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秧田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作者:李翠英 更新时间:2019-05-16 点击量:1868

    秧田是多种病虫初发生的场所。防治好秧田期的病虫害,可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避免或减轻本田期的危害。现将秧田期主要病虫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苗稻瘟。一般发生在3叶期以前,由种子带菌引起的。病苗在靠近土面的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严重的使整株秧苗卷缩枯死。发现苗稻瘟的秧田,可用稻瘟净、异稻瘟净、稻瘟灵等药剂防治。为了避免或减轻本田叶稻瘟的发生,在秧苗移栽前,可用20%三环唑750倍液浸秧,方法是将拔起的秧苗,捆成秧把后放入药液中浸一下,堆置半小时后再插秧。

 

    绵腐病。多在发芽至现青期发生,发病后最初在幼芽上生乳白色的胶状物,以后以胚部为中心,谷壳表面密生白色放射状绒毛(病菌菌丝),最后绒毛变褐色,谷粒内部腐烂,秧苗逐渐枯死。该病多发生在低温阴雨期间。防治方法是立即排水露田,喷射1,000倍液硫酸铜溶液,还可兼治青苔。

 

    立枯病。多发生在小苗和薄膜秧,有时湿润育秧也有发生,在气温变化大或低温下,发芽不良发生较多。早期受害秧苗枯萎,基部和根部腐烂,容易拔起。后期发病,心叶卷曲,基部腐烂,产生红霉状物(病菌),最后全株黄褐色枯死。防治方法是在秧苗1叶1心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可抑制病情发展。

 

    腮蚯蚓和红沙虫。使秧苗不能扎根而浮倒,严重时也引起烂秧。防治方法是每亩用敌敌畏50克,或3%新鲜茶枯水泼浇,或加水45公斤喷雾。

 

    稻蓟马。蓟马主要在秧田和本田的分蘖期危害,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耳、叶舌和心叶内吸取汁液。受害部位开始出现黄白色小点,以后叶面出现花斑。3~4龄若虫多集中在叶尖部位危害,使叶尖卷缩枯黄,秧苗返青慢、卷缩不发,好像“坐蔸”一样。秧田防治抓住秧苗5叶期左右,蓟马若虫初孵盛期,即为防治适期。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7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50~75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

 

    二化螟。近年来无论是秧田还是早稻本田,二化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以一、二代危害较重。一代二化螟的卵多产于中稻秧田和分蘖期的早稻本田,以粗壮秧苗,特别是杂交稻上产卵较多,造成秧苗枯鞘或枯心。防治一代二化螟主要是秧田及早插的本田。秧田主要在二化螟孵化高峰期,(即孵化率50%)后,还没有移栽的秧苗,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20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75~10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或在秧苗移栽前用三环唑浸秧防治叶稻瘟病时,加上杀螟虫的药剂兼治。

 

农药快讯, 2019 (9): 53.

tag: 秧田期  苗稻瘟  绵腐病  立枯病  稻蓟马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133.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