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自2001年全球上市以来就受到关注,不仅仅因为它的同门大哥醚菌酯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也因为一出世就被冠以替代大哥的名份,并很快与同宗老大嘧菌酯并驾齐驱引领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乃至整个杀菌剂的市场。
在国内,凯润的势头在专利保护期到来之前一直不减。
这当然得益于百泰在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
当吡唑醚菌酯专利期过了之后,国内厂家如同嘧菌酯专利期刚过一样又纷纷把吡唑醚菌酯捧上了天。曾经备受吹捧的嘧菌酯呢,则被打入冷宫,给点饭食让它活着喘口气,而已。
今天的吡唑醚菌酯,是不是也要走嘧菌酯的老路呢?
几年前,嘧菌酯市场只有折合原药1,500吨的时候,国内产能达到了近万吨。结果嘧菌酯原药价格狂降,直到市场全面遇冷。
转向吡唑醚菌酯,更加疯狂!市场容量不及嘧菌酯,原药产能却已经接近两万吨!
吡唑醚菌酯不死,天理难容呀。
死而后生吧。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好产品。严重供大于求时,再好的产品也被市场做烂。
再好的产品也有缺陷
吡唑醚菌酯比嘧菌酯对乳油的混用宽容度提升了,并不代表吡唑醚菌酯可以随意和乳油混用。吡唑醚菌酯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或增效剂混用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别是在苗期和幼果期,有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和其他农药混用,吡唑醚菌酯最好的方式是把浓度降下来,看看百泰里的吡唑醚菌酯还有多少含量?幼果期“大药方”中含有的吡唑醚菌酯往往造成果实“烧屁股”现象,而且被烧的疤痕很难有病菌侵入,吡唑醚菌酯的抗菌功力在这时表现得很充分。只是,有了药害斑的果子咋卖捏?
吡唑醚菌酯的抗衰老功能很强。但,抗衰老就是延迟成熟!用错了地方就是问题,收获季节这农产品一天一个价地降,抗衰老就把好行情抗过去了呀。
吡唑醚菌酯有很强的调节营养功能,用对了时间,配好了搭档,对农作物增产提质的作用十分明显。用错了呢?
吡唑醚菌酯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境地,该把它请下神坛了。
各个厂家做了大量的吡唑醚菌酯田间试验。效果好的数据给了自己的员工和客户。不好的呢?不要以为他们把效果差的数据雪藏了。俺老人家去农药公司时,常有老板拿出效果差的数据,和俺讨论原因和改进方法。
记得俺老人家的话:吡唑醚菌酯是好东西,但它不是神药。它也会有药害,而且它的药害很难恢复,确切地说,是没有恢复的价值。
吡唑醚菌酯,宁可少用,绝不多用。
吡唑醚菌酯,没有弄懂之前,放两头,保中间。即不了解它之前,放弃苗期、初果期和成熟转色期市场,保证膨大、灌浆期市场。
(191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