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9年第23期
  文章:46篇
油菜根肿病防治
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编辑部 金兰 更新时间:2019-12-20 点击量:2308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甘蓝、白菜等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国外最早在1736年英国地中海西岸及欧洲南部发现油菜根肿病(Plsamo diophora brassicae .Woron.),而后在前苏联(1872年)发现,国内也早在20世纪90年代江西就有油菜根肿病防治方法的报道。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变化、土壤酸化外加蔬菜广域运输导致该病害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不断增加。发病田块病株率可达10%~30%,更有甚者高达50%,严重影响油菜产量。

 

油菜根肿病的症状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作物的根部。病害从油菜幼苗期便开始侵染,病原菌侵入根部细胞内,刺激细胞胀大,导致主根和侧根形成大小不一的纺锤形、球形或棒状肿瘤,破坏根组织,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发病初期,肿瘤大多产生在主根上,体积较大而数量较少,也可在侧根上产生,但体积较小而数量多,呈白色,表面光滑,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叶缘发黄、叶色淡绿、生长迟缓等;随着病害的发展,根部受害范围不断扩大,肿瘤颜色逐渐变暗、表面变得粗糙、开裂,植株生长矮小、叶黄,晴天高温下叶片下垂及萎蔫,早晚可恢复;后期肿瘤溃烂,受害根腐烂,叶片由下向上变黄变枯,萎蔫的叶片不再恢复,严重时整株枯死,腐烂后,孢子则遗留在土壤中,待环境中有媒介制造机会继续侵染其他植株。症状表现与侵染时期有关,苗期侵染导致抽薹期萎蔫、植株矮化和黄化;后期侵染植株虽能正常开花结籽,但产量严重下降,品质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流行规律

  该病原菌在田间主要由土壤携带的休眠孢子传播,在土壤中可存活5~17年以上,致使该病害防治极其困难。病害在田间发病程度随湿度变化而不同,水田重于旱地、“稻—油”轮作重于“经—油”轮作、长期“稻—油”茬口田重于轮作变化田。播种期和钙硼比都能影响病情严重程度。

 

病原菌

  菜根肿病病原菌为原生动物界根肿菌门芸薹根肿菌,同时具有真菌和原生动物特性,属原生动物界、根肿菌门、根肿菌纲、根肿菌属,是专性危害十字花科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土传病害,病菌容易借助雨水、灌溉、植株和种子、昆虫进行传播。根肿病病原菌的休眠孢子表面有刺状突起,大小3.5 μm左右,形态有差异如球形、扁圆形,主要因寄主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其直径长度约2.5~3.5 μm,游动孢子主要呈现纺锤形和梨形等形态,前端有2根长短不等的鞭毛,在液体中能游动,静止后呈变形体状。休眠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环境pH值为6.3,偏酸性,休眠孢子萌发率高低受环境影响较大,黑暗条件比光照条件更利于休眠孢子萌发,腐烂根条件下休眠孢子的萌发率最高能达73.33%。因此,油菜根肿病容易发生在低温和偏酸性条件下。

 

  病原菌的生活史包括休眠孢子、原生质体两个世代和土壤中存活、根毛侵染、皮层侵染3个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休眠孢子受十字花科根际分泌物诱导萌发形成具双鞭毛的初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靠近根毛完成初侵染过程,初侵染产生次生游动孢子,成熟后再次释放到土壤中。次生游动孢子直接侵染根和下胚轴的皮层和中柱,进入再侵染阶段,在真皮组织细胞内形成次生原生质团,从而产生根肿组织,完成皮层侵染阶段。

 

发病条件

4.1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我国油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至少存在3个以上,不同油菜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如相关研究表明,赣两优三号、蓉油9号、浙双6号、华油杂12号、中油5628、扬油8号等10个油菜品种在枝江对一生理小种表现抗病;成油杂6号、德68—12、滁杂优3号等3个杂交种在黄山对另一生理小种表现出抗病。

 

4.2  土壤条件

  油菜根肿菌侵染受土壤的酸碱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根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根肿菌适合在pH值6.5以下环境存活、萌发侵染。黄蓉等研究表明:不同土壤pH值与根肿病发生有很大关系,在土壤pH值偏酸性的情况下,根肿病发病率、病情指数高,最适发病pH值为5.4~6.5。土壤pH值≥7.2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率和破坏程度会有明显降低。温度是影响病原菌初侵染的关键因素,19~25℃最有利于病原菌初侵染,高温或低温均不利于根肿病的发生。土壤水分是影响根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为50%~90%时,病害发展迅速。此外,土壤中高浓度的钙离子可以调高土壤pH值,改善根系组织结构,降低病菌的侵染及生长发育与繁殖,土壤中的有效硼能够抑制根毛初侵染阶段原生质团向孢子囊发展,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4.3  温、湿度

  油菜苗期、苔期温湿度适宜,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侵染,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长江中下游直播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苔期在翌年的2月上旬至3月上旬,气温在20℃左右,且阴雨天气偏多,由于水稻土保水力强,如排水不通畅,容易造成栽培丘块保持长时间的高湿,为休眠孢子体萌发和侵染提供有利的土壤温度和湿度。

 

4.4  栽培方式

  轮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积累病原菌,有利于病害传播和发生。衡阳市油菜耕作区主要是稻—油轮作,小部分是稻—稻—油轮作,还有一部分为十字花科蔬菜—油菜轮作,休眠孢子在土壤中或附在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残根、秸秆、杂草上越夏和越冬,通过灌溉、秸秆还田、机械翻耕等途径在田间传播,也可通过带有休眠孢子的有机肥或种子传入田间,并逐年积累和扩散,一旦环境适宜,病害就会大面积发生。

 

4.5  防疫意识不强,管理粗放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播性的土传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及其附带的杂质、农业灌溉用水、农机跨区作业等途径传播。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植物检疫人员对油菜种子的检疫工作还没有高度重视,秋播前的疫情普查不彻底,对根肿病的预防宣传较少。种植户对根肿病的防疫意识也不强,发病田农事操作不规范,将大部分清除的病株残体就地抛弃,没有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特别是机械化作业的大面积应用和串排串灌,使得根肿病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综合防治策略

5.1  栽培管理方式

  (1)把好种子关

  在种子供应上,不要在根肿病发生区域引种或生产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种子,防控外原病菌的流入。在引种时,可轮换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华中农业大学团队选育的华油杂62R和华双5R。

 

  (2)栽培管理

  生产中应错开利于根肿菌侵染的播种时期,适时迟播。长江中下游直播油菜可以推迟到10月上中旬播种,选择耐迟播、耐密植品种,通过以密补迟,以密增产。

 

  在育苗移栽区,应选择没有感染病菌的丘块作苗床,防控幼苗成批感染,选择壮苗移栽。栽培田块改善栽培田块的土壤环境水稻田要深翻晒坯,如推行免耕或轻简栽培,2~3年要深翻晒坯1次。加强田间管理,开好中沟、边沟和腰沟,减少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施用适量石灰氮(225~300 kg/hm2)或石灰(1 500~2 250 kg/hm2),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速效钙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安排合理的耕作制度,对重病区5年内不种植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改种大豆、绿肥等非十字花科作物或休耕1~2年,待土壤中休眠孢子衰亡后,再恢复油菜生产。在轻病区,可改稻—油为豆(花生)—油或两种耕作制度交替进行,逐年降低土壤中休眠孢子数量。

 

  做好病株、秸秆和果壳清理等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和集中处理田间病株,对病区油菜秸秆和果壳、杂草要经堆沤发酵灭菌后还田,不宜串灌串排,对跨区收割机械进行油菜残枝清理和泥土冲洗。

 

5.2  化学药剂防控

  播种前用药剂进行种子处理。2018—2019年,唐利平等在衡阳市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根肿病区分别用50%氟啶胺悬浮剂、10%氰霜唑悬浮剂、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进行稻田直播油菜根肿病防控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拌种对直播油菜根肿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50%氟啶胺悬浮剂拌种效果最好,较未拌种处理的病情指数(15.5)降低了10个点(5.31),防治效果为65.8%;最差的为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效果为43.7%。

 

  农业生产中及时做好农药喷施或者灌根,对油菜根肿病发生及扩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苗期结合蚜虫、菜青虫的防治,可用多·酮+吡虫啉叶面喷施,发病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40%五氯硝基苯粉剂灌根处理。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荐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方案为:① 施用灌根药剂,用敌克松500倍液、菌毒清200倍液、复方多菌灵600倍液等灌根,隔10 d灌1次,连续防治2~4次。用铜高尚(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或15%水杨菌胺75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穴用药液0.5 kg。② 喷施药剂,50%氟啶胺防治效果较好,每亩用量330 mL兑水喷施。

 

  李双艳研究表明75%百菌清WP灌根对油菜的根肿病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0 d、60 d、90 d的防效分别达97.63%、88.87%、85.37%。其是一种非内吸性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菌剂,且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被喷药部位及植物根系吸收,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等冲刷,因此具有较长的药效期可作为防治首选药剂推广使用。

 

5.3  生物防治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粉红粘帚霉等生物药剂喷施或灌根。黄小琴等研究表明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进行种子包衣和苗期灌根,可以有效防治油菜根肿病并且促进增产。

 

5.4  防治器械研发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成趋势,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大规模种植模式将日渐成熟。这同时给进行大面积农药的施用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新型农药施用机具的研发成为油菜根肿病防控研究中必要环节。无人机、弥雾机等适用于大面积作业的农具正渐渐得到广泛应用。精准滴灌设施农业也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主流。随着油菜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做好机械传毒隔离防范工作成为防治病害传播发生的一个新的任务与挑战。

 

  有效防治油菜根肿病要从各个影响因素出发,齐头并进,多管齐下,同时注重不同控制途径的最大有效度,统筹协调。通过多种技术合理搭配运用表现出的整体防效,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该病害田间的危害降到最低。

 

农药快讯, 2019 (23): 56-58.

tag: 油菜;根肿病;发病因素;防治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81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