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两会结束后不久,中化集团召开了2018年高层研讨会,会议的主旨报告“科学至上”吹响了公司全面转型升级的号角,成为中化创新发展的里程碑。
产品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报告中,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全面阐释了“科学至上”的深远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企业创新升级是大势所趋,系统分析了中化集团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发展的基础所在,指明了向创新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方法、专业领域和战略定位。
正如宁总指出的,今天的中化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尽管大家都知道创新的难度和艰辛,但如果中化想要走上一条受人尊敬的公司发展之路,它必须是创新的、创造的、创业的,最终是引领行业的,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化一定能成为一家科学技术驱动、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和灵魂的企业。
创新难,因为创新并没有统一的理论和可靠的模型,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科学。事实上,创新思维就是要与众不同、打破常规。
创新一般分为3种类型:一是产品创新或原始创新,二是过程或工艺创新,三是应用创新(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等)。其中,产品创新难度最大。
新农药创制自然也很难,为什么难?因为它横向涉及多种学科,纵向涵盖上述3种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最难的就是产品创新,其具有“多学科、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且农药不同于其它产品,由于抗性以及新的病虫草害发生等因素,需要不断推出安全环保、性能优异的新产品。
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农药,其完整的研发体系或创新平台必须包含如下组成部分:新化合物设计与合成、生物筛选、工艺研究、制剂研究、安全评价。
推新的过程非常艰辛。首先要发明一种市场需要、潜力大、专利权稳定、高效的新产品,产品还必须符合苛刻的登记要求,即确保对人类、环境安全,这是产品创新,其成功率只有十六万分之一,且需耗时十多年、耗资3亿美元左右;然后,要经过工艺研究,选择廉价易得的原材料,采用安全环保的工艺,生产出成本更低的产品,这是过程创新;最后,新产品要合理地应用于农业防病治虫除草,不仅确保农产品产量,更要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这是应用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研发体系健全自然更好,万一不全,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不怕有短板,就怕没优势。短板可以通过合作、购买来弥补,但没有核心竞争力,则绝对不行,而产品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创新层次看农药新品研发
国际上,农药化合物产品的创新一般分为6个层次。
第一层,研究已知化合物,发现其用途或者新用途,或利用已知中间体作为农药活性成分,性能与已有化合物相似,有可能有一定互补性。但相关化合物如果有专利或专利没有过期,实施中有很大的侵犯他人专利权风险,需要支付一定的专利费。
第二层,在已有专利范围内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发明,研发出“me-too”或是“me-better”新药,性能好于或与已有化合物相似,与现有产品相比有可能具有互补性或替代性,但很难获得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果相关专利没有过期,也需要支付专利费。
第三层,研制已有专利范围外化合物,研发出“me-too”新药,性能与已有化合物有差异或相似,与现有产品相比有一定互补性。如果专利授权,不仅专利权稳定,而且不用付任何专利费。
第四层,研制已有专利范围外化合物,研发出“me-better”新药,性能优于或与已有化合物差异显著,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互补或替代性,属突破性创新,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第五层,自主发现全新结构,研发出“me-first”或是“first in class”新药,性能优于或与已有化合物差异显著,具有替代和互补性,有可能是颠覆性创新,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第六层,自主发现全新作用机理,研发出“first in class”新药,性能显著优于已有化合物,属颠覆性创新,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总体来说,我国创制的农药化合物产品性价比一般,多属于“me-too”研究(性能与现有产品相似,互补性差,也不具备替代性,甚至有的化合物性能比已知化合物还差),主要是因为创新投资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创新研究时间短、创新水平有限等,当然也有急功近利的原因。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农药巨头在新药创新方面实力强大、技术水平高,尽管每一层次都有互补性或者替代性的化合物,但他们大多研究4~6层次化合物,即与现有产品相比,属突破性、颠覆性创新,或可以替代,或与之互补,因此其创新的化合物性价比高,多成为“重磅炸弹”。可见,在农药创新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当下,新《农药管理条例》实施、互联网等迅猛发展,农药创新的观念是否应转变?是否依然采用跟随式创新(发明新产品与现有产品性能相似)?是否要考虑持续发展?是否要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是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研发具有互补性或替代性或突破性或颠覆性创新的新产品?
创新层次较低的原因分析
若深入分析我国农药创新层次较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农药创新体系、理论和方法存在问题。研发体系包括合成、生测、工艺、制剂、安全评价、市场评估、登记、全球营销网络。我国有不少单位从事新农药创制,但创新体系不完善或者不健全,大多数单位仅有合成环节,有的单位甚至连生测也没有,即使有生测,靶标也不一定以市场为导向;理论方法差别不大,但因为经费等原因造成理论创新受限;在创新方法上,国内研究机构也不是以市场靶标为导向,存在“为了创制而创制”的现象。
其次,农药创新机构间的协作存在问题。众所周知,产品再好,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推广与营销才能带来实际收益,但目前推广应用实力强的单位通常创新能力有限,而创新能力强的单位市场能力又有欠缺。事实上,国内企业大多擅长仿造,重视过程或工艺研究,而不重视应用研究。即使有好产品,由于市场经验有限,营销也不一定做得好;即使有销售,但没有服务,照样做不好。同时,科研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导致推广难度加大。此外,尽管有些机构之间合作良好,但由于缺乏产业化的平台,所以产业化难以实现。
再次,农药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中存在问题。我国专利法从1985年开始施行,时间较短,虽然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但总体重视程度还不够。同时,企业研发经费不足、农药创制周期长、风险高,再加上农药市场已近饱和,更多的企业还是选择能够快速带来经济效益的仿制农药。
最后,国产农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问题。有些农药使用者在实际操作时缺乏专业知知识与技术,不当操作导致病虫草害的抗性增加。同时,很多使用者缺乏预防为主的理念,使得防治效果不佳。
破解创新难题的路径
那么,农药行业创新难的问题如何破解?我认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农药研发及生产围绕解决市场中的热点和实际问题,比如,免耕带来的杂草多样性问题,又如病虫草害的抗性问题。
未来,国际集约化种植和土地流转将成为大势所趋,农药、化肥的使用将直接影响人类餐桌安全,技术服务业也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在新形势下,产学研应多部门联合创新、共同发展。通过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努力做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应用创新。同时,各单位需解决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实现双贏或多贏。
创制新农药,不仅仅是产品创新,还包含过程、工艺、应用创新,不仅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十年磨一剑”的过程中,企业需加大对农药创制的支持力度,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心态,重视人才和知识产权,确保硏究经费的持续投入,充分调动研发人员和应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具体到我司,应在“科技至上”引领下,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优化整合研发资源,重视知识产权,提升科技人员和应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相信在新理念的指引下,集团的创新工作定会更上一层楼。
刘长令团队简介
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刘长令本人及其团队从1986年开始从事新药研究,以对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生物等排、选择性发明的方法,于1994年创制出了一种新型杀菌剂——氟吗啉。氟吗啉于1999年商品化,这是我国发明的第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也是第1个获得中、美、欧发明专利的农药品种,已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1995—2008年这段时间里,刘长令团队以β-酮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中间体衍生化方法(该创新方法是刘长令经过20多年创新实践总结出来的,大大提高了新农药创制的成功率,成效显著),成功开发了多个农药新产品,如唑菌酯、丁香菌酯、唑胺菌酯。从2007年至今,刘长令团队继续采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仍以β-酮酸酯为起始原料,研发出性价比优势明显的新型二氯丙烯醚类杀虫剂、脲嘧啶类除草剂、嘧啶胺类系列杀菌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