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春秋风雨路 改革开放再出发——写在农药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作者:山东蓬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韩永奇 更新时间:2018-12-18 点击量:1233

    2018年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神州大地,气象万千。从贫穷到小康,从大国到强国,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40年的风云变幻,40年的时代变迁,让中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绚丽的彩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农药工业40年的巨变,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成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之一。回溯农药行业改革开放的40年,让每一个农药人都感慨万千,40年的农药故事听不完,40年的农药记忆可绘历史长卷。

 

    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197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就是在这一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动员令,为中华民族奏响了改革序曲和开放的篇章。改革开放尤如春风化雨,推动着各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作为支农的农药行业铿锵向前。1978年开启了我国农药工业的新纪元,当年年产10多万吨农药。随后随着农业的大发展,农药进入了发展黄金期。40年来,云舒云卷,改革开放,让我国农药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农药从1978年的10多万吨的年产量,到2017年294.1万吨农药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农药大国,从这一巨变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40年来,处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农药人用浓墨重彩绘出了一幅幅的行业迷人画卷,演绎了一曲“小”到“大”再到“强”的华丽变奏。 

 

    40年改革开放风雨路,40年潮起潮落不了情,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促进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站在这个历史性节点,我们不忘初心,回首来路——汲取过往一次次奋斗的经验与智慧,显得弥足珍贵。笔者认为,中国农药工业改革开放40年,是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40年,如下亮点拼就其壮丽的发展画卷,见证大国农药工业由高速向高质的华丽转身,成为40年中最独特的中国农药工业印记。

 

    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产业由小到大健康发展,成为世界之农药大国。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年产量从1978年的10多万吨到2017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94.1万吨,其中,2014年达到374.4万吨,2015年达到374.1万吨,2016年达到377.8万吨,连续3年高速增长,产业体量急剧膨胀。从最新数据2018年1~6月中国农药产量126.6万吨来测算,在零增长的背景下,预计2018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全年产量仍将达到280万吨左右。在产量上,我国农药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成为多年来我们的骄傲,从行业看,集中度由分散到逐步提高,发展持续健康,转型步伐加快。当然,产业健康发展与市场体量的扩大得益于40年的改革开放。没有40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之中国农药的辉煌。

 

    改革开放前,用缓慢一词来概括我国农药行业发展是较为客观的,因为当时受条件技术所限,供应数量少,生产规模小,适应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让祖国各地充满生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降临到农药业,前所未有改革政策带来了行业发展良机。我国的改革从农业农村开始,土地承包经营制促进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农药行业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供求关系的改善上,供应方面体现在年产量的增加,而求的方面表现在使用范围和市场扩容,市场容量变大。我国农药在1978年的年产量仅10多万吨,产量与市场容量在1979年有所扩大,1980年我国农药年产量达19.3万吨,具有近20万吨的市场容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农业发展与农药市场扩容加快,作为支农行业的农药,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加快企业发展,同时,农业丰收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推动一部分农药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农药产量的扶摇而上。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药消费,而这种承包责任制也开始进入工业,进入农药行业,极大促进了农药发展,1983年我国农药产量达33.13万吨。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药使用量(市场容量)和年产量继续增长,1995年年产量34.9万吨,1997年达到39.45万吨,1999年达到42.6万吨。进入21世纪,农药发展得更快了。新世纪元年的2000年我国农药产量64.77万吨,又过了两年即2003年我国农药产量86.3万吨,2005年我国农药产量超过100万吨,2007年我国农药产量173.60万吨,而到了2008年我国农药产量达到190.2万吨,2009年我国农药产量超过了200万吨,2010年全国累计生产农药234.2万吨,同比增长20.4%;累计完成了工业总产值1,644亿元,同比增长23.8%。2011年我国农药产量264.9万吨,2012年中国农药产量354.9万吨,创了新高;2013年319.0万吨,2014年中国农药实现产量374.4万吨,2015年中国农药产量374.1万吨,2016年全国农药产量为377.8万吨。可以看出,从100万吨到翻番仅仅是4年时间,而后仅仅几年时间就达到了300万吨,2011年后,我国农药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农药上量很快,表现在产量大、企业多,从业人员多等方面。我国从2006年起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农药生产国。产量方面已经毋庸置疑,从2001年到2013年,我国农药产量由69.6万吨增长至319.0万吨,增长了3.58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在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的背景下,量逐步萎缩的同时,有质量的增长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由量转向质成为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农药业的重中之重。“重品牌质量、轻规模数量,由数量增长向绩效、绿色提升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农药工业逐渐成熟壮大,极大地推动了农药由弱势产业转向强势产业,促进了我国进入由农药大国转向强国的健康发展轨道。改革开放前,我国农药的小、弱、散,名副其实,生产能力弱,市场供应难以保证,满足不了农业防治病虫害的需求,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中无足轻重,产业处于弱势地位。回想上世纪70年代,要防治病虫害则不容易,有时有钱也买不到农药,眼看着庄稼被虫子糟蹋,只能人工捉虫子,土法防治。70年代末,全党办农业,涌现出众多乡镇农药厂。1979年后,农药生产厂家在长城内外快速增加,产量增加,而后,农业改革与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农药工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20年里,农药业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投资者的青睐,基本上每个农业县都有自己的农药企业或者分装厂,农药产业逐渐强势起来;农药年产量已从1978年的10多万吨增至2016年的377.8万吨,产量之变令人扼腕叹息,农药产业逐步由弱势产业转向强势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全国扩建和新建的厂蔚然成风,农药生产企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仅江苏一个省就有300多个农药企业。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广西区成为农药大省。素有“小洋口”之称的洋口镇,位于江苏省如东县西北沿海。这里的一个农药化工园区有119家企业。新世纪以来,农药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农药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步显现,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农药产业显示较强势的发展势头。2009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后,强势不改。近年来,农药产业之强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强势产业强的表现在于企业规模与强企数量和集中度。我国农药生产具有明显的

区域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山东三省,2013年该三省共生产化学农药原药195.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1.27%。该区域内化工产业较为发达,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为我国农药行业的规模扩张,产业整合与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药工业发展,消费与生产两旺,产业一片繁荣,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尽管如此,但行业快速发展下掩盖的行业大而不强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我国农药之“大”在数量(产量)上,但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强”尚有距离。我国农药的生产与使用量是十分巨大的,但农药行业绩效低下,对环境生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给农药工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说白了,我国是农药大国但不是强国!党的十八大后,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行业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由大到强的转变上来,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大力进行产业整合升级等,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为行业由大到强打下了基础。一个行业的强与不强取决于是否有强大的企业,而不仅仅在于产能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关键是效益、创新能力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培育的农药强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柱,它们在行业所占的比重大,他们体量大,资本、资源多,生产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抗市场风浪能力强。中化集团、新安化工、克胜集团、滨农等强企也登台亮相,强大的中国农药军团初露端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市的农药公司有57家,其中17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5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4家在新三板上市,另,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批通过上市。57家上市农药公司中,江苏省企业最多,达13家;其次为山东,7家;浙江、安徽、广东、北京各5家。一批成规模的农药企业迅速涌现,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农药生产企业从2012年的25家,增加到2016年的39家。其中,北京颖泰嘉和、山东潍坊润丰等本土公司跻身2016年世界农药公司20强。只有企业强,行业才能强。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农药这些强企的创新能力、效益水平等显著提高,推动了全行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40年来的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农药工业国际化水平,中国农药已走向世界,走向外国的田野,而国外农药也大踏步地涌进国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是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尽管1978年前,我国农药工业谈不上出口,但真正的出口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市场的大开放。国家开放政策促进了农药出口,也形成了出口贸易的良好氛围。1978年以来,中国农药出口到世界各地,影响力越来越强,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使用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国内农药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融入全球市场,以原药或中间体的形式切入国际农药巨头的供应链,一些乡镇、民营企业也加入到出口的行列,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农药行业进出口贸易顺差迅速扩大。更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功劳。改革开放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而且促进了我国农药的国际化,融国内国际市场于一体。只有改革开放,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股票上市,才能变为现实,才能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把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过来,为我所用加快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农药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募集的雄厚资金为今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0年来,祖国大地改革开放春风荡漾,从黄海之滨到高原西域,国际化势不可挡。改革开放让我国农药出口大变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家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扩大对外开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把开放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谱写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为农药工业对外开放奠定了良好基础。良好的开放环境吸引了拜耳、先正达、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等大型农化跨国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发展农药,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农药工业国际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全球化。2012年以来,我国农药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重要布局,走出去到国外销售、办厂已成为企业的新举措。如一些农药企业已在广西、广东等邻近东南亚的区域布局设厂,全行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围绕“一带一路”等战略大举开始了国际化之旅。如我国农药出口,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行业产值不断扩大,像2015年出口农药150.94万吨,金额72.82亿美元;其中出口目标市场为175个国家(地区),江苏、浙江和山东为出口农药大省,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遥遥领先。大型国有企业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并购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农化巨头。如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公司,成为近期国内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表明中国在国际农药市场的空前活跃,也表明了中国农药的力量。还有一些大型农药企业主动走出去到国外建厂,如新安集团在加纳,还有一些企业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设农药项目,表明他们已成为国际农药市场的生产、服务商,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我国农药行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助“一带一路”,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走向国际合作大舞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加快创新步伐,技术创新、管理(营销)等创新走上前台,在推动中国农药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我国现代合成农药的研究始于1930年,当年浙江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农药工业才得以发展,1957年,我国建成第一家生产有机磷杀虫剂农药厂——天津农药厂后,开始了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敌百虫等品种的生产。1978年前,中国农药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不高,仅仅是技术上的小改小革,产品基本上是仿制,还谈不上真正的创新。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为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而在这个大潮下,提高产量与质量靠简单的技术改进及产品仿制已不合时宜,必须转到高一级的技术创新层面上来。1978年,安徽省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敌百虫可溶粉剂,这种可溶粉剂克服了敌百虫原药在水中溶解慢、使用不方便的弱点。在颗粒剂方面,陆续研究成功捏合法、浸渍法、包衣法等制造方法,相继建成了生产车间或工厂,生产的品种已有甲拌磷、杀螟丹、五氯酚钠、灭草丹等颗粒剂,产量逐年增加。悬浮剂因能使农药微粒呈悬浮的胶态,药效发挥较好,经科研试制成功,很快用于生产,多菌灵悬浮剂、莠去津悬浮剂等,已有一定产量。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农药工业重新焕发生机,我国陆续研制出一批有机合成农药,70年代后,陆续投产了敌锈钠、亚胺硫磷、甲胺磷、倍硫磷、杀螟松、辛硫磷、异丙磷、西维因、害扑威等有代表性的品种,并在全国生产推广,结束了中国农药只能仿造不能研制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我国有机磷农药开发和生产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阶段开发投产的农药品种有:杀虫剂甲基异柳磷、地亚农、蚜灭多、涕灭威、灭多威、残杀威、双硫灭多威、杀灭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三唑锡等;杀鼠剂敌鼠钠盐;杀菌剂粉锈宁、甲基立枯磷、代森环、菌毒清等;除草剂草枯醚工艺改进、绿黄隆、胺草磷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784-1、助壮素、三十烷醇等。1983年,井冈霉素产量达300吨(有效成分),可供1.6亿亩稻田施用,是我国农用抗菌素杀菌剂产量最大的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发展,使我国杀菌剂又向高效品种跨进了一步。在这一时期中,化学农药剂型和复配制剂开发也有较大的发展。农药的剂型有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粉剂及可湿性粉剂、水剂、微囊悬浮剂、烟剂等,农药的制剂加工和复配农药的开发受到企业,尤其是小型农药企业的重视。到1983年底,我国原药品种与加工制剂品种的比例为1∶3,较3年前提高了1倍。化学农药已具备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粮食熏蒸剂等八大类品种。21世纪以来,杂环类农药和生物农药大放异彩,主要品种有:杀虫剂Bt系列产品;杀螨剂浏阳霉素;银杏杀菌剂,植物增效杀虫剂复方川楝素乳油、苦参碱、黎芦碱醇液等;杀虫剂阿维菌素、高效专用杀菌剂——姜瘟克星、克木霉菌等。并出现了植物、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新型农药。杂环类农药和生物农药几乎占我国农药总产量的2/3,使中国农药业迈上一个新台阶,高效、安全、绿色、经济型农药引领中国农药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提出中国制造业2025等规划以及鼓励高端装备技术的政策,极大地推进了农药业技术创新,一些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如数字系统、流水线智慧操作、机器手等在我国农药企业出现等。十八大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登记的新农药品种47个,四氯虫酰胺、氯氟醚菊酯、噻唑锌、毒氟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累计销售收入9.1亿元,推广使用面积7,800万亩。还有新型植保机械如使用无人机、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防治病虫害,2013年以来植保无人机迅速发展,一些企业如汉和等生产的无人机在安全性、稳定性、操控性、喷洒系统等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田间作业规范化标准正在制定,已在水田、玉米、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中大显身手。加上一些新型农药工艺技术的探索等,都表明我国农药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革命性突破在即,一些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标志着我国农药行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与自主研发工艺技术时代的到来。40年来改革开放直接促进市场营销创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催生了现代信息的发展,三屏(电脑、电视、手机屏幕)营销、网络微信营销、精细化营销等的面世,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电商革命将让市场营销与渠道的扁平化,渠道的收缩或者是扁平等变化成为市场竞争者所关注的重点。经过40年来的探索,市场竞争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多元的市场主体使营销的“三位一体”营销模式成为农药业营销的主体营销模式。“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就是利用了生命体的共生原则,构建的社会利益共同体。中间商、零售商经营厂家的产品不仅为厂家获得销售利润,而且也找到自身创富的途径,同时,厂家的兴衰与强弱直接影响到中间商、零售商的共同利益。一个行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的体制和有活力的机制,这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瓦解。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农药企业彻底转换原先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根据国内市场现状提出并实施了新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国内市场战略布局,建立更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此外,行业逐步进入混改阶段,体制上纯国有及集体制企业大幅减少,外资企业减少,行业以各种成分混合、股份制企业为主体,国有与民营、外资及私营企业融合。总之,以高端化制造来打造技术品质优势、以绿色化制造打造固废资源优势、以平台化制造整合社会创新资源、以智能化制造进入工业制造4.0时代已经到来!

 

    40年转瞬过去,中国改革开放仍然行进在新征程。40年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回望改革开放40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农药业的日新月异,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农药业的辉煌,没有改革开放,农药工业就难以腾飞。40年实践证明,改革是船,开放是帆,改革开放40年谱写了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农药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如何在这个重要时期,如何再次吹响改革的号角,扬起开放的风帆,实现我国农药产业大发展,这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改革精神,在继续开放的大旗下,大胆探索,实现我们农药行业中国梦!古人说,四十不惑。站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个历史性的节点,眺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惟有“改革开放再出发”,惟有大胆改革促进开放,才能站立时代潮头,再续辉煌。

 

    放眼今之世界,机遇不少,但困难更多,挑战空前。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乌云见青天。全行业必须善于在险恶的环境下,把握大势和全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已经雄辩地指出:“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40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农药行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农药工业新时代的战略抉择,必须坚持这个发展的大逻辑。农药行业惟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再创辉煌。当前,行业发展正步入新时代、新周期,面对高速转向高质发展的新要求,农药行业必须“改革开放再出发”,用开放的思路和改革办法解决当前农药产业面临的一切矛盾与问题,方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新优势、掌握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否则,机遇的窗口期就会稍纵即逝,就会很快滑落其固有优势,还可能进一步放大既有短板,稍不留神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虽然我们在改革开放40年中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不断跋山涉水。改革开放再出发,农药行业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要始终保持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化“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虽然我们身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甚至面对的发展问题,都与4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40年来,那一次次从“0到1”的大胆突破,一次次敢为人先的锐意探索,依然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未来发展征程中推动农药业一次次向上跃升的动力所在,在“再出发”的全新征程上,它依然是推动行业变革最需要的精神底色。改革开放再出发,还需要有新的思想解放,需要有新的突破和超越,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定力。“再出发”是在“深水区”里行进,无底可触、无石可摸,挑战更大、困难更多,形势也更为急迫。因为当下的农药行业,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就无法寻获新动力,无法迈上新台阶。“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之初振聋发聩的判断,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要用驰而不息的坚定信念,踏上“再出发”的全新征程,开始更为壮阔的逐梦之旅!

 

农药快讯, 2018 (23): 51-54.

tag: 农药行业  改革开放  农药产量  全球市场  一带一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139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