
前世之鉴,后事之师
草甘膦是我国农药工业既风光又伤心的支柱产业,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经验和教训。目前,草甘膦原药企业逐渐开工,市场价格也出现新的变化。即使国际市场转暖,出口增加,但出口效益提升依旧渺茫,因为中国的草甘膦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出口注册许可,没有世界知名品牌,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替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可能在效益上获得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