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及其他的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ADV农药测评 更新时间:2020-04-13 点击量:1784

4~5月是水稻育秧的主要时期,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

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偏重流行风险,

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等次要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


江苏省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尤其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栽稻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区域也在扩大,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沿海、沿江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苗期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


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和药液流失;一些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塑盘育秧盘根,利于机插。

 

注意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近年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重发地区,要压缩高感品种的种植面积,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减轻防治压力。


2
科学开展种子药剂处理

2.1
选择对路药种

对恶苗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咯菌腈、乙蒜素、精甲·咯菌腈、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甲霜·种菌唑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鉴于江苏省绝大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咪鲜胺产生高水平抗性,要停用咪鲜胺浸种;苏南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出现氰烯菌酯抗性种群,要适当降低使用频率。对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对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杀螟丹加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具体用量用法可参照农药标签。


对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如针对稻蓟马,可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0~300毫升,加水1~2.5升稀释后搅拌包衣100千克稻种;或水稻种子先浸种催芽至露白,再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400毫升稀释后搅拌包衣100千克稻种。


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示范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或噻唑锌拌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其感病品种,应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 500~2 500毫升,加水稀释至1.5~3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


2.2 
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要根据农药标签要求,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保证防治效果;

药剂浸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小时,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

要注意浸匀浸透,浸种时药液要淹没稻种;

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2/3袋,确保翻袋时种子吸足水后均匀受药,并时常翻动种子,提高浸种效果;

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


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后直接播种;要大力示范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2.3 
调节浸种期间温度

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风险;

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

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

农药包装废弃物需及时回收;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液浸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其他的绿色防控技术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2020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中提到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除江苏省植保植检站推广的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外还有以下的相关技术。


(1)带药移栽。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2)物理阻隔育秧。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介体昆虫,预防病毒病。


(3)性信息素诱杀和交配干扰。越冬代二化螟、大螟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减轻为害。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套,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10 分钟喷施1次。


(4)释放稻螟赤眼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亩均匀放置5~8点,每次放蜂量8000~10000头/亩。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


(5)稻鸭共育。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日龄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6)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保护预防。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根据穗期主攻对象组合用药,预防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

 


 

整理自: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全国农技中心

tag: 水稻  种子处理  绿色防控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764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