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农药行业破局新方向

作者:颜旭 更新时间:2019-11-25 点击量:2020

2019年对于农药行业来说,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陆续落地,未来还有哪些新动向?环保压力层层加码,农药监管日趋严格,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农化行业竞争加剧,怎样才能逆势突围?

 

1  一条主线,个关键点

新《农药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农药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更完善、执法更严格、处罚更严厉。新规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也对我国农药行业提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登记门槛、提高经营进入门槛,严格准入条件、严格审核把关、严格技术审核”的要求,农药行业步入新时代。

 

对如何准确把握其核心内容,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表示,作为农药产业,应把握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突出提高农药质量及效益的核心。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满足中国乃至世界农药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药使用健康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修订实施后的《农药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有5个关键点1全面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要求,提高了登记门槛;2从生产企业进园区等方面,提高了生产许可门槛;3设立经营许可,提高了农药经营门槛;4构建农药再评价体系,建立了产品退出机制;5规范试验单位管理,设立了试验单位认定制度;最后是加大了出口贸易力度和农药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端祥总结道。

 

2  减少农药飘失是关键

我国一年农药使用量30万吨,而沉积到作物上的只有30%,70%都飘移流失到环境中去了。不仅仅是植保无人机,从地面机械到空中机械,都面临农药飘失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说出了在普遍叫好无人机施药的情况下,我国施药机械装备面临的实际问题。

 

我国的植保机械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减少农药飘失,新药械研发是关键,提高农药雾滴沉积利用率是目标,专业化队伍的建立与培训是基础。新型施药机械研发与技术理论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精准标准化作业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关键工作部件、作业质量与可靠性是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的内涵。其中智能精准变量喷雾技术需要大规模的田间试验和生产性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技术产品的轻简化、实用化水平。

 

“精准施药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农药用量。对于无人机来说,最大的挑战除了施药均匀性以外,还有超低容量喷雾面临的飘失问题。对于地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来说,精准对靶和防飘移技术不难解决,未来更关注的是驾驶室的密封性能。”何雄奎表示。“精准作业以后,还要实现标准化作业,比如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喷头,多大的用水量,达到什么样的均匀性。这是安全、高效、减量施药的必由之路。”

 

2016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22个省共计162个示范点开展精准施药与标准化作业技术示范推广,确保每亩施药量按照设定值进行均匀标准化喷施作业,整个试验过程详细测试各作业生产效率、压损率、农药沉积分布均匀性、农药利用率、防治效果等。试验表明,各机型平均能节水60%以上,节药15%~30%,喷杆喷雾机作业生产效率提高10~30倍

 

3  生物农药迎来发展春天

近年来,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其中就包括生物农药。据悉,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创建3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快推进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应用。

 

同时,在对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上,农业农村部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种类生物农药的特性,减少试验内容、缩短试验周期,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步伐,鼓励农药企业研发、登记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制剂和性诱剂(一种生物化学农药)免农药残留试验,性引诱剂可免环境试验。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制剂分别比化学农药减少环境试验资料8项、7项和4项。生物农药药效试验可在1年内完成,比化学农药缩短1年。

 

农业农村部还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每年安排8亿元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在低毒生物农药推广方面,每年从部门预算中安排1 000万元用于示范推广。未来还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按照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要求,研究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支持措施,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加大对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

 

在前沿成果方面,重庆大学王中康教授认为,目前RNA干扰(RNAi)技术成为生物农药研究新方向。RNAi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很好的技术移植性,候选基因众多,容易实现多个病虫害的聚合防控等特点和优势。“RNAi未来的应用途径主要有3条:1大规模高通量的基因功能研究,2基于RNAi抗虫转基因植物研发,3RNAi制剂的研发。”王中康总结道。他还指出,生物农药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需紧跟需求,谋求差异化发展,正确认识生物农药的“农药”属性,把握助推土壤健康、作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定位。以服务品质提升、效益提高和绿色发展为使命,谋求行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农资

tag: 农药行业  主线  农药飘失  生物农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7247.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