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1991年进入我国农药市场,广泛应用于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病虫的防治,在我国的病虫防治体系中占较重要地位。
阿维菌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但在水中可迅速被光解(半衰期<0.5 d),降低了通过茎叶喷雾防治各种蛾类幼虫、螨类、木虱、潜叶蝇等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的有机碳系数很大,在土壤中与有机物紧密结合而难以迁移,影响了对土壤中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阿维菌素的生物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产品的防治效果。
截止2016年4月底,在我国登记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单剂共有11个产品,复配制剂2个。其中杀虫、杀螨剂5个,杀线虫剂8个。杀虫剂为茎叶喷雾,用于防治红蜘蛛、松毛虫等叶部害虫;杀线虫剂多为灌根、沟施、移栽时穴施,用于防治黄瓜、烟草等作物根结线虫,或者通过树干打孔注射防治松材线虫。
表1 国内登记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
类别 |
登记产品 |
施药方式 |
防治对象 |
杀虫剂 |
1%、2%、3%阿维菌素CS |
喷雾 |
松毛虫、梨木虱、稻纵卷叶螟、红蜘蛛 |
杀线虫剂 |
3%、5%阿维菌素CS |
灌根、沟施、移栽时穴施 |
黄瓜、西瓜、烟草根结线虫 |
2%阿维菌素CS |
树干打孔注射 |
松树松材线虫 | |
15%阿维·吡虫啉CS |
沟施 |
番茄根结线虫 |
将阿维菌素制备成微胶囊剂可显著提高光照稳定性,降低土壤的吸附,延缓光照或其他不良因素引起的降解,提高产品的防治效果。
按施药方式,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可归纳为茎叶喷雾和土壤处理两种类型。
(1)茎叶喷雾型阿维菌素微胶囊剂
用于杀虫、杀螨并通过茎叶喷雾处理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具有较好的抗光解功能,不同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对紫外光阻挡能力不同,防治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上图为3个不同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与乳油的光照分解率对比(药膜法),可以看出,微胶囊剂的光照分解率显著低于乳油制剂,不同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光照分解率差异显著,5%阿维菌素CS-3的光照分解率仅为乳油的1/3。
上图为3个不同阿维菌素微胶囊剂与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对比,试验作物为花生。试验表明:① 悬浮剂的速效性显著优于微胶囊剂,但持效期短,3天防效68.4%,7天防效仅35.7%;② 微胶囊剂持效性显著优于悬浮剂,不同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持效期存在显著差异,5%阿维菌素CS-3的7天时防效为71.4%,14天时防效为65%。
(2)土壤处理型阿维菌素微胶囊剂
用于线虫防治并通过灌根、沟施、穴施等土壤处理或打孔注射等封闭施药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具有减少土壤吸附、缓慢持续释放的功能。
与颗粒剂相比,微胶囊剂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具有显著优势,持效期更长。
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大田药效试验,试验地点为山东寿光。
试验药剂:5%阿维菌素CS-A、5%阿维菌素CS-B、11%阿维·噻膦CS、0.5%阿维菌素GR、11%阿维·噻膦GR。
施药剂量和方法:阿维菌素单剂为25 g a.i./亩,复配制剂为132 g a.i./亩(其中阿维12 g,噻唑膦120 g);微胶囊剂于移栽后灌根,颗粒剂撒施。
试验结果:
(1)在相同施药剂量下,不同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防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5%阿维菌素CS-B显著优于5%阿维菌素CS-A。
(2)对于施药剂量相同的两种剂型产品,微胶囊剂的防效远远高于对应的颗粒剂,防效最高的为11%阿维·噻膦CS,达82.9%,11%阿维·噻膦GR的防效仅为31.6%;5%阿维菌素CS-B的防效为60.5%,而0.5%阿维菌素GR的防效仅为21%。微胶囊剂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具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