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及家庭农场等集约化种植方式的转变,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发展农业机械为主的高效现代生产方式。机插秧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极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劳动用工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机插秧在主要水稻栽培区域发展面积逐年增加,仅江苏全省,2017年水稻机插秧面积超过1 460万亩(江苏省农委统计数据)。随着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有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草害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现有条件下,帮助种植大户解决杂草防除难题,提供一种便捷、简化、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1 “插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
针对机插秧稻田杂草防控难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联合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苏科农化)研发了与插秧机配套的“插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在水稻插秧时同步喷施除草剂,一次性完成插秧和封闭除草两项作业。自2017年研发成功以来,已在江苏、安徽等地进行了40多次试验示范,对机插秧稻田杂草30 d防效达90%以上,减少除草剂使用次数1~1.5次,用量减少50%以上,有效地治理抗性稗草和千金子等。深得当地植保部门、种植大户等的喜爱。
该技术核心:① 研发缓释型30%苄嘧丙草胺油悬浮剂,它可以延长封闭控草效果;② 安全解毒剂,与除草剂配套喷雾,可以减少除草剂对水稻秧苗的伤害;③ “插喷同步”配套设备,可以均匀地将除草剂喷射到土壤表层,形成稳定药土层。
2 技术优势
“插喷同步”一体控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 通过低位高压扇形喷射杆,将药液均匀喷施到土壤中,形成稳定不变的药土层。不仅能够将杂草封闭在萌芽状态,提高控草效果,延长控草时间,持效期长,而且通过封闭除草,解决杂草抗药性;后期如有阔叶草,仅需要简单的挑治,大大降低了除草成本。② 该技术不仅可以做到精准施药,不漏喷,不重喷,解决了人工施药过程中的漏喷和重喷问题,对土壤平整度要求不严格,而且与插秧机协同操作,安装简便、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工。③ 通过自主研发的安全解毒剂与除草剂配套使用,可以解决除草剂对水稻幼苗的安全性问题。
3 技术要点
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该项技术,提高机插和喷雾时的工作效率,现将有关技术的要点简单介绍一下:
(1)调试喷雾设备。苏科农化为用户提供详细使用说明书,用户仅需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调试设备:① 测试管道、过滤器和喷头的性能;② 调节扇面与支架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使药液能快速喷射到地面,确保雾化扇面均匀,没有漏喷和重喷。
(2)耕整土地。翻耕土地后,带水平整,一般高低落差不要超过5 cm(如果是大型田块,高低落差达到10 cm以上),确保田间无低洼,无隆起。平整土地后保持2 cm左右的浅水层,沉实2~3 d后准备插秧,此时不需要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如果不能及时插秧,要保证水层能淹没所有土壤,抑制杂草萌发,待插秧前排水至可插秧为止。
(3)除草剂和安全剂。经过多年试验研究,苏科农化发现目前适合“插喷同步”的除草剂为30%苄嘧丙草胺油悬浮剂+安全解毒剂(江苏省苏科农化公司生产),每亩使用量为120 mL+30 mL。
(4)药液流量控制。苏科农化采用BP-PT-NZS22,型号为11001号高压雾化扇形喷头,并带防滴漏开关。该项技术保证了作业时高压均匀喷雾,雾化效果好,防飘移力能力强,同时可以减少除草剂用量。由于药液流量与插秧机动力和行驶速度相关,根据插秧机机手的插秧能力,测试合适的流量(取3次平均值)。选择无杂质干净水配制除草剂和安全剂,一般2箱水(90 kg)可以喷8亩地左右。
(5)环境气候影响。“插喷同步”技术采用的是低位高压喷雾,风和雨水对封闭效果影响很小。但以下细节需要注意,可以进一步提高封闭效果:① 浅水层移栽;② 小中雨天气可以插秧除草,大雨天可能冲走药液和秧苗,不要插秧除草。
(6)插秧后管理。插秧除草后24 h,药液可以在土壤表层形成稳定的药土层,如果田间干旱,要及时上跑马水,防止阳光直射而烤干秧苗,不影响封闭除草效果,反而可以提高防效。田间低洼地方不能长时间积水,以免造成秧苗淹水缺氧致死。如遇大雨天,及时打开排水孔,防止积水。
(7)大型田块管理。土地不平整,落差比较大田块,每亩药剂量要提高到150 mL;为配合插秧机要求,可以用一个水箱喷雾,每次上秧时,即可加药液。秧苗插秧除草24 h后,可以从高处向低处放跑马水。切忌大水漫灌,深水淹秧。
(8)做好清洗工作。插秧过程中,如遇喷头不出水,要及时清洗喷头和过滤杯。插秧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药箱,将剩余药液倒入药桶中,第2天可以正常使用。并用清水冲洗管道和喷头,防止影响第2天的喷雾质量和防控效果。
机插秧稻田“插喷同步”封闭技术是通过同步施药方法来改变农民除草习惯,是一项比较好的综合防控技术。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湖南、浙江等多个省市稻区上示范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控草效果。无论是在粳稻上,还是籼稻上它都比较安全。不过,各地的土壤性质、草相、抗药性和气候有较大不同,各地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和理解该技术的核心三要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用剂量,充分发挥该技术应用效果,为当地稻田杂草防控、除草剂减量使用和农民节本增收做出一定贡献。
农药快讯, 2020 (6): 16-17.