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氟啶胺
作者:孟东锋 更新时间:2018-03-06 点击量:12135

    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于1988年推出的化合物,1990年成功开发了首个50%可湿性粉剂,后期相继推出了500 g/L悬浮剂等剂型。由于悬浮剂的优势,福帅得(500 g/L悬浮剂)成为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主推的氟啶胺类产品。据报道,2009年福帅得在欧洲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药剂中达到40%的市场份额,在韩国辣椒疫病的防治中每年有100吨的销量。

 

    2010年氟啶胺的全球销售额为1.25亿美元,2011年为1.45亿美元。上市以来,全球市场销售额基本稳定在1亿美元以上。

 

    在中国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和西南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与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中普遍使用。目前,氟啶胺在我国的推广使用远远不及国外,整体销量非常低,仅在西南根肿病区域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1  作用机理独特

    目前,氟啶胺是唯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

 

    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全世界使用至今无抗性报道,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特色化合物。

 

2  活性较高

    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链尾端的ATP合成酶的多个特异性位点,活性超过同类化合物中单位点抑制作用,触杀效果突出。以灰霉病为例,氟啶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是当前主流成分的438~3,866倍。

 

3  具有治疗、铲除和保护效果

    氟啶胺基本无内吸性,因此国外将其定位成保护性杀菌剂,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不仅保护效果突出,病害发生后期仍有一定治疗效果。通过同位素追踪等试验方法观察叶片喷施氟啶胺后药剂的移动,发现氟啶胺有较强的渗透性,有效成分可穿过叶片表皮细胞,进入外层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形成药效集中的保护层。

 

    与内吸性较强的化合物相比,氟啶胺的药效利用率更高。例如内吸性较强的甲霜灵与烯酰吗啉等,叶面喷雾后可内吸进入导管与筛管,随水分和有机物被运输到植株的其它部位,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药效稀释快,持效期短,且在低浓度药剂的刺激下,病原菌更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氟啶胺通过在叶片外层富集,形成超级保护层,不仅减缓了药效的稀释分解,同时持效期更长(10~14天),且耐雨水冲刷。

 

    氟啶胺具有强烈的触杀效果,已被列为救灾性药剂。通过阻断孢子的产生、萌发、侵染与菌丝的生长,对病菌各个生长阶段发挥药效。病害预防效果显著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同时抑制已侵入菌丝的突破,有效防止病斑的扩展。

 

4  杀菌谱广,应用灵活

    氟啶胺的杀菌谱很广,对高等真菌与低等真菌都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防治霜霉病、疫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根肿病、猝倒病及果树上的疮痂病、黑星病等病害。其中,对疫病、根肿病和灰霉病有特效。

 

    氟啶胺具有非常好的土壤稳定性,遇土后仍能保持较高活性,且半衰期较长,适合各种形式的土壤处理。在我国西南根肿病区域推广喷灌或灌根发挥了突出的防治效果,对其它根部病害(如菌核病、马铃薯块茎腐烂病等)也有较好效果。因此,氟啶胺是理想的地上喷雾与土壤处理兼备的广谱性杀菌剂。

 

5  具有杀螨作用

    氟啶胺的防治机理在于阻断螨类的能量合成,对红蜘蛛的成虫和卵都有防效。在美国、中国台湾等地作为杀螨剂正式登记,用于柑橘、苹果等果树红蜘蛛的防治。药剂渗透性、触杀效果较强,无内吸传导作用,红蜘蛛抗性较低。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以我国重要植食性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为对象,采用喷雾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2种叶螨的活性。结果表明,500 mg/L喷雾处理后48小时,虫螨腈、呋虫胺、氟啶胺、嘧啶氧磷、螺虫乙酯、苯菌灵、吡蚜酮、丁醚脲和噻虫嗪对二斑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6.66%、93.99%、93.67%、83.14%、77.62%、72.51%、65.00%和63.36%,均高于对照药剂乐果的62.12%;虫螨腈、苯菌灵、氟啶胺、嘧啶氧磷、螺虫乙酯和噻虫嗪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0%、95.41%、92.75%和79.26%,均高于对照药剂乐果的77.78%。

 

6  主要推广方向

    主要推广方向是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和马铃薯晚疫病。在十字花科蔬菜的使用上大部分的使用集中在灌根上面,“福帅得”亩用量是300毫升。

 

    近年来也有一些企业将其定位在红蜘蛛防治上。例如天津汉邦,将氟啶胺定位在治病杀螨上,主要突出杀螨的作用;还有柳州惠农直接登记就在柑橘的红蜘蛛上面,在柑橘区还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还有一些企业关注在霜霉病、晚疫病上,但是要特别注意选择好使用时间及其用量,比如在马铃薯上使用会出现白点,但是后期能够恢复,这就要求企业有提前的预知和评估。

 

    在三七上使用预防霜霉病和根腐病害,效果不错。没有对三七叶和茎秆造成伤害,也没抑制三七生长,安全性很好。

 

    还有厂家将其做成“连体装”,比如浙江海正将氟啶胺和喹啉铜组成双连体的形式,再试厂商作为霜霉病、疫病的套餐形式。

 

表1  氟啶胺国内主要推广方向

推广作物

防治病害

草莓

灰霉病、根腐病

洋葱

霜霉病、灰霉病

油菜

菌核病

芦笋

茎枯病、斑点病

豆类

炭疽病、灰霉病、菌核病

柑橘

疮痂病、黑点病、红蜘蛛

苹果

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黑星病和叶螨

观赏花卉

灰霉病、黑斑病、霜霉病

草坪

褐斑病、叶斑病、腐霉病、枯萎病、炭疽病

梨树

黑星病

 

7  登记情况

    截至2018年1月13日,国内现有登记产品68个,其中原药17个,单剂37个(悬浮剂34个),复配制剂14个。目前,国内主要登记的作物是:大白菜、番茄、柑橘树、黄瓜、辣椒、马铃薯、苹果树、油菜。

 

表2  氟啶胺在国内的登记情况

登记名称

剂型

登记数量(个)

苯菌·氟啶胺

悬浮剂

1

氟胺·氰霜唑

悬浮剂

3

氟啶·嘧菌酯

悬浮剂

3

氟啶·霜脲氰

水分散粒剂

1

氟啶胺

可湿性粉剂

1

水分散粒剂

2

悬浮剂

34

原药

17

霜霉·氟啶胺

悬浮剂

2

噁酮·氟啶胺

悬浮剂

1

烯酰·氟啶胺

悬浮剂

1

异菌·氟啶胺

悬浮剂

2

 

8  注意事项

    (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

 

    (2)千万不能和乳油复配,因为渗透性很好,和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卷缩;

 

    (3)对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禁止喷雾,葡萄不同品种先做试验后推广,夏黑、红提等品种花前或套袋后使用;

 

    (4)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部分人群对此成分过敏);

 

    (5)氟啶胺不能与有机磷或有机硅混用,反应会使药液变色并出现絮状沉淀,降低药效;

 

    (6)作物苗期慎用。

 

农药快讯, 2018 (4): 33-34.

tag: 氟啶胺  福帅得  石原株式会社  保护性杀菌剂  根肿病  灰霉病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003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