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9年第21期
  文章:21篇
常用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简介
更新时间:2019-11-14 点击量:2375

  当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旋律,在国家农药化肥“双减”及“零”增长的背景下,生物农药掀起了“绿色风暴”,发展生物农药是环境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生物农药优点多,如低毒、无害、高效、无抗药性……但是提到具体的生物农药产品,你知道市面上哪些农药属于生物农药吗?有什么作用机理?又分别能够防治哪些病虫呢?

 

杀虫剂版

1.1  Bt杀虫剂(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属于活体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被鳞翅目害虫蚕食入体后,溶解释放出较强毒性,使害虫中毒、厌食、上吐下泻,不再危害,一段时间后引起败血症死亡。

 

  苏云金杆菌药效较缓慢,一般在施用后2~3 d起效,残效期7~10 d;18℃以上才能发挥杀虫作用,温度愈高,害虫取食愈多,效果愈好;能有效防治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刺蛾、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防治效果达到80%~90%。

 

1.2  核型多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类专性昆虫病毒,属于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鳞翅目昆虫,但是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或其邻近种群。常见的有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等。

 

  核型多角体病毒经昆虫的口或伤口感染,经口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进入昆虫体腔,侵入细胞增殖,从而破坏昆虫细胞结构,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致死。该类病毒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增殖,病虫死亡后通过粪便和死虫再传染其他昆虫,或通过卵传到昆虫子代,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从而控制害虫危害。

 

1.3  苦参碱

  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属广谱杀虫剂,兼有杀菌活性和调节植物生长功能。苦参碱杀虫主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害虫一旦触及本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质凝固,堵死虫体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对各种作物上的黏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绿叶蝉、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来源于植物提取,药剂防效一般低于化学农药,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主要通过在虫害初期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产。苦参碱对人畜低毒,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残留、无污染。

 

1.4  鱼藤酮

  鱼藤酮属植物源杀虫剂,具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制和拒食作用。其专属性强,杀虫迅速,通过抑制害虫线粒体呼吸链,导致害虫出现呼吸困难和惊厥等呼吸障碍,行动迟缓,麻痹而死。对昆虫、尤其是蚜虫、蓟马和跳甲有很强的杀除作用,对菜粉蝶幼虫、小菜蛾等幼虫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鱼藤酮杀虫持效期较长,在10 d左右,在叶子外表的药液见光极易分解,残留低,不会污染环境,施药间隔期3 d。鱼藤酮对环境、人畜安全,但是对水生动物有害。

 

1.5  印楝素

  印楝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植物源杀虫剂,且没有抗药性,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印楝提取物对昆虫有拒食、干扰产卵、干扰昆虫变异,使其无法蜕变为成虫、驱避幼虫及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而达到杀虫目的,对几乎所有植物害虫,包括室内臭虫、跳蚤、苍蝇、蚊子等都具有驱杀效果,特别是对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具有特效。

 

1.6  藜芦碱

  藜芦碱属植物源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经虫体表皮或吸食进入消化系统后,造成局部刺激,引起反射性虫体兴奋而致害虫死亡,能有效的防治多种作物蚜虫、茶小绿叶蝉、蔬菜白粉虱等刺吸式害虫及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成都新朝阳公司生产的藜芦碱采用独家工艺,对红蜘蛛具有特效。

 

1.7  除虫菊素

  除虫菊素属植物源杀虫剂,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毒剂,具有极强的触杀作用,通过接触渗透到达虫体的神经系统,抑制害虫细胞内ATP酶活性,引起害虫兴奋、痉挛、麻痹,从而导致害虫死亡,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半翅目蚜虫、叶蝉等害虫,目前主要在蔬菜蚜虫、烟草蚜虫等上有登记。

除虫菊素对害虫致死率高,且使用浓度低,对环境无残留,对人畜无副作用,并且是唯一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行业除虫的物质。

 

2  杀菌剂版

2.1  微生物杀菌剂

  (1)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通过竞争作用抑菌:在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及土壤中快速、大量繁衍和定殖,有效地排斥、阻止和干扰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上的定殖与侵染,从而达到抑菌和防病的效果。其次,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具有抑菌、溶菌作用的物质,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甚至破坏细菌结构,杀死病原菌。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登记作物病害有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水稻稻瘟病等,还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抗性,起到增强免疫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2)木霉菌

  木霉菌通过产生小分子的抗生素和大分子的抗菌蛋白或胞壁降解酶类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侵染,以及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而夺取水分和养分、占有空间、消耗氧气等,以至削弱和排除同一生境中的灰霉病病原物;木霉菌还会在特定环境里形成腐霉,对灰霉病菌具有重寄生作用,抑制葡萄灰霉病症状的出现。

 

  木霉菌登记作物病害有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西瓜立枯病和青枯病、小麦纹枯病等。

 

  (3)哈茨木霉菌

  哈茨木霉菌是木霉菌中应用的一个菌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哈茨木霉菌T-22株系,通过在植物的根围、叶围迅速生长,抢占植物体表面的位点,形成一个保护罩,阻止病原真菌接触到植物根系及叶片表面,以此来保护植物根部、叶部免受上述病原菌的侵染,并保证植株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具有一般木霉菌的重寄生作用和抗生素作用。

 

  哈茨木霉菌作为一种生防菌,可以用来预防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齐整小核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登记作物病害为番茄灰霉病和立枯病、猝倒病、葡萄霜霉病、人参灰霉病等。

 

  (4)荧光假单胞杆菌

  荧光假单胞杆菌首先能够定殖于作物根际或根表,然后依靠产生的噬铁素或抗生素起作用;主要通过对铁离子的竞争——产生噬铁素络合根围铁离子,使病菌得不到足够的铁元素营养,从而影响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减轻对植物体的危害;还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荧光假单胞杆菌主要登记作物病害为:番茄青枯病、烟草青枯病、黄瓜靶斑病和灰霉病、水稻稻瘟病等。

 

  (5)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① 分泌抗菌物质,产生低分子量抗生素以及抗菌蛋白或多肽等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② 产生拮抗作用,通过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发展或直接杀灭病原物;③ 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迅速地抢占果蔬伤口的营养空间生长存活并大量繁殖,使得病原菌得不到合适的营养与空间条件而不能繁殖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④ 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解淀粉芽孢杆菌主要登记作物病害为:黄瓜角斑病、番茄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并能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生长。

 

2.2  植物源杀菌剂

  (1)小檗碱

  小檗碱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对真菌性病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渗透作用干扰病原体的代谢而起到抑制生长和繁殖的作用;对细菌性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效,可以破坏细菌表面结构,导致细胞内钙离子和钾离子外流,造成细菌内环境破坏,从而导致细菌生长被抑制。

 

  小檗碱主要登记作物病害有猕猴桃褐斑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疫霉病等。

 

  (2)香芹酚

  香芹酚是一种绿色杀菌剂,能防止蔬菜和果树中的灰霉病,安全性好,无抗药性,并与多种植物源有效成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符合绿色农药生产标准的植物源活性成分。具体作用机理未见报道。

 

  主要登记作物病害有番茄灰霉病、猕猴桃灰霉病、枸杞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3)大蒜素

  大蒜素是成都新朝阳的专利植物源杀菌剂,主要防治细菌性病害,能够通过脂质氧化等作用改变病菌细胞膜特性,通过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相结合,对菌体巯基酶形成竞争性抑制或使巯基酶失活,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大蒜素主要登记作物病害为甘蓝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对猕猴桃溃疡病、柑橘溃疡病等也具有较好的防效。

 

2.3  其他生物农药杀菌剂:氨基寡糖素

  氨基寡糖素也称为农业专用壳聚糖,可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 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同时,壳寡糖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作用,通过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壳寡糖还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激发植物体内基因表达,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植保素及PR蛋白等,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

 

  氨基寡糖素主要登记作物病害有:烟草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番茄晚疫病、棉花黄萎病和水稻稻瘟病等; 并能活化细胞,刺激植物生长,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使农作物增产丰收。        (来源:生物农药视界)

 

农药快讯, 2019 (21): 54-55; 62.

tag: 生物  农药  杀虫  杀菌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733.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