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化工集团(下称“中国化工”)为海外收购向银行申请的借款已超过了430亿美元(约合2,792亿元人民币)。其中收购瑞士农药制造商先正达(Syngenta Ag)的350亿美元(约合2,273亿元人民币),是中企有史以来为收购交易的最大举债规模。
从中国政府支持的基金到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如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愿意解囊的投资机构似乎保证了中国化工收购资金的安全。尽管中国化工并未实现持续盈利,2015年的前9个月亏损了3,100万美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
来自政府的支持使得中企能够以西方公司无法获得的融资条款筹集所需资金。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借债却一直在继续。中企完成的海外交易数量一直在飙升,据研究机构迪罗基(Dealogic)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海外收购交易总额已达840亿美元(约合5,455亿元人民币),这一强劲势头有望打破2015年1,080亿美元(约合7,014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对中企进行海外收购表示支持,一是旨在打造领先全球的龙头企业,二是为了掌握关键资源与技术,以此进一步提高工业实力。除了中国化工,今年类似的交易还有海尔集团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中联重科报价33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特雷克斯(Terex Co.)。
中国化工已有举债完成收购交易的先例。十多年前,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完成了该公司的第一项海外收购,当时他获得了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以4,000万欧元(按当今汇率约2.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法国营养添加剂制造商安迪苏(Adisseo)的收购。
自那以后,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十分愿意为中国化工提供借贷。2015年3月,中国化工以77亿美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 & C. SpA),这项交易也是通过大规模举债融资完成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为收购倍耐力提供了74亿美元(约合481亿元人民币)的过渡性贷款。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化工正通过一系列长期贷款和债券来对倍耐力的债务进行再融资。2016年1月,中国化工以9.25亿欧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拿下了德国塑料设备生产商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Maffei Group),该交易可能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投资者对德国公司的最大规模收购。
中国化工的子公司在国内的交易所上市,但不同于其他的国企,中国化工本身一直保持非上市状态,大型项目难以进行公众融资。据提供给国内债权人的财务报告,中国化工在2015年的前9个月、2012年、2013年都出现了亏损。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为收购先正达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基金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eform Holdings Corp. Ltd.),还有2014年创立的规模为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也在考虑是否借贷事宜,该基金的创立初衷是为促进中国与亚欧贸易线上周边国家的关系。以上国有机构都将为减少中国化工的借款规模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丝路基金持有倍耐力25%的股份。
中国化工前两项海外收购(倍耐力和克劳斯玛菲集团)的贷款都是以被收购公司资产作抵押的。相反,本次收购先正达的债务计划中却包含中国化工自己借入的超过150亿美元(约合97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尽管目前中国化工的借款业务尚未遇阻,但仍有些人表示大举借债会使该公司面临过度扩张的风险。据彭博编制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中国化工的负债权益比率为260%,是全球农药生产商的平均比率61%的四倍之多。
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国化工的债务风险看法不一。穆迪(Moody)将中国化工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有限公司评级置入负面观察名单中;然而惠誉(Fitch)却将其列入正面观察名单;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则表示其对中国蓝星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券评级并未受到即时影响。截至目前,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没有公布对中国化工的信用评级。
“收购先正达将加重中国化工的债务负担,会对其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穆迪驻上海高级分析师Jiming Zou说,“政府的支持将减轻其一部分负担,但不会完全消除收购先正达后造成的高杠杆风险。”
“中国化工的杠杆率可能会提高,这将取决于最终的融资结构。”惠誉驻上海分析师Stella Wang说,“但是我们相信收购先正达将提高中国化工在中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总体战略重要性,因为先正达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并位列四大转基因种子主要生产商,这也将加强中国化工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Wang表示,考虑到中国化工的“高杠杆状况”以及其在中国农业上的战略重要性,中国政府为这项收购交易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很高。惠誉在3月8日的声明中称,对拥有世界20%以上人口和不到10%耕地的中国来说,提高农业产量尤为重要,而目前中国的农业产量比不上大多数西方国家,相差逾40%。
“中国化工独立的财政状况十分疲软,表明其并不具备收购先正达的能力。”标准普尔驻香港分析师Lawrence Lu称,“因为中国十分看重农业发展,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可能会获得政府的支持。”
据彭博编制数据,2014年中国化工的债务是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9.5倍,而全球同行的这一数据只有2.3。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国化工的总债务为1,565亿元,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98亿元。
3月2日,穆迪将中国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称政府债务增加将导致财政疲软。在这之后,穆迪又将38家中国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以及25家非保险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中国化工可能将会忙于消化其今年的海外收购及巩固其国内业务。”穆迪分析师Zou说,“由于过去几年的举债收购,接下来中国化工的融资成本将会很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是一个资本过剩的时代,资金风险并不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中国化工的举债规模很大,但融资渠道多样化,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国际投资机构,“关键是借款利率非常低,几乎不到2%”,政府的大力担保与支持也将为中国化工的融资提供很大的便利。
(界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