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化工感觉狼来了或准备与狼共舞的时候,近日,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化学与杜邦公司宣布合并重组,组建“陶氏杜邦”。
目前,两家公司市值均在600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将超过1,2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巴斯夫的全球第二大化工企业。与此同时,这起合并案也是全球化工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并购交易,由此看来,世界化工面临狮子来了的新时代。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不少行业处于低迷期。陶氏化学、杜邦公司两家企业业务表现平平,投资者都出现了专注快速发展业务的呼声,实业回归成为必然选择。陶氏化学与杜邦之所以选择合并,是与两家公司业绩下滑有关。今年上半年,陶氏化学包括农药和种子在内的总销售额同比下降10.3%,为36.11亿美元;杜邦公司今年三季度业绩显示,季节性经营亏损为2.1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多出了1.54亿美元,其中,由于种子的销量减少和对害虫控制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业板块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0%。
今年美国大手笔并购频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数起大规模并购更多偏向财务行为,是资产重组、业务模式变更,而不是瞄上更有力的创新。简单的业务合并重组是短期行为,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利润率,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是长远看将可能会削减企业的研发投资,威胁其创新能力,从而导致核心竞争能力的下降。因此,这样的简单合并是不可取的。
陶氏化学与杜邦两家公司合并算得上是强强联合,不过合并只是步骤之一,最终目的是将两家业务整合,组建3个不同的公司,分别专注于农业、化学材料和特种化学品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世界级航空母舰,形成1+1>2的效应。
其实,强强联合在全球都是大势所趋。在我国,强强联合已经列入国企改革的整体方案,“合”已是央企改革的大方向,“成熟一家,重组一家”的政策不会改变。今年来,央企整合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企业强强联合的步伐在明显提速,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合并无疑是国家所倡导“强强联合”的典范。
南、北车合并可归类为行业内横向的强强联合,主要是将行业内业务相同或相似的央企合并同类项,避免恶性竞争,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与协同互补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强强联合的主线,根据想要做的事情,来决定是通过企业合并来完成,还是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战略联盟来实现,路径虽然有所差别,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而掌握新技术或先进技术的公司重组传统技术公司,利用传统公司的资本和基础设施优势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也应该在央企强强联合中有所体现。
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杜邦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的合并将缔造一家涵盖工业材料和农业领域的化工巨擘,有可能招致来自政府反垄断部门漫长细致的审查,能否成功合并,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