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霉菌对氟吡菌胺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
作者:刘 刚 更新时间:2018-04-17 点击量:1817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该病原抗逆性强、生存力强,严重威胁着世界各辣椒产区的种植和产量。目前生产上的治理策略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内吸性杀菌剂的大量使用,辣椒疫霉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氟吡菌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对常见卵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效。为探明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风险,西南大学研究人员主要从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基线、抗药性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基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重庆市6个主要辣椒种植区县的110个辣椒疫霉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110株辣椒疫霉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平均EC50值为(0.3222±0.1080) μg/mL。不同地区菌株间EC50值差异较小,其中最大为0.5719 μg/mL,最小为0.1028 μg/mL,相差5.6倍。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田间监测辣椒疫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

 

    (2)通过紫外诱导获得3株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突变频率为0.86%,抗性水平分别为69.5、98.5、94.2倍。根据FAO对抗性划分标准并结合敏感基线及抗药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本试验共获得3株中抗辣椒疫霉突变体。其中部分抗药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在菌丝生长、温度适应能力、致病力、产孢子囊能力方面与亲本菌株无显著性差异,部分抗性菌株则显著低于亲本菌株,但仍有致病力和产孢子囊能力,且3个抗药突变体均能稳定遗传。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氟吡菌胺与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丁吡吗啉、嘧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表明,辣椒疫霉菌对氟吡菌胺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因此,氟吡菌胺的连续使用有利于抗药性群体的发展,生产上使用时应与无交互抗性的药剂混合或交替使用。

 

    我国对于氟吡菌胺的抗性管理坚持未雨绸缪、预防在前。截至2018年2月底,分别批准了氟吡菌胺与霜霉威盐酸盐(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大白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西瓜疫病、洋葱疫病)、氟吡菌胺与代森锰锌(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氟吡菌胺与氰霜唑(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的复配剂登记,未批准氟吡菌胺单剂登记。 

 

农药快讯, 2018 (7): 51.

tag: 氟吡菌胺  辣椒疫病  疫霉菌  抗性风险  霜霉威  氰霜唑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024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