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势 专家论道 新品发布 市场研判 “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高端呈现
作者:《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柏亚罗 顾林玲 更新时间:2018-12-13 点击量:3360

 

 

    “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中国植保“双交会”)于2018年11月22日在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召开,其规模弘大,盛况空前。中国植保“双交会”是我国举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最深远的专业展会,并已发展成为农药(械)行业发展的方向标、植保系统创新的指南针、农资产品供需对接的大平台。

 

    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加大展会的创新力度,注重开展学术研讨交流,丰富信息发布的内容。本届大会组委会组织和支持举办的各种论坛和信息发布会达到8个;“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活动,旨在共同探讨植保行业、农药(械)行业的发展大计。

 

    “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是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厦门市凤凰创意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冠名,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优农帮)等协办。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陈萍副司长,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党委书记吴国强,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钟华,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秘书长花荣军,全国农技中心、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参加全国省级植保站长会议的站长,以及来自植保系统、农药(械)企业、农资经销、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代表等。

 

    “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定位高端。第一部分“高峰论坛”由有关领导、院士、教授领衔担纲,中国农技推广协会陈生斗会长主持;第二部分“信息发布会”由全国农技中心有关处室和企业代表发布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植保技术和产品的最新信息等,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王凤乐处长主持。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陈生斗会长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王凤乐处长

 

研发适应新形势的产品

提供接地气的社会化服务

    大农药行业不仅包括农药的创新、生产、经营,还包括农药的使用、药械及植保等相关行业。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党委书记吴国强从需求端出发,分析了决定大农药行业发展方向的基石。他认为,土地、粮食和人等因素将决定大农药行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党委书记吴国强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延长,土地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农户以及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2018年,我国土地流转面积有望达到40%。土地经营规模大,需要更为高效的农药施用机械,对农药的一次性购买量大,议价能力强,对大包装农药的需求增加,对专业化的植保服务更为需要;而且,新型经营主体的素质提高,容易接受新科技、新理念,更易于采用生物农药。

 

    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库存严重,价格上涨有限,农民必须依靠扩张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品质,开展多种经营等方式来提高收益。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成为农民的调整方向之一,在农业投入品上,更趋于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特色农业、农旅融合农业、农产品公共品牌等。

 

    由于国家积极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新主体对农药有更多了解,更乐于接受新农药,对农药的内在品质要求更高;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专业化服务受到市场欢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

 

    基于对土地、粮食、人等需求端因素的剖析,吴书记提出了发展大农药行业的几点建议:研发适应新形势的好产品;提供接地气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延伸;主动求变,寻找机遇。

 

    农业是传统行业,不可能一下子发生巨变,但吴书记提醒道,政策的叠加和累积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我国农业农村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极其重要。

 

开发绿色农药、绿色防控技术

助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长期以来,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对生态环境的风险凸显,害虫抗药性持续加剧,农药用量不断加大,药剂及剂型老化,替代品种缺乏,以及农药使用水平偏低,施药器械落后等因素影响,农药深受大众诟病。加之百姓对农药学科的不了解,以及一些不当宣传和报道,农药被“妖魔化”。事实上,若没有农药,则作物上病虫草害肆虐,由此引起的农作物损失在75%左右,人们也将生活在一个充满害虫的世界,深受病患困扰。农药的使用是保障现代化农业优质丰产的重要手段,绿色农药创制是我国农药工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质量兴农和绿色农业的有力推手。

 

    目前拜耳、陶氏杜邦(现科迪华)、先正达等公司凭借雄厚的实力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新颖作用机制或新颖骨架的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引领国际市场新潮流。

 

    谈及现代新农药创制,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介绍了新农药创制的研究趋势:新的生物技术引领、生物信息技术应用、多学科发展的推进。通过阻止害虫或病菌进行相关蛋白质的翻译和合成,从基因层面上杀死害虫和病菌的RNA农药将是农业上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帮助人类有效进行作物害虫、病菌及其杂草的灭杀。此外,植物免疫诱抗控害技术的发展,也将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生物农药掀起了“绿色风暴”,其未来发展前景巨大。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最后,宋宝安校长对绿色农药创制和绿色防技术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走清洁工艺、绿色工艺、生态工艺的道路,加大绿色生态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信息素产品、免疫激活剂的创制开发力度;加大天敌人工饲养规模和施放技术研究;加强高效、安全、绿色新农药、新剂型的创制开发力度;加快绿色农药精准使用技术与高工效施药技术及航空植保技术的研究步伐;建立作物健康全程植保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完善统防统治机制,强化绿色农药及其普及应用。

 

研发真菌生物农药

助推农业健康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微生物农药虽然只占所有农药的1%~2%,但微生物农药在过去10年中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寄主植物与昆虫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和环境生态学特性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真菌生物农药对使用者安全,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有益生物影响小,且能提升食品安全性,因此,将会更广泛用于害虫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目前国内外有50多种昆虫病原真菌用于商业生产并作为微生物农药使用,10余种丝状真菌制剂作为菌肥应用。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中康教授介绍了丝状真菌生防制剂的主要功能、防治调控机理,以及丝状真菌主要剂型,第二代多功能生态制剂产品及其应用情况。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中康教授

 

    王教授说,丝状真菌是广泛存在的天然昆虫病原体,常常在宿主昆虫间引起域内流行性病害。丝状真菌在植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了控制节肢动物害虫外(昆虫、蜱螨),一些真菌菌种可以同时抑制植物病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此外,丝状真菌生防制剂还具有土壤修复作用,植物营养作用,对根围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根围害虫具有寄生作用。

 

    丝状真菌剂型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多种常用剂型。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适合用于无人机、直升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或进行大面积农区、草原和森林的重大害虫防治,防控靶标有蝗虫、马尾松毛虫、美国白蛾、松墨天牛等农林害虫。

 

2019年病虫害总体发生重于常年

发生面积48亿亩次

    据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刘万才处长介绍,2018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平稳,轻于近年。全国发生面积2.89亿公顷次(43.35亿亩次),同比减少8.3%;防治面积3.84亿公顷次(57.60亿亩次),同比减少6.6%。其中,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麦区偏重流行,重于2017年;玉米螟、棉铃虫、二化螟、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重发;稻飞虱、黏虫、飞蝗、草地螟等在局部地区发生高密度点片;小麦、玉米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刘万才处长

 

    预计2019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将重于常年,累计发生面积约48亿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棉铃虫重发风险高;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范围广、为害程度重;黏虫、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飞蝗总体发生平稳,草地螟进入新的发生周期,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

 

    预计2019年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其中长江下游稻区偏重发生;二化螟在西南东北部、江南和长江中游大部稻区偏重发生,部分稻区大发生。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南方稻区大部为偏重发生,东北大部和西南南部中等发生;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局部稻区偏重流行风险高。

 

    预计2019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小麦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甘肃南部、四川沿江河流域、汉水流域等麦区局部呈偏重流行态势。小麦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

 

    预计2019年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北部、新疆伊犁地区,二代玉米螟在东北和西南局部地区,三代玉米螟在华北和江南局部偏重发生;二、三代黏虫总体呈中等发生,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局部地区可达偏重程度,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区域。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局部高感品种将偏重发生。

 

    预计2019年东亚飞蝗在环渤海湾、黄淮滩区部分蝗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会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棉铃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二代至四代在北方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多种作物田偏重发生,在西北和华北部分区域加重为害态势明显,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西南东部、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偏重流行风险高。

 

八种绿色防控新技术及产品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开发绿色防控新技术产品能解决病虫害防控中的新病虫、新问题,降低防控技术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成本,且将绿色要求贯穿于病虫害防控的全过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杨普云处长介绍了免疫诱抗、光波诱控、性信息素、食源诱控、电解水、防虫网、寄生性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8种绿色防控新技术及产品。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杨普云处长

 

    免疫诱抗在诱导作物抗病、促进作物生长、诱导作物抗逆、增产增收、改善品质、保鲜延长货架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光波诱控发展迅速,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频振式杀虫灯,LED 诱虫灯、频振式高压电网成为研究趋势。性信息素种类越来越齐全,广泛应用的有性外激素、报警信息素、取食信息素、空间分布信息素、产卵信息素等,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玉米螟、小麦吸浆虫、大豆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甜菜夜蛾等20余种害虫。食源诱控已推广应用的产品有水解蛋白类诱剂、糖醋液类产品等。食源诱控防治效果良好,农药使用量仅为常规防治田的5%~10%,且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电解水对蔬菜叶部病害、水稻稻曲病、小麦条锈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效。防虫网在蔬菜上应用最为广泛。其覆盖应用后,保护地蔬菜基本可免受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蚜虫、烟粉虱、棉铃虫等为害,并能阻隔病毒病,经济效益明显。昆虫天敌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有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蔬菜、果树、棉花害虫。生物农药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应用广泛的有苏云金杆菌,农用抗生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以及植物源农药。利用昆虫病毒防治虫害在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主要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等,防治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害虫。

 

全新杀虫剂双丙环虫酯即将上市

作用机理新颖独特

    双丙环虫酯即将于2019年在我国上市,巴斯夫大中华区产品研发部高级经理陆悦健博士对该产品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巴斯夫大中华区产品研发部高级经理陆悦健博士

 

    双丙环虫酯(英文通用名:afidopyropen;商品名:Inscalis®、英威®)发现于生物发酵产品,为丙烯类(pyropenes)化合物,是一种全新的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具有起效快、高效、广谱等特点。双丙环虫酯能快速抑制昆虫取食,有效降低因昆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虫(蚜虫、粉虱等)效果;持效期长;对害虫的多种虫态有效(对卵无效);具有优秀的叶片渗透能力;其剂型独特,耐雨水冲刷。

 

    双丙环虫酯通过干扰昆虫弦音器的功能,导致昆虫对重力、平衡、声音、位置和运动等失去感应,使昆虫耳聋、丧失协调和方向感,进而不能取食,失水,最终饥饿而死。

 

    据介绍,双丙环虫酯是优异的抗性管理工具。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将其归类为9D组(同翅目昆虫摄食抑制剂;9B:吡蚜酮、pyrifluquinazon;氟啶虫酰胺原为9C组,现调整为第29组),它是该组中唯一的化合物,与现有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双丙环虫酯的上市,将提供新的药剂轮换和混配工具;特别适用于防治易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如桃树蚜虫、棉花棉蚜等;对于防治对烟碱类、有机磷类、菊酯类和吡蚜酮产生抗性的害虫具有卓越的防效。

 

    据陆博士介绍,双丙环虫酯是目前最安全的化合物。其对哺乳动物、鱼、鸟类、捕食性昆虫低毒,对蜜蜂低毒,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如捕食螨、寄生蜂、草蛉、赤眼蜂、瓢虫等)安全。

 

    巴斯夫已经向我国申请登记双丙环虫酯原药及其两个制剂产品。英威®是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5% DC),主要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英雷®为75 g/L双丙环虫酯·阿维菌素可分散液剂(双丙环虫酯∶阿维菌素=2∶1),主要防治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研究表明,施用英威®后,药剂在喷药区域均匀全面覆盖,保证理想防效;其卓越的跨膜传导活性,使药剂从上部传导到底部,上部和底部的害虫都能得到控制,达到“正打反死”的效果;并能向顶传导,从而防治叶片顶端的害虫。

 

    试验证明,经英威®处理的蚜虫,其中毒反应发作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药剂;通过防治番茄桃蚜(Myzus persicae),可以有效降低番茄黄化病毒(TuYv)的传播率90%以上。

 

    总之,英威®独特的产品性能和加工剂型,可以有效降低喷药时的飘移,有助于提高活性成分的药效(4倍于SC和EC 剂型),提高药剂在叶片中的跨膜传导和向顶传导的能力。

 

    巴斯夫基于双丙环虫酯的两个产品英威®和英雷®将于2019年在我国上市。

 

2019年农药市场需求略好

植保无人机大幅增长

    据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李永平高级农艺师介绍,2018年,我国农药使用总量略有下降,折百量约30万吨。杀虫剂总体用量减少;杀螨剂总体用量增加;杀菌剂总体用量持平;生物杀菌剂、线虫防治药剂用量增加;除草剂用量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健康产品的应用面积继续扩大;农药助剂、种子处理剂、药肥用量增加。小型植保药械用量下降,大、中型植保药械销售略升,无人机的销量大幅上升,大中型飞机的使用没有太大起色。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李永平高级农艺师

 

    2018年全国植保无人机新增销售量1.6万多台,防治面积超过2.7亿亩次;大中型飞机防治面积减少100多万亩,至4,100万亩。

 

    受国际形势影响,2019年国内种植业结构会有所调整,大豆、果树、花卉、中药材等种植面积会增加。基于种植面积、病虫害发生趋势以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持续推进等因素,预计2019年各种作物对农药的需求形势可能会略好于2018年。

 

    其中,生物农药,特别是微生物农药的用量会继续增长;土壤处理剂、种子处理剂用量会增加;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用量会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健康类产品使用面积将继续上升;农药喷雾助剂用量继续增长。植保无人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将继续火爆;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尽管用量大,但处于逐年递减的态势,大中型施药机械、大型飞机基本平稳。

 

    预计2019年有机磷类杀虫剂中的前几大品种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氧乐果的生产和使用量仍然较大;受线虫防治的需要,噻唑磷需求较大。烟碱类产品作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导产品,特别是用于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适合于早期施药的品种,预计会上升。阿维菌素市场平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会有增长。双酰胺类产品因为打假的原因,正规生产厂家的出货量会增长。吡蚜酮预计会继续乏力,在稻飞虱防治市场上,三氟苯嘧啶的用量将上升。新型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如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螺虫乙酯等用量会上升。生物杀虫剂用量会增加。

 

    预计2019年杀螨剂老品种的用量变化较小,新型杀螨剂如联苯肼酯、乙螨唑、乙唑螨腈、虫螨腈、氟啶胺、虱螨脲等用量会增加。晶体石硫合剂、松脂酸钠用量可能增加,矿物油用量增加。

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等代森类品种使用量会上升,因为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酰胺类杀菌剂用量预计会上升,这得益于水稻早期施药技术推广、小麦种子处理剂增长和经济作物作物面积的扩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用量会有较大上升,原因是其植物健康效果突出。三唑类杀菌剂的用量预计持平。

 

    除草剂用量预计将上升,特别是大豆田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用量上升。前者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后者因为水稻直播田面积增加和杂草抗药性水平的升高。用于大豆田的二苯醚类药剂会增多。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面临禁用,敌草快的用量会增加,草甘膦用量略减,草铵膦的用量将上升。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用量基本持平。禾本科茎叶处理除草剂如精吡氟禾草灵、喹禾灵等估计持平。预计酰胺类除草剂的变化不大,其中噁唑酰草胺的用量可能上升。对付抗药性杂草的新型除草剂,如氟氯吡啶酯、二氯喹啉草酮、双环磺草酮等用量将上升。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将上升。芸苔素内酯类产品的使用会有较大幅度上升;赤霉酸类产品、调环酸钙、氟节胺的用量将上升;多效唑的用量将下降,因为其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烯效唑可能会增加。

 

推进农业大数据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当前,信息革命已从数字化、网络化进入到数据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优农帮致力于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与可视化,农资生产经营备案与实时流通监管,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农业信息预警与预防,农资经营管理。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优农帮)总经理谢钟波介绍了优农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科学使用农药知识体系。

 

 

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优农帮)谢钟波总经理

 

    谢总说,优农帮病虫害防治及科学使用农药知识体系提供真伪农药鉴别、农技服务、配方共享、包装废弃物回收、智能诊单等多项服务,助力技术知识传播,帮助农民识别病虫害,指导农民科学有效使用农药,实现生态振兴。该体系覆盖政府、农资生产商、农资经销商、农民等4个不同层面的技术平台,实现农资监管、生产、经营、使用中各要素信息的互通互联,为农资行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与智慧农业生态系统。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1个省级、98个地市级、近500个区县植保部门正在利用优农帮病虫害防治及科学使用农药知识体系,开展农业监督管理工作,数百家农化企业与优农帮建立合作,全国超过50,000家农资店正在使用优农帮ERP,惠及农户约2,000万人。

 

开展航空植保联合试验

考察综合防治效果

    近年来航空植保发展很快,其效果众说不一。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介绍了航空植保联合试验情况,发布了联合试验结果。2018年,全国农技中心、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有关省级和市县级植保站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联合拜耳、江苏龙灯、先正达等9家农药企业,安阳全丰、北方天途、深圳大疆等7家无人机企业,广源益农、广西田园、拜耳等8家助剂企业开展航空植保联合试验。旨在解决无人机应用中最基础的几个问题,如飞行参数(亩施药液量、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助剂在飞防中的增效作用,药剂剂型或配方在飞防上的适用性,以及评估植保无人机、药剂、助剂的效果等;为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郭永旺副处长

 

    试验采用不同无人机、不同喷液量、不同药剂、不同助剂来分别考察植保无人机喷雾质量、飞防助剂增效作用、药剂沉降效果,以及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玉米黏虫的防治情况,对棉花脱叶效果等。试验结果显示:飞防助剂有助于减少雾滴飘移,促进雾滴沉降,使雾滴在作物上快速润湿铺展,促进药液吸收,提高防效;植保无人机在整机性能、飞行轨迹、喷洒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不同类型的植保无人机喷施同种药剂在防效上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参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在95%和90%以上;参试药剂在和助剂混合过程中未出现脱乳絮凝现象,高浓度药剂未对作物产生药害。

 

    尽管植保无人机喷雾均匀性尚需改进,但其优异的性能,良好的喷雾效果,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无人机数量已突破3万架,总作业面积近2.7亿亩次。

 

 

农药快讯, 2018 (23): 8-12.

tag: 植保双交会  高峰论坛  信息发布  大农药行业  绿色农药  丝状真菌  双丙环虫酯  航空植保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1360.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