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腐病
黑腐病是甘蓝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细菌性病害。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危害叶、叶球或叶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细菌被害,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成株受害,多从叶缘及虫伤处首先出现黄褐色“V”字形病斑,病部叶脉坏死变黑,以后沿叶脉、叶柄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严重时被害叶叶柄及茎部干腐,造成外叶枯死,结球不紧。
防治处方:75%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严重时,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
2 霜霉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5~10毫米或更大,黄色或淡黄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层。有时病斑正面亦生有白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连片,致使叶叶干枯。
防治处方:64%杀毒矾500倍液,或405乙磷铝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80%大生800倍液,或72%克露600倍液,或30%绿叶丹300倍液。
3 病毒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苗期染病,叶片产生近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以后整个叶片颜色变淡或变为浓淡相间绿色斑驳。成株染病除嫩叶出现浓淡不均斑驳外,老叶背面有黑色坏死斑点,病株结球晚且松散。有时叶片皱缩,质硬而脆,新叶明脉。
防治处方:病毒病一般是由蚜虫传播,所以一定要从源头上清除防治。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倍液。
已经染病可用2%宁南霉素200~4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200倍液。
4 软腐病
软腐病是甘蓝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40%~60%。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防治处方: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400~6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 黑斑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类黑斑病叶片主要是下至中部的叶受害,新叶则较抗病。染病叶片开始出现湿润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灰褐色至黑褐色近圆形的病斑,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黄色晕环。病斑大小随不同菜种而异,甘蓝的5~30毫米。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正反面均可见到灰黑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茎、花梗或种荚染病出现不定形或近椭圆形黑褐色的病斑,潮湿时亦长出黑色霉层。
防治处方:10%世高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220克/亩,40%氟硅唑乳油10~15克/亩,60%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仙丰)50~80克/亩,12.5%腈菌唑乳油30~40克/亩。
6 菌核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发生在中后期,常从叶片茎基部或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常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凝结形成黑色菌核。
防治处方: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 炭疽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炭疽病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间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略凹陷斑,常具有黄晕圈,天气干燥时病斑常开裂穿孔。叶柄发病常产生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凹陷斑。
防治处方: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苯噻硫氰乳油1,000~1,5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8 细菌性黑斑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不规则形或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处方:75%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9 褐斑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后呈黄白色,高湿条件下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有些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边缘为一突起的褐色环带,整个病斑好像隆起突出叶表。
防治处方: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较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10 甘蓝缘枯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缘枯病主要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以包心期发病较重。腐烂部位由暗褐色水渍状变为黑褐色,表面干燥呈薄皮状。腐烂部位无霉层。叶球的腐烂主要限于表面叶片,腐烂扩散覆盖叶球以后,内部开始软腐,但无软腐病的恶臭。
防治处方:5%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11 甘蓝黄叶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为害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病株萎蔫、矮心、黄化,芥蓝、结球甘蓝被感染的叶片叶缘变紫,叶基变褐,下部叶片一片接一片地脱落,在叶和植株的感病部位维管束变黑,这种变色多由植株基部向叶缘扩展,别于黑腐病。
防治技巧:① 选用抗病品种。如长春快菜、沈阳快菜、吉研3号、单杂1号油菜等;② 适期播种。一般不要过早,尽量躲过高温干旱季节;③ 加强田间管理。蹲苗适度,改变蹲“满月”习惯,防止苗期土壤干旱,遇有苗期干旱年份地温过高宜勤浇水降温,确保根系正常发育;④ 病害预防药剂,喷淋或浇灌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菜菌清)可溶粉剂400倍液。
12 甘蓝根肿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危害甘蓝根部。染病后植株地上部萎蔫,叶片变黄,致根生长不良,扒开根际土壤可见根部出现肿大的根瘤状物,纺锤形或不规则状。
防治技巧:(1)农业防治。选育耐病品种,十字花科植物体内芥子油含量越高,对甘蓝根肿病抵抗性越强。如西园6号耐根肿病。实行7年以上轮作。改良土壤酸碱度,整地时施入石灰,使土壤pH调到6.7以上。选择无病地育苗,移栽或定植时要汰除病苗。低洼地及时排除积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土壤酸化。有条件的在土壤中添加矿灰、碳酸钙都可明显抑制根肿病的发生。(2)化学防治。① 亮盾拌种;② 推荐药剂氟啶胺。
13 甘蓝黑胫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苗期发病,子叶、幼茎和真叶均出现灰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茎基部因溃疡容易折断,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病苗移栽后,向茎基和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条斑。成株期发病,叶上产生不定形或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点。花梗、花荚上病状与茎上相似。贮藏期发病,叶球可发生干腐症状。将病茎或根部纵切,可见到变黑的维管束。
防治技巧:① 种子消毒:若种子带菌,可用50℃温水浸种,再浸到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晾干播种。② 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选用无病种子,一般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作苗床;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以利于排水;浇水不宜过多;密度不宜过大;早分苗、早定植,注意防止伤根;严格剔除病苗,可将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③ 做好土壤处理,移栽后灌根。
14 甘蓝猝倒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常见症状有死苗和猝倒2种,① 死苗,发生在播种后发芽出土前,种子尚未出土前遭受病原侵染。② 猝倒,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苗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变软,继而缢缩成细线状,导致幼苗地上部失去支撑能力而造成幼苗贴伏地面。湿度大时,病株附近常常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技巧:① 种子消毒,用种子量的0.3%的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② 农业防治。床土消毒首先应选用无病新土。苗床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要均匀,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可用喷雾器喷洒湿润地表,避免大水浸灌。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时最好用育苗铲。分苗后适当控水,并进行分次覆土。③ 化学防治。幼苗发病后立即拔除病苗,并喷施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的普力克水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公益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